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求接過聖旨,迅速瀏覽,臉上那萬年不變的冷峻線條,也似乎柔和了一絲。
“粘罕敗了。”他平靜地陳述著這個石破天驚的事實,仿佛隻是在說一件意料之中的小事。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此刻他內心的波瀾,絕不比任何人小。
“傳令。”他的聲音依舊簡潔而精準,“楊總管,清剿收尾!主力即刻轉向正東,收攏部隊!斥候營,立刻探明澤州方向,聯絡種老將軍部,約定會師地點!全軍——準備急行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有多餘的廢話,沒有情緒的流露。折家軍這台精密的戰爭機器,在接到新的指令後,立刻高效地運轉起來。打掃戰場、收攏傷員、調轉方向、派出斥候……一切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
黃昏,澤州城東十裡,曠野。
寒風呼嘯,殘陽如血。
三支軍隊的先頭部隊,終於在暮色四合之際,於這片荒涼的曠野上遙遙相望。
西麵,折家軍的旗幟整齊肅穆,步騎隊列森嚴,散發著百戰精兵的鐵血之氣。
南麵,種師中的軍陣雖然略顯散亂,老弱疲兵居多,但在老將軍的親自彈壓下,依舊保持著基本的陣型和秩序。
東麵,韓世忠麾下的騎兵如同卷地而來的旋風,馬蹄聲碎,煙塵滾滾,帶著一股銳不可當的鋒芒。
三位主將,在各自親兵的簇擁下,策馬來到陣前。
“種老將軍!折將軍!”韓世忠勒住坐騎,聲如洪鐘,難掩興奮之色,“官家聖明,楊指揮神勇!粘罕老賊已成喪家之犬!太原危在旦夕,你我當摒棄前嫌,合力北上,此戰若成,你我皆是再造河山之功臣!”
“韓將軍豪氣。”種師中撫須點頭,麵色沉靜,“然三軍疲敝,糧草不濟,太原道遠,且蒲察石家奴尚有數萬之眾圍城,雖其軍心已亂,亦不可輕敵冒進,當需穩妥行軍,步步為營。”
折可求目光掃過另外兩軍的陣列,沉聲道:“兵貴神速。太原多拖一日,便多一分凶險。某讚同韓將軍之意,當以精銳騎兵為先鋒,晝夜疾馳,先行震懾敵膽,與城內王稟將軍取得呼應。某率折家軍精銳隨後跟進,以為中軍主力。種老將軍部可徐徐推進,穩固後方,收集糧草,以為接應。”
韓世忠聞言大喜:“折將軍此言,正合某意!某願為先鋒!”
種師中略一沉吟,也點頭道:“如此甚好。老夫當儘力穩固後路,並沿途收攏義軍,壯我聲勢。”
簡單的幾句交流,三位經驗豐富的將領便迅速統一了意見。由韓世忠率麾下精銳騎兵及部分折家軍騎兵組成先鋒,星夜兼程直撲太原;折可求率折家軍主力及種師中部精壯隨後跟進;種師中則負責統合剩餘兵力,穩紮穩打,確保後路無憂。
“好!”韓世忠意氣風發,“諸位將軍!時不我待!今夜最後整頓,發放僅存糧秣!明日五更!全軍出發!不破賊兵,誓不回還!”
“謹遵將令!”
曠野之上,三軍將士的應諾聲彙聚成一股洪流,直衝雲霄!近兩萬曆經戰火、疲憊不堪卻又重新燃起希望的將士,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開始積蓄著力量。
這支承載著扭轉河東戰局厚望的鐵流,將目標鎖定在了北方的太原。
他們的腳步或許沉重,他們的甲胄或許殘破,但他們的目光卻無比堅定,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身陷絕境同胞的牽掛。
太原,等著!王師,來了!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