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的美,不僅在山河與曆史,更在代代相傳的文化裡。
膠州秧歌,又稱“扭斷腰”“三道彎”,1764年,包煙屯村趙姓、馬姓兩家逃荒關東,途中以邊舞邊唱的形式乞討賣唱,這便是秧歌的雛形。
1864年,樓子埠村劉彩創立第一個秧歌班,從此,膠州秧歌在街頭巷尾生根發芽,鼓點一響,扇帕翻飛,扭出的是膠州人的熱情與樂觀,1954年赴京演出、1959年拍成紀錄片,讓這份文化瑰寶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膠州剪紙,是指尖上的藝術。民間藝人高友三、臧蘇,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剪出花鳥魚蟲、人物故事,將膠州人的生活智慧與美好向往,融入每一個圖案裡。
小時候,奶奶曾用剪紙裝點窗戶,紅彤彤的窗花映著燈光,成了我童年最溫暖的記憶。
還有那些藏在地名裡的故事:城子村東的“介亭”望海亭),曾是膠州八景之一“介亭春樹”,如今雖已荒廢,卻仍能想象當年春日裡的生機;
碼頭村,明清時是北方重要港口,在營房鎮與河套鎮交界處,曾見證過商船雲集的繁華;
東營村,明代便是海上通道的重要堡壘,煙墩、煙炮守護著家園,村北明水灘曾是石河場煎鹽之地,嬴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的煙香,仿佛仍在空氣中彌漫;
鋪集,公元269年黔陬縣城遷至此地,膠河邊的元代古刹黔陬,倒映著“膠河澄月”的月色,成了膠州八景的經典;
柏蘭村,500年曆史的柏蘭小香油香飄千裡,村北的柏蘭將軍墓,相傳是韓信追齊王田橫時留下的遺跡,藏著千年的傳說;
婁敬庵村,西漢建信侯婁敬死後葬於此,婁敬墓的存在,讓這片土地多了幾分曆史的厚重;西黃姑庵村,西周墓葬遺址雖曾被盜,卻仍能感受到遠古的氣息;
裡岔村1公裡處的牧馬城遺址,呈方形的城牆,默默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在醫學領域,堵仲陶的《堵氏家藏女科》《女科經論》,是膠州人對醫學的貢獻,為婦科診療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在體育領域,明清武舉人、民國武林高手,還有王建國製作的艦船模型6次獲國際和國家比賽獎項,展現了膠州人在體育與科技領域的才華;
在戲曲領域,1920年膠縣始建茂腔戲班,茂腔的婉轉唱腔,成了膠州人閒暇時的精神慰藉。
膠州的姓氏文化,也藏著歲月的痕跡。明洪武至永樂年間,先後有從雲南、山西等地的移民遷居膠州,帶來了不同的姓氏。
1985年,膠州有463個姓氏,其中複姓3個東野、顓孫、澹台),萬人以上姓氏13個王、劉、張、李、趙、孫、高、宋、周、薑、楊、陳、韓),五千人以上姓氏12個於、馬、郭、徐、冷、崔、朱、杜、薛、吳、魏、鄭),不同的姓氏在膠州紮根,融合成了多元的文化。
1988年5月1日,膠州市政府對23條路更名,11條東西向、12條南北向的道路,總長225.2公裡,串聯起城市的脈絡;
人口規模也在不斷變化,1919年每平方公裡195人,1949年358人,1987年546人,1995年市區人口16萬,每年增加6000人,日用水量噸,數字的背後,是膠州的蓬勃發展。
整理這些資料時,常有暖流湧上心頭。
原來我每日走過的街道,曾是明清時的繁華市集;
我常去的河邊,曾見證過義和團的抗爭;
我愛吃的柏蘭小香油,藏著500年的匠心;
我熟悉的膠州秧歌,曾在京城贏得掌聲……這片土地,每一寸都有故事,每一處都有深情。
我把這些資料一一彙總,從地理到曆史,從文化到民生,一筆一畫,都是對故鄉的眷戀。
我知道,這份彙總,不僅是我日後重溫故鄉的念想,更能給遠走他鄉的膠州人帶去慰藉——他們或許在陌生的城市打拚,或許許久未曾踏上故土,但當他們看到“大沽河”“膠州秧歌”“牧馬城”這些熟悉的字眼時,一定能想起故鄉的模樣:
春天田野裡的新綠,夏天河邊的蟬鳴,秋天稻田裡的金黃。
整理完以上這些古老的膠州曆史知識,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單位裡整理,放年假期間在家裡整理,白天夜晚,前前後後花費了十幾天的功夫。
有的抄寫在筆記本上然後,再輸入電腦,我覺得雖然對自己起不了大的作用,但我心裡是:寧可多學點,也不願浪費時間去看電視和玩手機,也許幫助讀者了解本市的曆史,也算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的筆名高山流水,是通過對本市的曆史了解,才從古人詩詞裡麵啟示而得。
古老的膠州在四千多年前就存在了,而且創造了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
夏商時期地屬萊夷,北宋時設立膠西縣,這裡陸海通發達,公元623年唐朝第一次撤銷膠西縣。公元1087年宋朝設立膠西縣,這樣反反複複,後改為“板橋鎮”,後來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其名取其之意。
這裡有鐵撅山,雙珠山今膠南),是膠河,白馬河,風河發源地,這裡山清水秀,並有一首詩曰:“琴聲仿佛出演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居連成海上,風濤漫擬是清音”流傳至今。
我便故從其詩中取之“高山流水”表其含義。
所以學習對每個人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能夠開拓我們的視野,也能提升我們的知識水平,更是能塑造我們的品格和價值觀的關鍵;
學習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助於於我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總之學習對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喜歡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請大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