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跟老媽聊了聊家裡幾家藥店未來的計劃。
老媽沉默了好久,從她最後的表情我看得出來,她想要推脫。
我沒給她機會,直接告訴她:按照行業發展的趨勢,必然會推行連鎖化標準。現在家裡的幾家小藥店確實能維持現狀,但隨著監管規範化要求不斷提高,行業必然走向整合,不然會被淘汰!
這次老媽猶豫了,問我從哪得的消息。
我哪有什麼消息!這不過是後世醫藥銷售管理的標準。我不知道具體落實的時間點,但這就是趨勢!
於是我胡謅道,是自己聽‘飛檢部門’領導聊天時提到的,而且我覺得這樣說也確實合理——行業監管不可能一直放任不管。
老媽最後說要考慮考慮。
我知道她要考慮,而且會徹底了解後才決定。這一點,老媽一直很穩。
藥店的事告一段落,壓在心底的那另一件事卻冒了出來。雖然心裡仍隱隱覺得訂婚有些倉促,但我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問了老媽的意見。
老媽極為意外,盯著我看了半晌才說,這事她晚上跟我爸聊聊。
她斟酌了半天,跟我說:她其實很喜歡董姝予的性格,也看得出董姝予對我確實全心全意。但老媽很誠懇地建議我,是否和董姝予再相處相處後再說?畢竟,結婚是一輩子的事!
我知道老媽說的合理,也是對的,但不準備給自己留退路,便回答已經考慮好了。
老媽倒也沒說什麼,她不認為我22歲就有這個想法算早,但也提醒我:她說通過和董姝予父親的接觸,感覺他對經商不太喜歡,認為不穩定......
這一點倒讓我意外。按說,我家條件是不錯的。按照老媽平時說話總留有餘地的風格,意思可能就是:人家董姝予她爸還不一定看得上我?
我眨了眨眼,沒當回事。我不了解董姝予她爸,但我了解董姝予。
這事,董姝予她爸阻止不了,想阻止也沒用。
正當我要走的時候,老媽不知道怎麼想的,又問了一句:“要申請連鎖牌照,得有十家以上門店,你知道嗎?”
我詫異地回頭望向老媽——我不僅知道,還知道可以先拿牌照後補門店,不過需要在3年內補齊——便點了點頭。
老媽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我:“……”
......
下午,我給董姝予打了個電話。
我正式地問她對訂婚的看法。她也認真地回答:覺得太早,就算要訂,也得等她工作以後,現在不合適。然後有點扭捏地表達是擔心她爸會拒絕,畢竟她還沒工作......
我恍然大悟——原來在她父母眼裡,隻要還沒工作,哪怕快畢業了、22歲了,也還是個孩子,沒能力結婚。但她要是上班了,哪怕隻掙點糊口錢,也算獨立。可她現在還沒畢業呢……在父母看來,這事兒確實還早。
這是觀念問題。不過合理!
接著,董姝予提到,昨天她爸問她對工作的想法:準備等她畢業後托關係安排她去醫院當圖書管理員。
董姝予沒答應,說想去醫藥超市。
董姝予跟我說她不太明白,她以為她爸會不太高興,但好像並沒有,她爸說考慮考慮。
掛了電話,我哭笑不得。去圖書館當管理員的想法,不就是重生前董姝予的人生軌跡嗎?安排她畢業後去醫院當圖書管理員,過清閒日子……看來,哪怕現在跟我家合夥做生意了,他對女兒的安排,初衷並沒變,但已經猶豫了?
至於董姝予拒絕她爸的理由也充分。
當年醫藥超市的建議書是我和董姝予起草的。兩家合作的橋梁也是我倆搭起來的。雖然我倆初期是小搞搞,最後結果算是被兩家家裡‘截胡’了。
但當年簽署協議時,兩家確實有過口頭協議,說等我和董姝予都畢業後,就把醫藥超市交還我倆打理。
我媽當年肯定是這麼想的——家裡生意早晚得交給我,就算醫藥超市沒乾起來,以後也會讓我去管家裡酒店;老董當年可能覺得董姝予的性格未必真願意管,估計是隨口答應的。
能有當年口頭協議,一方麵是為顧及我和董姝予的想法,畢竟這‘胡’截的確實不好看。另一方麵,雖然看好這項目,但也不確定到底能不能做起來……現在董姝予真提起這事,老董反倒不好拒絕了,畢竟當年就是這麼定的。而且,董姝予確實考了西藥的執業資格證。
我最後考慮了一下,還是建議董姝予按自己的想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