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訃麵色一肅,答道:“回陛下,草民所部團練,皆是揚州及左近州縣熱血鄉勇,感念國恩,自願從軍。草民約束部眾,一向以軍法從事,秋毫無犯,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所部尚有堪戰之士八百餘人,皆能聽從號令,為陛下效死!”
“八百餘人,皆是騎兵麼?”陳過庭在一旁適時問道。
劉訃略帶幾分遺憾地搖了搖頭:“回陳指揮使,騎兵不足三百,餘者多為步卒。江南之地,良馬難得,草民亦是勉力維持。”
趙桓聞言,心中已有了計較。此人有忠勇之心,有戰略眼光,亦有統兵經驗,雖所部兵力不多,但騎兵正是他目前急需加強的短板。
“劉訃。”趙桓語氣變得鄭重起來。
“草民在!”劉訃再次躬身。
“朕問你,你可願為我大宋,為這天下蒼生,去那北疆苦寒之地,與金虜真刀真槍地搏殺一場?”
劉訃聞言,眼中瞬間爆發出熾熱的光芒,他猛地抬起頭,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陛下!草民……草民日夜所盼,便是能追隨陛下,驅逐韃虜,收複河山!縱馬革裹屍,亦萬死不辭!”
“好!”趙桓讚道,“朕便給你這個機會!”
他站起身,踱到劉訃麵前,目光灼灼地看著他:“朕欲命你,即刻啟程,趕赴河北真定府,至神武右軍都統製嶽飛麾下聽用。你所部八百將士,可作為你本部兵馬,一並帶去。所需糧草軍械,朕會下旨沿途州府供給。到了嶽都統那裡,你當恪儘職守,輔佐嶽卿,為朕在河北,練出一支能征善戰的鐵騎來!”
“命你為……嗯……”趙桓略一沉吟,宋代武官官階品級複雜,需得仔細斟酌,“朕且先授你‘武功大夫’,遙領‘吉州刺史’,暫為神武右軍‘馬軍副都指揮使’,待你日後立下功勳,朕再行封賞,如何?”
武功大夫乃正七品武階,遙領刺史則是虛銜,而馬軍副都指揮使,則是在嶽飛神武右軍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職,專管騎兵。這個任命,對於一個地方團練使而言,已是破格提拔。
劉訃聞言,激動得難以自持,再次跪倒在地,聲音哽咽:“陛下……陛下隆恩浩蕩,草民……臣劉訃,粉身碎骨,難以報答萬一!臣領旨謝恩!定不負陛下所托,不負嶽都統期望,為大宋練出一支縱橫北疆的無敵鐵騎!”
“起來吧。”趙桓親自上前,將他扶起,“河北戰事方歇,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你此去,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朕希望,日後在燕京城下,能看到你劉忠習的旗幟!”
“臣,必不辱使命!”劉訃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趙桓又看向陳過庭:“陳卿,劉訃入京之事,以及其家眷安,你皇城司可一並協助辦理妥當。務必讓他安心北上,無後顧之憂。”
“臣遵旨。”陳過庭應道。
趙桓點了點頭,對劉訃道:“朕知你一路勞頓,今日便在京中歇息一日,明日一早,便啟程趕赴河北。朕會親筆書信一封與嶽卿,舉薦你之才能。到了河北,一切聽從嶽卿調度。”
“臣明白!”
趙桓目光再次掃過劉訃,這個意外得來的人才,讓他對未來的北伐又多了幾分信心。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趙桓略帶幾分疲憊地擺了擺手,“張望,傳朕旨意,今日朕有些乏了,晚膳便在偏殿用,不必鋪張。”
“奴婢遵旨。”
劉訃與陳過庭、張望一同躬身告退。
待眾人離去,書房內再次恢複了寧靜。趙桓獨自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那漸漸偏西的日頭。
江南的錢袋子開始充盈,河北的叛逆已被蕩平,格致院的利器正在研製,如今又得一員可能堪用的騎將……這盤棋,似乎正一步步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向演進。
“嶽飛……劉訃……”他低聲自語,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朕的北伐大軍,又添了新的羽翼啊。”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