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素臨床日誌:劑量突破與意外微光
省人民醫院臨床實驗樓的走廊裡,消毒水的氣味總比彆處濃些。蕭凡手裡攥著第6組200g劑量)的首日監測報告,腳步比往常快了半拍——這是1期臨床的最高劑量組,也是決定後續2期能否按計劃推進的關鍵。葉之瀾已經在觀察室等他,白大褂口袋裡露出半截筆,筆尖還沾著沒乾的藍色墨水,顯然剛填完記錄表。hg,心率72次分,就是有點緊張,剛才問我‘會不會像打疫苗一樣疼’。”葉之瀾把陳默的記錄表遞過來,上麵貼著一張小小的便簽,是陳默自己寫的“媽媽的肝酶指標”,數字被圈了兩圈。蕭凡看著便簽笑了笑:“等下我去跟他聊聊,順便把上次他要的‘nrf2通路科普手冊’帶來,讓他也能跟阿姨講明白。”
兩人剛走到觀察室門口,就聽見裡麵傳來低低的交談聲。陳默正拿著手機給鄰床的張叔看照片:“這是我媽種的綠蘿,上次我跟她說參加實驗,她特意澆了兩遍水,說等我有好消息就搬來醫院,讓醫生也看看。”張叔笑著點頭,手裡的保溫杯冒著熱氣:“我也是為了我家老婆子,她有慢性腎炎,醫生說氧化應激對腎不好,要是這藥有用,以後就能少遭點罪。”
蕭凡輕輕推開門,陳默立刻站起來,眼神裡帶著期待:“蕭工,今天的指標怎麼樣?”“很好,”蕭凡把手冊遞給他,“你看這頁,紅海素結合keap1蛋白後,nrf2就能像‘開關’一樣激活抗氧化酶,你媽媽的肝損傷,就是靠這些酶來修複的。”陳默聽得認真,手指在手冊上慢慢劃過,突然抬頭:“那等我用完這個劑量,能不能讓我媽也來做個體檢?我想看看她的氧化應激指標。”
葉之瀾在旁邊接話:“我們下周會安排一次家屬科普會,到時候可以讓阿姨來,順便做個免費的基礎檢測,不過具體能不能入組2期,還要看她的身體狀況。”陳默用力點頭,眼眶有點紅:“謝謝你們,要是真能幫到我媽,我這輩子都記著你們的好。”
可高劑量組的平靜隻維持了四天。第五天早上,護士突然急匆匆跑來:“葉醫生,3床的劉阿姨出現惡心症狀,還說有點頭暈!”葉之瀾和蕭凡立刻趕到觀察室,劉阿姨正靠在床頭,臉色有點蒼白:“早上吃完藥沒多久就開始惡心,也沒吐,就是心裡發慌。”
蕭凡趕緊拿起劉阿姨的用藥記錄,發現她是空腹服用的紅海素試劑——之前的受試者大多是飯後半小時服用,劉阿姨因為有胃炎,早上習慣空腹喝粥,就提前吃了藥。“可能是藥物對胃黏膜有輕微刺激,”葉之瀾立刻聯係臨床藥師,調整用藥方案為“飯後一小時服用”,同時加做胃黏膜保護檢查,“您先彆擔心,我們調整一下用藥時間,再觀察看看。”
接下來的兩天,葉之瀾每天都來觀察室陪劉阿姨吃飯,確認她飯後按時用藥。到了第三天,劉阿姨笑著說:“不惡心了,也不頭暈了,昨天晚上還多吃了半碗飯!”蕭凡拿著新的監測報告,上麵顯示劉阿姨的肝腎功能指標一切正常,甚至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種關鍵抗氧化酶)活性比用藥前提高了23。“這是個好信號,”他跟葉之瀾說,“說明即使調整了用藥時間,藥物的抗氧化效果也沒受影響。”
就在高劑量組實驗順利推進時,省醫院腎病科的王主任突然找到蕭凡:“我看了你們的臨床數據,紅海素激活nrf2通路,說不定對糖尿病腎病也有幫助。我們科有3個患者,長期受氧化應激影響,尿微量白蛋白一直降不下來,能不能讓他們加入小範圍測試?”
