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泛起魚肚白,路燈依次熄滅,遠處傳來第一班公交車的報站聲。
我們坐在路邊的路沿石上,共享著一瓶礦泉水,水順著喉嚨流下去,帶著清晨特有的甘甜。
回到廠區時,晨霧還沒散儘。倉庫門口的公示欄裡,新貼的生產進度表上,保溫管的產量又增加了一截。
我看著那些整齊碼放的管道,陽光下泛著銀灰色的光澤,像一列列等待出發的列車。
車間裡傳來機器啟動的轟鳴聲,帶著金屬的震顫,在空曠的廠區裡回蕩。
"王廠,過來看看這個。"孫班長舉著一根剛生產出來的保溫管朝我喊。
我走過去,手指撫過管道表麵,光滑的聚乙烯層下能感覺到玻璃棉的細密紋理。
"這密度,保溫效果肯定好。"他用拳頭輕輕敲了敲,發出沉悶的響聲,"咱們這手藝,就得對得起良心。"
食堂的煙囪開始冒煙,飯菜的香味順著風飄過來。老卞正在水池邊洗手,肥皂泡沫順著他布滿裂口的手指往下淌。
"今天食堂做紅燒肉,"他甩了甩手上的水,"得多吃兩碗,下午還有個大活兒。"
他的笑裡帶著滿足,眼角的皺紋裡還沾著沒洗乾淨的粉塵。
午後的陽光透過車間的高窗,在地麵上投下長方形的光斑。我站在生產線末端,看著一根根保溫管從傳送帶上滑下來,整齊地碼放在托盤上。
機器的運轉聲像一首單調卻有力的歌,震得地麵微微發麻。老張和老李正在檢查管道的壁厚,卡尺開合的哢哢聲裡,混著他們偶爾的交談。
"你看這根,壁厚正好達標。"老孫把卡尺遞給老張,聲音裡帶著驕傲。老張眯著眼看了看讀數,又用手指比量著管道口徑,"
不錯,比昨天又進步了。"我拍了拍老孫的肩膀,掌心的溫度透過布料傳過來,帶著無需言說的默契。
下班時,我路過廠區的綠化帶,看見老徐正在給新栽的冬青澆水。水珠落在葉片上,折射出七彩的光。
"這些苗子得天天澆水才能活。"他直起腰,抹了把額頭的汗,"就像咱們這活兒,得天天上心才能做好。"
夕陽把他的影子扯得很長,和那些冬青苗的影子交疊在一起。
這四年的時光,就像車間牆上那掛著的日曆,一天天被撕去,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
有過冬天在戶外補口時凍得發僵的手指,有過夏天在烈日下曬脫皮的脖頸,有過深夜加班時困得直點頭的疲憊,也有過看到合格產品出廠時發自內心的喜悅。
那些和工友們一起在晨光裡出發、在夜色裡歸來的日子,那些共享一個饅頭、分喝一瓶水的瞬間,那些為了一個接口的質量爭得麵紅耳赤、又在問題解決後相視一笑的時刻。
都像一顆顆飽滿的種子,在記憶的土壤裡生根發芽,長成茂密的森林。
廠區的圍牆正在重新粉刷,米黃色的塗料覆蓋了舊有的斑駁,陽光下閃著柔和的光。
老卞和老老徐正在給新栽的月季花搭架子,鐵絲纏繞時發出咯吱的聲響。"等花開了,廠區裡就更漂亮了。"老徐扶正一根枝條,眼裡帶著期待。
我站在倉庫的平台上,看著遠處夕陽下的廠區輪廓。新鋪的水泥路反射著金光,新栽的樹苗在風中搖曳,新刷的車間外牆像一塊乾淨的畫布。
那些曾經的灰暗與斑駁,正在被一點點覆蓋、刷新,就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總會在不斷的清理與修繕中,變得越來越明亮。
夜幕降臨時,廠區的路燈依次亮起,像一串溫暖的星辰。車間裡還亮著幾盞燈,那是老張他們在做最後的檢查。
我想起白天老卞說的話:"這活兒雖然苦,但看著這些管道鋪向千家萬戶,心裡就踏實。"
是啊,生活就像這些保溫管,總要經過一道道工序的打磨,才能抵禦歲月的風霜,傳遞溫暖與希望。
而那些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的夥伴,那些粗糙的手掌、憨厚的笑容、樸實的話語,就像管道接口處的熱縮帶,默默守護著我們共同的事業。
讓每一段旅程都更加牢固、更加溫暖。這大概就是工作的意義,也是生活的真諦——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真誠與堅守,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