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狗彘不食其餘_天青之道法自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2章 狗彘不食其餘

第2章 狗彘不食其餘(1 / 2)

無論史書或是後人怎樣評價這位了翁先生。不過可以負責任的說,了翁的《尊堯集》卻是引發了元豐、元佑兩黨於徽宗朝再次爭鬥的一根導火索。

於是乎,留在“政和初春”的“崇寧殘雪”再心入。

於是乎,便又是一個“自此浮沉不由人”。朝中兩黨又將那“知性相殺,薪火不斷”之事重來。

然,如此勢均力敵的爭鬥,卻是給了呂維這幫人一個天大的時機。卻又讓呂維一個扼腕歎息。

自家這一手“德洪冒籍訕謗”陰損還未使出,那天覺相,就已經在兩黨第一波次的爭鬥中倒下了。

天覺相雖為人中剛,但是,讓他處理通貨膨脹這等,到現在都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著實有些難為他了。

倒不是這張商英無能,北宋的整個政府本身,對於處理這種複雜的經濟情況的經驗,卻不能說是不足。那叫壓根就沒有啊!

咱們改革的初期,還有美國這塊石頭可以摸著過河。

北宋那會?美國?整個歐洲還不知道在哪裡轉筋呢。

那就摸著石頭過河唄!

彆鬨了,那會我們就是那塊河裡的石頭!整個世界都在等著摸著我們過河呢!

然,更要命的是,但凡有點經驗的都被乾掉了,比如說蔡京。

咦?怎麼說蔡京精於此道?

倒不是他精於此道。而是這位三朝元老一直在從事這件事。拆東牆補西牆經驗比較多罷了。基本還能讓政府不至於喪失經濟的把控能力。

北宋的那場經濟危機,源於“準備金”不足而導致貨幣超發。並且到哲宗朝後期,也就不要什麼準備金了,直接發行算了,反正準備金老是不夠用。

到了徽宗朝,崇寧年的貨幣改革,將“交子”改為“錢引”的同時,有用《募役法》讓富戶出錢,全國性的搞大基建來盤活經濟,然卻隻是一個稍微暫解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然,蔡京杭州居住後,交子又是一個“不蓄本錢”的大規模的超發。至大觀四年便是一個“至引一緡,當錢十數”。

可笑嗎?不可笑。沒經驗罷了。

但是,如果沒有他們這樣,我們現代人看來既可笑的又愚蠢的作死的行為,那麼這些行為,也可能是我們現代人的必由之路。

畢竟,我們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前行。

雷,總得有人去踩的。

這經濟危機麽,說起來倒是簡單。

比如說一個封閉性的社會,有一百人來說。

假設,這個一百人社會所創造出來物資也是完全夠一百人用的。而且,資源分配也是平均的。

每個人都有百分之十。這樣就能達到一定的社會基本平衡和穩定。

但是,現在這一百人中的一個人就占有了全部資源的百分之九十,那麼剩下的就九十九個人,也隻能分到社會財富的百分之十。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現象,整個社會的資源、貨幣隻有那麼多。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消費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替代其他人的消費力,因為消費能力和實際消費力是不能劃等號的。

消費能力是我有這樣的能力,消不消費看我自己的意願。消費力就不一樣了,那是一個被迫的,關乎生存的剛需。

但是,一個社會的消費趨勢,往往是向高附加的值商品趨近。也就是向消費能力趨近。

而對於生活必需品的低附加值的剛需,他們的消費力也就是和原來的差不多。

這就造成了低附加值剛需商品的消費力不足,高附加值的商品生產過剩。

而那些手頭隻有百分之幾財富的九十九個人,由於消費力不足,又買不起那些低附加值的剛需產品的話,那就會造成整個社會產能過剩而整體的消費力下降。

社會消費力整體下降又會造成新一輪的生產力過剩。

這樣的話,也就造成了這個小社會整體的冗餘財富成幾何倍數的增加。

這樣就造成了一個看似富足,內裡卻是整體社會的積貧積弱。

也就是錢確實很多,但是,有錢的因為消費力,錢多的沒地方花。

沒錢的又幾經努力卻依舊掙不到錢,從而產生絕望性的躺平,進入以維持生存為目的的低消費。這樣的話自然也沒錢去消費。

如此,便是進入了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貧富差距,而且,一旦形成,這種差距會逐漸拉大,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當然,這隻是一個樂觀的、簡單的理想狀態下的假設。實際情況,要比這一百來人的封閉社會要複雜得多。

這種複雜情況對於改革派的元風黨而言,也是有經驗應對的。比如說,王安石的《募役法》。

《募役法》說白了,就跟現在的個人所得稅差不多。朝廷派下徭役,窮人出力富人出錢。出錢的可通過雇傭窮人來免除徭役。

蔡京也有他的經驗:擴大政府性投資行為,利用王安石留下的《募役法》繼續從富戶身上摳錢!

