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三期臨床申報材料單_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 > 第556章 三期臨床申報材料單

第556章 三期臨床申報材料單(1 / 1)

晨光剛漫過實驗室的玻璃窗,蕭凡就對著電腦屏幕上的“3期臨床申報材料清單”皺起了眉。臨床團隊淩晨發來的郵件裡,用紅色標注了一行關鍵需求:“需補充藻株近3個月連續穩定性監測數據,含每周純度波動、微生物指標變化趨勢圖”。

“之前隻做了每批次的靜態檢測,沒做長期動態跟蹤。”蕭凡把筆記本電腦轉向剛進門的葉之瀾,屏幕上的表格裡,3號發酵罐10月到12月的純度數據隻零散記錄了8次,遠不夠“連續監測”的要求。葉之瀾放下手裡的保溫飯盒,湊過去看了眼數據:“還好發酵罐的控製係統有自動存檔功能,應該能調取出完整的後台數據。”

她轉身去拿實驗記錄本,翻到“設備運維”那一頁,指尖劃過老張寫的“每日巡檢”記錄:“老張每天都檢查發酵罐的溫度和壓力,還備注了‘11月5日因冷卻水管堵塞,純度波動0.3’,這些細節正好能補充進趨勢圖的備注裡,說明波動原因。”

蕭凡已經打開了發酵罐的控製係統後台,密密麻麻的數據流在屏幕上滾動。他調出“曆史數據導出”功能,選擇“純度微生物指標溫度”三個維度,時間範圍設為近90天,點擊確認時卻彈出了“部分數據需管理員權限解鎖”的提示。“是上個月係統升級後改的權限,得聯係設備廠家解鎖。”蕭凡拿出手機,撥通了廠家技術員的電話,對方說最快下午才能遠程協助,“看來上午隻能先整理已有的零散數據,下午解鎖後再補全。”

老張這時扛著工具箱走進來,聽見兩人的對話,放下箱子就湊過來:“我去看看留樣櫃裡的藥片,之前按規定每批次留了20片,正好能測測這些留樣的崩解時間和純度,補充‘製劑長期穩定性’的數據,跟藻株數據能對應上。”他說著就拉開實驗台下方的留樣櫃,裡麵整齊碼著十幾個透明盒子,每個盒子上都貼著標簽,寫著“10.08批次55c乾燥”“11.15批次50c乾燥”。

葉之瀾把保溫飯盒裡的包子和豆漿分給兩人:“先吃早飯,邊吃邊分工。蕭凡負責聯係廠家解鎖數據,下午導出後做趨勢圖;我去聯係第三方檢測機構,加急做留樣藥片的純度複測;老張負責測留樣的崩解時間,記錄數據。咱們爭取今天把補充材料初稿弄出來。”

蕭凡咬了口包子,點頭應下:“我剛跟廠家技術員約了下午兩點遠程,解鎖後大概兩小時能導出完整數據。對了,你聯係檢測機構的時候,跟他們說要‘符合藥監局3期申報標準’的報告,彆弄錯了檢測項目。”葉之瀾拿出手機記在備忘錄裡,又補充道:“我還得讓他們把檢測方法附在報告裡,上次有個項目就是因為沒附方法,被打回來重補。”

吃完早飯,三人立刻分頭行動。葉之瀾坐在窗邊打電話,陽光落在她手邊的患者反饋記錄本上,封皮上貼著張大爺上次送來的曬乾的金銀花——老人說“姑娘,這個泡水喝能降火,你們總熬夜,得多喝點”。她跟檢測機構的對接人反複確認檢測項目:“藻株純度、微生物總數、重金屬殘留,這三項都要測,樣品我中午就送過去,麻煩你們周四前出報告。”