葉之瀾立刻去查文獻,發現已有研究表明nrf2通路激活能減少腎臟氧化損傷,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以試試,但要單獨設計檢測方案,”她跟王主任商量,“除了常規的肝腎功能,還要加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腎臟氧化應激指標,這樣才能準確評估效果。”
三天後,第一個糖尿病腎病患者李阿姨加入測試。她患糖尿病12年,腎病也有5年,acr值一直維持在300gg以上正常應低於30gg)。葉之瀾給她製定了“150g劑量,每日一次,飯後服用”的方案,每周做一次acr檢測。gg;第三周,降到了245gg;到了第四周,當葉之瀾拿著檢測報告走進病房時,李阿姨激動得眼淚都掉了下來:“降到210了!王主任說這是五年來第一次降這麼多!”葉之瀾也很開心,趕緊把數據記錄下來:“繼續堅持,我們再觀察幾周,說不定還能降得更多。”
這個意外的收獲讓蕭凡和葉之瀾看到了紅海素的更多可能性。他們在臨床例會上提出,想在1期臨床結束後,向藥監局申請“糖尿病腎病”作為2期臨床的拓展適應症。康啟生物的李總監一開始有點猶豫:“再增加適應症,研發成本又要增加,而且周期會更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當蕭凡拿出李阿姨的acr變化曲線,以及王主任提供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基數數據”僅本省就有超過50萬患者)時,李總監沉默了。“這個市場確實大,”他終於鬆口,“但你們得保證,不能影響現有肝損傷適應症的臨床進度。”“放心,”蕭凡說,“我們可以組建兩個小組,一個負責肝損傷臨床數據整理,一個負責糖尿病腎病的前期研究,並行推進。”
這天晚上,蕭凡和葉之瀾留在臨床實驗樓整理數據。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戶,落在堆滿報告的桌子上。葉之瀾突然指著一份報告說:“你看陳默的sod活性,從用藥前的120u升到了186u,比其他受試者提升得都多。”蕭凡湊過去看,發現陳默的體重指數bi)偏低,之前有輕度營養不良——或許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體內抗氧化酶儲備不足,所以紅海素的效果更明顯?
“明天我去問問陳默的飲食情況,”蕭凡把這個發現記在筆記本上,“說不定能為後續的‘個體化用藥方案’提供參考。”葉之瀾點點頭,又翻到李阿姨的報告:“她的腎臟氧化應激指標也在下降,說明紅海素不僅能激活nrf2,還能直接減少腎臟的氧化損傷,這個機製值得深入研究。”
兩人聊到深夜,走廊裡的燈光漸漸暗了下來。蕭凡收拾報告時,不小心碰掉了桌角的一個文件夾,裡麵掉出一張照片——是去年車間試產時,他和葉之瀾在發酵罐前的合影,照片上的兩人穿著無菌服,臉上滿是疲憊,卻笑得很開心。
“時間過得真快,”葉之瀾拿起照片,輕輕擦了擦上麵的灰塵,“那時候還在擔心藻液純度,現在都已經在臨床看到效果了。”蕭凡接過照片,放進自己的錢包裡:“這才隻是開始,等2期臨床成功,我們還要推進3期,讓更多人用得上這個藥。”
第二天早上,蕭凡剛到觀察室,就看見陳默拿著一個保溫桶站在門口。“這是我媽做的包子,韭菜雞蛋餡的,她說讓你們嘗嘗,”陳默把保溫桶遞過來,“昨天我跟她講了nrf2通路,她沒聽懂,卻記住了你說的‘這藥能幫到很多人’,非要讓我帶點包子來謝謝你們。”
蕭凡接過保溫桶,裡麵的包子還冒著熱氣。他拿出一個遞給葉之瀾,咬了一口,韭菜的清香在嘴裡散開——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包子,不是因為味道,而是因為裡麵藏著的期待和信任。
觀察室裡,陳默正拿著科普手冊給張叔講解;病房裡,李阿姨在跟王主任討論下周的檢測計劃;走廊上,技術員們推著儀器匆匆走過,準備給下一批受試者做檢查。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每個人的身上,也灑在那些寫滿數據的報告上——紅海素的臨床之路,還在繼續,而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每一次細微的改善,都在朝著“幫到人”的目標靠近。
葉之瀾看著手裡的包子,又看了看蕭凡,突然笑著說:“等1期臨床結束,我們請所有受試者吃頓飯吧,就當是感謝他們的信任。”蕭凡點點頭:“好啊,到時候讓陳默媽媽也來,跟她好好講講,她兒子參與的這個實驗,以後能幫到多少像她一樣的人。”
遠處的臨床實驗樓外,春天的陽光正好,路邊的小樹發了新芽,像極了那些在實驗中慢慢好轉的生命,在時光裡積蓄著力量,等待著綻放的那天。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