她所知竟與緝捕司彙報無異,甚至更多。
有些事羅網未知,她卻知曉。
趙高頓悟:皇帝除羅網、緝捕司外,另有眼線!
他一直伴君側,若此勢力存在,他理應知情。
高景!
趙高心中一凜,羅網遍天下,卻不知高景暗助皇帝建立此組織。
甚至,羅網不知其名……
未知令人恐懼!
此組織何名?
由何人組成?
一切詳情皆不明朗!
趙高心懷恐懼之際,那女人已報告完畢,仍舊趴在地上不動。
良久,嬴政歎了口氣,說:“做得很好,你先退下。”
“遵命!”
女人明顯放鬆下來,起身弓著腰退了出去。
趙高偷偷瞄了嬴政一眼。
嬴政麵上平靜,手卻不自覺地握住了腰間的天問劍。
深知嬴政的趙高明白,此刻的嬴政內心憤怒至極,預感接下來可能會有大動作!
皇帝的怒火,誰能抵擋?
氛圍沉重,趙高儘量蜷縮身體,不敢亂動。
直到李斯求見,這份沉重才稍有緩解。
“何事?”
李斯雙手捧著卷軸,答道:“陛下,這是從鹹陽送來的黑龍卷軸。”
趙高急忙上前,接過卷軸遞給嬴政。
嬴政檢查後展卷閱讀。
不一會兒,嬴政合上卷軸,道:“扶蘇乾得不錯。”
雖然語氣依然平和,但趙高和李斯都能感受到嬴政的心情明顯好轉。
“李斯。”
嬴政望著李斯說:“聽說你曾聽聞過景純的‘心學’?”
李斯愣了一下,回答:“當年臣在荀子門下學習時,景公曾與荀子討論學問,略有提及。”
嬴政問:“你覺得怎樣?”
李斯如實答道:“臣愚昧,未能領悟景公之意。”
“嗬。”
嬴政輕笑一聲,說:“景純對天下局勢判斷精準,能預知環境如何影響事件,更能洞察人心,準確預判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抉擇……
因此他能以高屋建瓴之態,看清整個天下!
這都得益於他的‘心學’……李斯,你錯失珍寶了!”
李斯惶恐地說:“臣愚昧!”
一旁的趙高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忌憚和警惕。
嬴政輕輕歎息,道:“外麵那些人,依法處理。”
“遵命!”
……
禁軍重重包圍之外,涇陽縣令帶著一眾官吏跪在地上,額頭汗水不斷。
直到李斯出現,縣令眼中才閃過一絲希望。
誰料,李斯隻是冷冷地說了一句:“拿下!”
禁軍立刻上前,將包括縣令在內的所有人按倒在地。
縣令滿臉恐懼,拚命掙紮,最終大聲呼喊:“不公!皇帝陛下不公!我等老秦人為大秦傾儘熱血,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不公啊!”
“老秦人英勇,共赴國難,老秦人壯誌,複我河山,血流不儘,戰鬥不止!”
李斯麵無表情地看著他,等他喊完,才說:“如今已無大秦,隻有大漢!你們為大秦的功勞,該賞的已經賞了。”
大漢初立,萬民歸漢,爾等仍念大秦舊功,貪得無厭,今日之果,實乃咎由自取!
將其壓下,依法懲辦!”
圍觀民眾目睹此景,長久靜默。
忽有一人大喊:“聖君降臨!聖君降臨!上天垂憐我等,賜下聖君!”
眾人隨即附和“聖君降臨”,紛紛跪拜。
呼聲高昂,竟傳至嬴政耳中。
嬴政傾聽片刻,斜睨趙高,問:“你所為?”
趙高惶恐跪伏,答:“奴婢不敢!此乃百姓真心所向。”
嬴政又問:“確非人為?”
趙高急道:“臣以性命擔保,絕無此事!”
嬴政頷首,道:“起身吧。”
嘴角輕揚,低語:“暗夜燈火,引蛾撲火,蛾少則,蛾眾則火滅。
儒家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言不虛。
趙高。”
“奴婢在此。”
“為朕尋些孟子之書來。”
“奴婢遵命。”
“可知‘秦’之國號由來?”
高景與扶理政事,翻閱奏章,隨口而問。
扶蘇擱筆,略作思索,答:“昔秦人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於周室,受周孝王封於秦地,故有此稱。”
高景點頭:“燕、齊乃正式諸侯,國號由天子親賜。至於楚,‘楚’乃楚語中荊條之謂。
《楚居》載,鬻熊之妻妣厲難產,剖腹後亡,子熊麗存。
妣厲逝後,巫師以荊條裹其腹葬之,後人念之,遂以‘楚’為國名。
韓、魏、趙原晉國六卿之一,分晉後直接以氏為國號……何其隨意?”
扶蘇惑問:“老師為何突提此事?”
高景笑道:“國號於此時並無深意,僅為習慣之稱。
加之諸侯混戰,朝為宋人,暮或變齊人……此類事多矣。
故我提議更易國號時,阻力不大,皆因此故。
於眾人而言,‘秦’僅為習慣之稱,無特殊意,即便改為‘漢’,亦無妨。”
喜歡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請大家收藏:()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