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數據閉環_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6章 數據閉環(1 / 1)

紅海素臨床紀實:數據閉環與申報前夜

省人民醫院臨床實驗樓的燈光,連續一周沒在淩晨三點前熄滅過。蕭凡麵前攤著36份受試者的完整監測報告,指尖在“肝酶變化趨勢圖”上反複劃過——最後一位高劑量組受試者張叔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t)從用藥前的89u降至58u,不僅達到“臨床正常範圍”,更是所有受試者中降幅最大的一例。葉之瀾抱著一摞原始記錄冊走過來,眼底帶著明顯的紅血絲,卻難掩興奮:“張叔剛才打電話說,他昨天去菜市場買了兩斤排骨,以前走兩步就累,現在拎著排骨爬三樓都不喘氣了。”

蕭凡接過記錄冊,隨手翻開一頁,突然頓住——第12組受試者林阿姨的用藥記錄裡,有兩次“飯後用藥時間”隻標注了“1800”,卻沒寫具體是“飯後半小時”還是“飯後一小時”。“這是怎麼回事?”他抬頭看向葉之瀾,語氣裡帶著一絲緊張。葉之瀾湊過來一看,立刻想起那天的情況:“那天負責林阿姨的護士家裡有事,臨時找同事代班,可能是交接時漏填了細節。”

兩人立刻調出林阿姨那兩天的生命體征監測數據——血壓、心率、肝腎功能指標全都正常,甚至sod活性比前一天還高了5u。“雖然指標沒問題,但申報時藥監局肯定會問起這個疏漏。”蕭凡把記錄冊攤在桌上,“我們不能瞞著,得主動說明情況,還要找佐證。”葉之瀾點點頭,立刻聯係林阿姨:“阿姨,您還記得用藥第二周的周二和周四,是飯後多久吃的藥嗎?”電話那頭的林阿姨想了想:“記得呀,那天我女兒來送飯,我吃完她做的紅燒肉,歇了大概半小時就吃的藥,還跟護士說‘這肉太香了,得多歇會兒’呢!”

得到林阿姨的確認,兩人又整理出當天的病房監控錄像畫麵裡能看到林阿姨飯後半小時拿起藥杯),連同補充說明一起放進申報材料裡。“嚴謹不是沒瑕疵,而是不回避瑕疵。”蕭凡把材料放進文件袋時,跟葉之瀾說了這麼一句——這是他當年跟著導師做科研時學到的,如今成了臨床推進的準則。

與此同時,糖尿病腎病的小試數據正引發更大的關注。葉之瀾收到省腎病學會的邀請函時,手裡還攥著李阿姨最新的acr報告——數值降到了180gg,比最初下降了40。“王主任說,這個降幅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裡算‘突破性改善’了。”葉之瀾對著鏡子整理西裝,準備去參加學術會議,“我把李阿姨的案例做成了ppt,還加了nrf2通路在腎臟保護中的機製圖,應該能講清楚。”

學術會議在省科技館舉行,台下坐著幾十位腎病領域的專家。葉之瀾講到“紅海素通過抑製腎臟氧化應激降低acr”時,後排突然有人舉手——是國內頂尖的腎病專家周教授,也是《中華腎臟病雜誌》的編委。“葉醫生,你們有沒有做過紅海素對腎小球係膜細胞的影響?”周教授的問題很專業,葉之瀾立刻回答:“我們在臨床前實驗中發現,紅海素能減少係膜細胞的過度增殖,隻是還沒做大規模驗證。”

會議結束後,周教授特意留住葉之瀾:“你們的臨床數據很有價值,我最近在做‘氧化應激與腎病進展’的課題,想跟你們合作設計2期腎病適應症的實驗方案。”他從包裡拿出一份初步方案,上麵詳細寫了“受試者分層標準”和“腎臟病理檢測指標”,葉之瀾接過方案時,指尖都有點發顫——有周教授的加入,2期腎病臨床的科學性和成功率都會大大提升。

等葉之瀾帶著合作意向回到醫院時,蕭凡正在跟康啟生物的張工核對申報材料。“藥監局要求補充‘不同體重受試者的劑量調整依據’,我們得把36人的bi數據和劑量反應曲線做出來。”張工指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表,“還有,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報告,需要再補充最近一個月的車間數據,確保藥品級原料的純度波動在0.1以內。”

接下來的三天,團隊分成兩組:蕭凡帶著技術員回車間,整理近一個月的發酵罐參數、提純工藝記錄,甚至把每批次原料的檢測報告都按日期排序,確保能追溯到“每克紅海素的來源”;葉之瀾則和周教授的團隊對接,細化2期腎病臨床的方案——他們決定把受試者分成“早期腎病組”和“中期腎病組”,分彆測試150g和200g劑量的效果,同時增加“腎臟超聲檢查”和“氧化應激標誌物檢測”,讓數據更全麵。

