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提縱術_重生四合院從悟性逆天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4章 提縱術(1 / 1)

1963年深秋,四合院的槐樹葉落了滿地,何雨柱踩著枯葉跟在楊佩元身後,聽老人講解獅形樁的要訣。北屋廊下的煤油燈忽明忽暗,照亮楊佩元泛著青灰的鬢角,老人身上的對襟褂子洗得發白,卻漿得筆挺,袖口處露出半道月牙形的舊疤——那是當年在戰場上被刺刀劃開的。

“看好了,獅形樁分八勢,講究‘怒目圓睜威自生,爪按五嶽力千鈞’。”楊佩元站定馬步,雙手握拳於腰側,突然睜眼,目光如刀,何雨柱隻覺眼前老者瞬間變了氣勢,仿佛真有一頭雄獅蓄勢待發。

第一勢“獅子按球”,楊佩元雙掌下壓,掌心竟發出輕微的破空聲;第二勢“獅子托球”,小臂翻轉如抱巨石,肩胛骨處隆起的肌肉隔著布料清晰可見;待到“獅子抱球”時,何雨柱隻覺四周空氣似乎都被攪動,地上的落葉打著旋兒飄起。

“暗勁?!”何雨柱脫口而出,想起昨晚李保國師傅說的“明勁易練,暗勁難求”。

楊佩元收勢搖頭:“不過是些花架子,真要論起來,我現在連三成功力都不剩。”他從褲兜裡摸出個鐵皮煙盒,裡麵裝的是曬乾的茉莉花——這是他戒了煙後用來提神的替代品,“你且試試,我看著。”

何雨柱走到院子中央,深吸一口氣。深秋的風卷著煤灰鑽進領口,他卻渾然不覺,腦海中回想著楊佩元的每個動作,忽然福至心靈,雙掌如按千斤之球,緩緩下壓。【太極元功拳熟練度+1】的提示在他心中閃過,緊接著,第二勢、第三勢……

當他打完第八勢“獅子抖毛”時,額角已冒出細密的汗珠,卻不覺得累,反而渾身發熱,仿佛有股暖流在經脈裡流動。低頭一看,雙手虎口處竟微微泛紅,像是剛握過燒紅的鐵塊。

“好!”楊佩元猛地拍了下石桌,震得煤油燈險些翻倒,“柱子,你這是觸類旁通了!當年我學獅形樁,可是整整琢磨了三天三夜!”老人眼中泛起血絲,像是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你感覺到體內那股熱流了麼?這就是勁氣初現,明勁的根基!”

何雨柱點點頭,想起剛才出拳時,掌心似乎有微風拂過,這種奇妙的感覺讓他想起在鴻賓樓吊湯時,湯頭滾沸前那一絲若有若無的震顫。“師傅,這勁氣……能用來做菜麼?”話一出口,他自己也笑了。

楊佩元卻認真起來:“國術一道,講究內外兼修。你若能把勁氣融入廚藝,說不定能開創出‘武火’的境界——當年禦膳房的‘神廚劉’,就能用掌力控製蒸籠火候,蒸出來的包子皮比宣紙還薄,餡裡的湯汁卻一滴不灑。”

夜色漸深,四合院的住戶陸續熄燈。楊佩元從屋裡拿出一本泛黃的線裝書,封麵上“太元秘傳”四個字已被磨得模糊。“這是咱們太元門的身法要訣,”他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裡麵畫著各種騰躍姿勢,旁邊注著蠅頭小楷,“提縱術,說白了就是借力打力,用巧勁勝過蠻力。”

何雨柱湊近一看,書中圖示的武者身著長袍,足尖點地,竟能躍過丈高的圍牆。他想起小時候在胡同裡見過的江湖把式,賣藝的踩高蹺爬竹竿,卻遠不及這圖示中的飄逸。“師傅,這……能學會麼?”

“怎麼不能?”楊佩元指著院子裡的葡萄架,“就從爬竿開始。當年我在少林寺做俗家弟子時,每天黎明前要在竹竿上蹲馬步,直到露水把褲腿浸透。”他站起身,走到牆根處,“看好了,提縱術分三重境界:踏雪無痕、登萍渡水、一葦渡江。咱們先練第一重。”

隻見老人退後兩步,膝蓋微屈,突然縱身一躍,竟單手抓住了三米高的屋簷,腳尖在磚牆上連點兩下,整個人便翻上了屋頂。何雨柱目瞪口呆,隻覺這動作比鴻賓樓大廚顛勺還利落。

“借力在於腳,提氣在於腰。”楊佩元蹲在屋頂,月光給他勾出一道硬朗的輪廓,“你試試跳上石桌,記住,彆用蠻力,要像貓一樣蜷身蓄力。”

何雨柱後退半步,模仿著楊佩元的姿勢,猛地起跳。隻聽“咚”的一聲,他重重地摔在石桌上,膝蓋磕得生疼。【提縱術熟練度+1】的提示在心中響起,卻沒帶來預想中的喜悅。

“彆急,”楊佩元從屋頂躍下,落地時竟沒發出半點聲響,“當年我第一次跳牆,直接摔進了菜窖,啃了一嘴泥土。”他伸手按住何雨柱的後腰,“運氣要從丹田往上提,就像蒸包子時掀開籠屜,那股熱氣衝上來的勁兒——懂了麼?”

