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內。
恭親王手中緊握著一份情報,他的眉頭微皺,似乎對情報中的內容感到十分憂慮。
恭親王仔細地看著手中的情報,口中喃喃自語道:“勝保入陝,連戰連捷,這倒是個好消息。然而,這個瑛棨在蘇家溝一戰中竟然損失了如此多的大將!從一品大員托明阿、孔廣順,正二品大員閻丕敏,還有數位三品官員……這可真是令人震驚啊!”
他不禁感歎道:“好家夥,西北竟然損失了這麼多大將,這對朝廷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些將領都是久經沙場的精英,他們的離去必然會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和士氣。”
恭親王心裡非常清楚這些將領的重要性,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更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這些都是決定戰局走向的關鍵因素。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這些將領竟然在一場戰鬥中全部陣亡,這無疑給恭親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同時也讓他對西北的局勢感到憂心忡忡。
經過一番仔細的盤算,恭親王才驚覺事情的嚴重性。
原來,陝西地區在這場戰爭中所損失的大將數量之多,簡直超乎想象。
不僅有一品、二品這樣的高級官員,還有許多其他級彆的將領也不幸陣亡。
其中,從一品的直隸提督成明、西安將軍托明阿、固原提督孔廣順以及團練大臣張芾等,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材;而正二品的西安總兵閻丕敏和達斡爾將軍蘇倫堡,同樣也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至於那些團總、知州、縣令等地方官員的傷亡情況,更是多得難以計數。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恭親王心情愈發沉重。
就在這時,他隨手翻開了勝保的一封奏折,隻見上麵赫然寫著要調動苗沛霖部進入陝西。
恭親王思考著,勝保按理說是他恭親王的人。
可如今勝保主動請調苗沛霖部入陝,這背後究竟是何用意?
苗沛霖此人素有野心,雖曾為朝廷效力,卻屢屢與地方官紳勾結,暗通撚軍之事亦早有風聲。
若將苗部調入陝西,雖能暫補兵力空缺,可無異於引狼入室。
西北局勢本已糜爛,若再添此等不安定因素,恐將釀成大患。
他指尖輕叩奏折邊緣,殿外簷角銅鈴隨風作響,似在催促他儘快決斷。
此刻,發匪,撚子都剿滅的非常吃力了,若西北戰局再出差池,自己苦心經營的局麵恐將傾覆。
可若駁回勝保所請,前線兵力匱乏,蘇家溝慘敗的陰雲尚未散去,將士們本就士氣低迷,再無援軍支撐,恐將全線潰敗……
恭親王指尖輕叩奏折邊緣,簷角銅鈴隨風作響,似在催促他儘快決斷。
他忽地起身,將情報與勝保奏折收入袖中,對侍立的太監低語道:“備轎,去儲秀宮。”
儲秀宮內,慈禧太後正倚在雕花榻上翻閱《欽定剿匪方略》,見恭親王疾步入內,眉梢微挑:“六爺這般急切,可是西北又有變故?”
恭親王躬身行禮,將奏折呈上:“太後,勝保奏請調苗沛霖部入陝,臣憂心此事利弊難測,特來請太後示下。”
他語調沉緩,刻意隱去眉間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