就在申報材料快要完成時,蕭凡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車間最近一批原料的純度是99.58,雖然符合藥品級標準≥99.5),但比之前的99.6略低。“是不是微量元素的配比有問題?”他立刻趕回車間,找到負責營養液配置的技術員小李。小李有點緊張:“上次浙江供應商的硒原料到貨時,我不小心多放了0.5g,以為影響不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凡沒有責備他,而是立刻做了對比實驗:分彆用“標準配比”和“多0.5g硒”的營養液培養藻株,結果顯示後者的紅海素純度確實會下降0.020.03。“以後每次配置都要雙人核對,不能再出這種錯。”他一邊完善車間的sop標準作業程序),一邊把這次的實驗數據補充到“生產工藝穩定性報告”裡,坦誠說明“純度波動的原因及改進措施”——他知道,藥監局更看重“問題的解決能力”,而不是“完美的假象”。

申報材料提交的前一天晚上,所有人都留在臨床實驗樓加班。蕭凡把36份受試者的“用藥日誌”和“檢測報告”一一對應,確保沒有任何疏漏;葉之瀾在修改ppt,準備第二天向藥監局做現場彙報;張工在核對生產數據,確保每一個數字都準確無誤。淩晨一點,陳默突然發來一條微信,附帶一張照片——是他媽媽的最新體檢報告,肝氧化應激指標已經恢複正常,照片下麵寫著:“我媽說,謝謝你們讓她能重新做飯了。”

葉之瀾把微信給蕭凡看,兩人相視一笑,疲憊仿佛瞬間消散了大半。“明天彙報時,我要把這個故事講給藥監局的老師聽。”葉之瀾說,“數據很重要,但這些真實的改變,更能說明紅海素的價值。”蕭凡點點頭,把最後一份材料放進文件袋:“走吧,我們去樓下吃碗麵,明天好好跟他們說說,我們的藥,到底能幫到多少人。”

第二天早上,省藥監局的會議室裡,陽光正好。蕭凡和葉之瀾坐在彙報席上,麵前擺著厚厚的申報材料和一摞受試者的故事照片。葉之瀾先講了臨床數據:36例受試者中,89的肝損傷患者肝酶指標顯著改善,糖尿病腎病小試受試者acr平均下降35;接著,她拿出陳默媽媽的體檢報告和李阿姨的acr變化曲線:“這些不是冰冷的數字,是一個個能重新做飯、能正常散步的普通人。”

藥監局的王處長翻著材料,突然問:“你們怎麼看待之前的純度波動問題?”蕭凡坦誠地回答:“我們發現問題後,立刻改進了生產流程,還做了驗證實驗,現在能確保純度穩定在99.6左右。科研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我們會把每一個問題都變成改進的機會。”

彙報結束後,王處長笑著說:“你們的材料很紮實,故事也很動人。我們會儘快組織專家評審,爭取讓2期臨床早日啟動。”走出藥監局大樓時,葉之瀾突然抱住蕭凡:“我們做到了!”蕭凡拍拍她的背,看向遠處的天空:“不,我們隻是走完了第一步。”

當天下午,周教授打來電話,說已經聯係了三家三甲醫院,願意參與2期腎病臨床;康啟生物的董事會也傳來消息,同意增加研發投入,支持腎病適應症的推進;甚至之前質疑過他們的行業媒體,也發來采訪請求,想做一期“紅海素臨床背後的故事”。

蕭凡和葉之瀾回到臨床實驗樓,正好遇到來隨訪的張叔。張叔手裡拎著一個布袋子,裡麵裝著自己種的西紅柿:“我今天去菜市場,老板說我氣色比以前好太多了,我跟他說,是吃了‘好藥’的緣故!”他把西紅柿塞進兩人手裡,笑得像個孩子。

夕陽透過窗戶,灑在堆滿材料的桌子上,也灑在張叔送的西紅柿上,泛著溫暖的光。葉之瀾拿起一個西紅柿,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裡散開——這味道,像極了他們一路走來的時光,有過緊張和焦慮,卻最終收獲了滿溢的希望。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招募2期的受試者了。”蕭凡看著窗外漸漸落下的夕陽,語氣裡滿是期待,“還要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成本,讓以後更多人能吃得起這個藥。”葉之瀾點點頭,手裡的西紅柿還留著陽光的溫度:“嗯,還有很多事要做,但隻要想到那些等著用藥的人,就覺得一點都不累。”

遠處的城市漸漸亮起燈火,臨床實驗樓的燈光也依舊明亮。紅海素的臨床之路,從1期的小心翼翼,到2期的充滿期待,每一步都走得紮實而堅定。而蕭凡和葉之瀾知道,這還不是終點——在科研的道路上,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們,也有更多的生命,等著被紅海素點亮。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開漁場 極品小村霸 美利堅廚神,從荒野獨居開始 仙逆:我,王家老祖,收徒李慕婉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 無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