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待其行動再說_大秦:棄嬰覺醒,我成鬼穀妖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08章 待其行動再說(1 / 2)

扶蘇沉思,點頭:“誠然!然觀今日,老師此舉,似有深意?”

高景遞上奏折。

扶蘇接過後,目光一頓:“要恢複‘秦’為國號?”

“顯然,有人開始反思更改國號的後果了。”高景笑道,“儒家之中,確有支流主張全麵複古。”

莊子曾言:“尊古卑今,學者之弊。”以此批評儒家此派,荀子更直斥其為“賤儒”。

法家則主張:“治國之道非一,強國無需循古。”

然儒家此支流能流傳至今,必有其緣由。後世王朝頻提“古法”、“祖製”,既為自身利益,亦受儒家尊古思想影響。“祖製”一詞,至東漢儒家獨尊後方盛行,此前僅在儒家內部流傳。

彼時,其他學派如何看待“古法”?

有言:“反己不困,循古不悖,大人之誠。”

亦言:“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不守古而王,夏殷不變禮而亡。”

“不明法治之本,徒循古法,終將亂今。”

可見,除儒家外,其餘學派皆主張“循古而變”,重在“變”!

如齊國名將章子,又名匡章,其母得罪父,被父埋於馬棚。父死後,章子未改葬母,遭眾人非議,齊威王亦勸之。章子言:“未得父命,不敢擅動,雖父亡,亦不敢違祖父之靈。”

此舉致其仕途不順,直至“桑丘之戰”立功,方得重用。

莊子批之:“孔子不見母,匡子不見父,失義矣。”

章子初隨子思學,因此事被逐出儒家。唯孟子讚之,收為,使其承受世人非議,否則難以出仕。

由此可見,當時世人及儒家對“祖製”態度各異,儒家內部亦有分歧。

後儒家獨尊,後人對章子評價轉為一致讚揚。

唐代詩人亦頌之:“在家能子必能臣,齊將功成以孝聞。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

高景望向扶蘇手中的奏折:“尊古可正名,正名即占大義……此乃儒家邏輯。‘秦’之國號,昔為習慣之稱,天下一統後,‘秦’成老秦人及權貴之名,為其攫取利益之大義。”

此次皇帝巡遊,使他們深刻領悟,故而欲重取“秦”之國號,重奪其所謂的“大義”。

唯有國號定為“秦”,他們這些老秦人方能自視高貴,以勝利者姿態自居,心安理得地攫取敗者之利。

扶蘇頓悟,望著手中奏章,道:“老師高瞻遠矚……隻是,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高景笑道:“這取決於皇帝你的抉擇。若心係‘秦’,則天下歸秦人,其餘六國遺民皆為敗者,皆為奴仆。若心係‘漢’,則天下一統為漢人,再無勝敗之彆。”

“學生以為‘漢’甚佳!”

扶蘇微笑,提筆即在奏章上劃一大叉,旁批:“勿再提及”。

……

嬴政於涇陽大開殺戒,直言既然心存“秦”念,便依“秦法”嚴懲。

結果近百人喪命,數千人被貶為貲徒,發配驪山修陵。

貲徒,秦法特有。犯秦法需罰金,然罰金數額巨大,犯人無力承擔,官府便貸之,犯人則以勞役抵債。

貲徒雖有薪資,卻需儘數歸還官府,待遇並不可觀。刑徒、俘虜乃國家或私產,亡故則為損失,而貲徒之死,則無足輕重。

曆史上,修陵築城,貲徒之亡遠多於刑徒、俘虜。

涇陽望族,幾近滅絕。消息傳開,鹹陽亦籠罩緊張氛圍。

密報頻傳至扶蘇、高景處,言官員間暗通款曲。

朝中官員多為前秦舊臣,各為其家族利益代言。

嬴政此舉,豈能不令他們惶恐?

亦使他們清醒認識到,今非昔比,乃漢非秦!

某府邸內,眾人焦慮圍坐。

“我等該如何是好?”

“他們太過囂張,竟為幾畝薄田而?難道忘卻秦法之嚴苛?”

“秦法何在?今法令寬鬆,人心懈怠。”

“確實,秦國已逝,法令鬆弛,而他們仍自詡秦朝功臣……”

“高景隨意的一步棋,如今竟派上了用場!”

“從秦到漢的變革,誰能預見其深遠影響?”

“扶蘇公子拒絕了恢複秦號的提議,後續如何應對?”

“皇帝此舉對我們老秦人不公,我們為統一付出了多少犧牲……”

“小心言語!”

“過往功勳已有封賞,我們不應心生怨懟。”

“可這天下是老秦人打拚而來,皇帝坐擁天下,多賞我們幾畝田地又算得了什麼?”

“宗室那邊態度如何?”

“宗室如今富足,與高景同心,怎會顧及我們?”

“景公的謀略,令人欽佩。”

“他高景再強,難道能與所有老秦人為敵?”

“想來高景早知此事,卻隱忍不發,任由皇帝出巡處理……”

“高景不敢與老秦人為敵,但皇帝敢……老秦人還能違抗皇命嗎?”

“滅族之令出自皇帝,與高景何乾?”

“……”

眾人議論,卻束手無策。

終於,有人輕聲提議:“若能掌控鹹陽,或許能讓皇帝回心轉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人應答,議論片刻後,話題仿佛從未提起。

但人人心中銘記。


最新小说: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 我,隨身軍火庫,鑄就盛唐帝國 物價瘋貶,她做惡毒女配日入千元 末世:我的列車無限升級 說唱:從地下開始崛起 綜網:從速刷打灰開始的戰鬥天選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