何雨柱閉上眼睛,回想吊湯時掀開銅鍋蓋的瞬間,熱氣撲麵,蒸騰而上。他深吸一口氣,想象著丹田處有團火焰在燃燒,熱浪順著脊椎往上湧。再次起跳時,竟真的輕輕落在了石桌上,雙腳落地時,石桌上的塵土都沒揚起。

“好!”楊佩元一拍巴掌,“就是這個勁兒!明天開始,每天清晨圍著四合院跑二十圈,練完樁功後再爬牆十次。記住,國術沒有捷徑,隻有把根基紮穩了,才能往上走。”

何雨柱點點頭,忽然想起白天在琉璃廠遇到的駝背老頭,想起他袖口的胭脂紅疤痕。“師傅,”他忍不住問道,“現在學國術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少了?”

楊佩元沉默良久,從煙盒裡拿出一朵茉莉花,放在鼻尖輕嗅:“世道變了,現在講究‘破四舊’,練武的人要麼進了體工隊,要麼躲在胡同裡不敢聲張。可有些東西,是刻在骨頭裡的——就像你吊的湯,就算沒人喝彩,該用的料子一樣不能少。”

夜深了,何雨柱躺在西屋的土炕上,聽著雨水均勻的呼吸聲,腦海中反複回想著提縱術的要訣。窗外,楊佩元的屋裡還亮著燈,偶爾傳來書頁翻動的聲音。他摸出藏在枕頭下的茯苓餅,咬了一口,甜絲絲的味道裡竟帶著股淡淡的藥香,像是老師傅藏在深處的心意。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何雨柱便悄悄起了床。他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藍布衫,在四合院的青磚路上來回奔跑,腳步聲驚飛了簷下的麻雀。跑到第十圈時,他忽然感覺雙腿輕了許多,竟能邊跑邊調整呼吸,吸氣時小腹微收,呼氣時腰背舒展,就像楊佩元說的“氣沉丹田,力貫四梢”。

跑完步,他來到牆根下,搓了搓手,再次起跳。這一次,他的指尖終於觸到了屋簷的瓦當,儘管沒能翻上去,卻比昨天高出了半頭。【提縱術熟練度+3】的提示讓他心頭一喜,想起李保國師傅說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嘴角不禁揚起笑意。

“柱子,早飯吃窩頭還是餅子?”雨水站在廚房門口喊他,手裡端著搪瓷缸子,缸子裡的玉米粥冒著熱氣。

“餅子吧,”何雨柱擦了擦汗,“多抹點大醬,我今天有力氣,能多吃兩個。”他望向楊佩元的屋子,老人正坐在廊下打太極,晨光裡,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像一棵雖已蒼老卻依然挺拔的鬆樹。

何雨柱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在這個講究“又紅又專”的年代,練武不如煉鋼光榮,懂藥膳比不上會開拖拉機實用。可當他感受到體內那股漸漸充盈的勁氣,當他想起楊佩元說“國術是老祖宗的東西,不能斷在咱們手裡”時,他忽然明白了——有些東西,總得有人守著,哪怕隻能在四合院的青磚路上,在黎明前的星光裡,悄悄埋下一顆種子。

這天傍晚,何雨柱從鴻賓樓帶回來半塊醬牛肉,特意給楊佩元切了一盤。老人夾起一片肉,在燈光下看了又看:“這刀工,比昨天的細了不少。”何雨柱笑而不語,他知道,這是提縱術帶來的巧勁——手穩了,刀也就順了。

夜深人靜時,何雨柱再次來到牆根下。他閉目凝神,將獅形樁的剛猛與提縱術的靈巧融會貫通,忽然感覺周身輕如鴻毛。當他再次起跳時,竟借著牆麵的反力,單手撐上了屋簷,整個人懸空掛在那裡,像一隻蓄勢待發的壁虎。

【提縱術熟練度+5】的提示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汗濕的額頭。遠處,工廠的夜班燈次第亮起,何雨柱望著夜空中稀疏的星子,忽然想起師傅說的“一葦渡江”——或許有一天,他真的能踩著月光,在時代的浪潮上,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最新小说: 小狐狸軟萌萌,清冷大師姐慌了神 死亡從學校開始了 我們的虛無 九龍吞天訣 民國:烽火1937 挺孕肚逃東宮!妻奴太子跪求嬌嬌回頭 我的無敵預判 被休後,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遊戲異界:你是玩家?我是誰? 植物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