摳出來的錢拿來進行大基建。雇傭貧民,去興修水利、挖運河、辦官學、修驛道、資助居養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甚至不惜對西夏、河湟之地發動戰爭,來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

崇寧年間,全國各地玩命的修建漏澤園、居養院、安濟坊等等,這些個“官辦貧困救助製度和組織機構”。你以為那蔡京良心發現啊?那隻不過是對付日益膨脹的經濟危機的手段而已。

然而,對付通貨膨脹性的經濟危機,基礎建設以及慈善機構、社會慈善事業大量的投資,對拉動經濟那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起碼能讓富戶手中過剩的消費能力釋放出來,讓貧民中過剩的社會勞動力都能掙到錢。從而刺激大宗的低端剛需消費,使得大量的生產力向低端消費品傾斜,讓貨幣流通性增加。

而且此舉能起到穩定民心的作用。

交子也好,錢引也罷,不流通不進行交易的話,那就是紙啊!如此元佑黨人口中的“與民奪利”、“虛耗國帑”倒是比經濟崩潰好一些。

那張商英倒是看不到此間奧義麽?

可以很坦誠的告訴你,能看到,但是他乾不了。

為什麼乾不了?有皇帝幫他撐腰耶!還不夠他臭屁的?

然而,即便是有那說話不怎麼算數的皇帝撐腰,那元佑黨人也不允許他怎麼乾,全國絕大多數的豪民富戶也不允許他這麼乾。因為那些個豪民富戶可是他們詩酒田園的金主,得罪不得。

那天覺先生本就是元佑黨籍,但因本人“持中”的執政理念在那元佑黨人心中便是個異類。

本身就有“謂蔡京雖明紹述”的口實,這一但效仿了蔡京,行那《募役法》便是做實了這個叛“黨”的罪名。

其二,從富戶身上摳錢?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上基本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從富戶身上摳到了錢,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富戶也會想儘辦法再把錢再給弄回來。

屆時便又是一個官商勾結,吏“攜禮亂政”,豪民“殃民牟利”,鬨不好激起民變倒是一個不好收拾。

咦?你說的太絕對了,“吏”怎可“攜禮亂政”?

哈,首先說這“權”是自下而上的。文彥博一句“務要人推耳”說出了多少無奈?

其二:不要小看任何一個身在基層的,看似良善之人得“權”之後是什麼樣的。

即便是小區門口的一個保安,你給他一個警棍試試?

那些曾經善良的,存在於社會底層的老人們,絕對有能把一個小區活生生的變成一座監獄。

並美其名曰“管理”,而且他們覺得自己絕對有這樣的權力,去實行這個“管理”。aneggiare和法文anage演變來的,原意是指“訓練和駕馭馬匹”。

所以說,這管理的“管”字便有一種強製的意思在裡麵。即,通過武力或者是律法的手段去加以約束。

而“理”是“梳理”,“理順”的意思。

意思就是:理順了關係,再形成有效的法規去進行相應的約束。

但是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把後麵的“理”給選擇性的省略了,就剩下“管”了。

不接受“服務”?“管”得你接受“服務”!反正你家在這個小區,你家裡還有你的老婆,你的母親,和你的孩子。你在我手裡並不是沒有軟肋!

民眾且是享受這管理的“服務”?姥姥!看看現在的物業管理公司的德行你就知道了。

此類事現在都常有,更不要說幾百年前的宋朝。

況且那會作為管理者的小吏,思想還沒“先進”到現在的這種程度,還停留在“禍不及家人”的狀態。


最新小说: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 都三胎了還要生?絕嗣京爺失控了 公路求生,扛著擺爛反派霸榜第一 我靠經營度假公寓在末世當領主 秦始皇魂穿之帝臨萬界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裝弱騙我生崽 鬥羅之我的武魂能操控時間 凡人仙途:我能推演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