老張在崩解儀旁忙碌,他從每個批次的留樣裡隨機選5片,放進崩解儀的吊籃裡。水溫穩定在37c,藥片在水裡慢慢散開,老張盯著計時器,每隔30秒就記錄一次狀態:“10.08批次,1分50秒全崩解;11.15批次,2分10秒全崩解,比剛生產時慢了10秒,但還在標準範圍內。”他把數據寫在表格裡,每一行都標注了批次和檢測日期,字跡工整得像打印的。

蕭凡則對著電腦整理零散數據,他把已有的8次純度數據做成折線圖,在11月5日那個0.3的波動點旁畫了個小箭頭,備注“冷卻水管堵塞,已及時維修”。正整理著,手機突然響了,是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的李主任:“蕭老師,我們周四上午有場3期臨床患者招募說明會,想請你和葉老師來給患者講講製劑的研發過程,好多患者都想知道這藥是怎麼造出來的。”

蕭凡看了眼日曆,周四正好是檢測機構出報告的日子:“我們周四上午可能要去拿檢測報告,下午過去可以嗎?”李主任笑著說:“下午也行,有位叫李姐的患者,孩子才三歲,因為慢性腸病總沒法好好帶孩子,特意說想跟你們聊聊。”蕭凡應下來,掛了電話跟葉之瀾說:“周四下午去醫院,正好能聽聽患者的真實需求,說不定能給後續劑型優化找方向。”

下午兩點,廠家技術員準時遠程解鎖了數據。蕭凡盯著屏幕上滾動的數據流,純度曲線從10月的96.8緩慢上升到12月的97.2,波動幅度都在0.5以內,微生物指標始終低於國家標準。“數據比預想的好,穩定性沒問題。”他把數據導出成exce表格,用不同顏色標注出“正常波動”和“異常波動”,再插入折線圖,趨勢線平滑得幾乎沒有大起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葉之瀾這時剛從檢測機構回來,手裡拿著一疊樣品送檢單:“我把10個批次的留樣都送過去了,檢測機構說會優先處理,周四上午肯定能出報告。”她湊過來看蕭凡做的趨勢圖,指著12月初的一個小峰值:“這個97.2是咱們優化發酵時間後的數據吧?當時把72小時縮短到68小時,純度還提升了,沒白試。”

老張也湊過來,手裡拿著崩解測試記錄:“留樣藥片的崩解時間都合格,最早的10.08批次,現在崩解時間也才2分20秒,比標準值3分鐘快不少。”他把記錄紙疊好,放進“補充材料”文件夾裡:“咱們這補充材料,數據又全又細,肯定能通過審核。”

接下來的兩天,三人都在完善補充材料。蕭凡把趨勢圖和設備巡檢記錄裝訂在一起,葉之瀾整理了患者反饋裡的“劑型建議”有12位患者提到“藥片有點大,吞咽不方便”),老張則補充了設備維護日誌,證明發酵罐和壓片機在近3個月裡始終處於穩定狀態。

周四上午,蕭凡和葉之瀾去檢測機構拿報告。檢測員遞過來一疊厚厚的文件,每頁都蓋著“a認證”的印章:“所有批次的純度都在96.5以上,微生物和重金屬都達標,你們這製劑穩定性做得不錯。”蕭凡翻到最後一頁的總結報告,上麵寫著“符合《藥品3期臨床試驗申報技術要求》”,鬆了口氣:“謝謝,辛苦你們了。”

下午兩點,兩人準時趕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會議室裡已經坐了二十多位患者,李主任正在講招募要求。看到蕭凡和葉之瀾進來,患者們都抬起頭,眼神裡滿是期待。李主任笑著招手:“這就是紅海素製劑的研發團隊,蕭老師和葉老師,讓他們給大家講講這藥是怎麼研發的。”

蕭凡走到台前,拿出手機裡的實驗室照片:“這是我們的發酵罐,藻株就是在裡麵培養的,每天要監測溫度、壓力,保證純度……”他剛講到乾燥工藝,台下就有位穿米色外套的女士舉手:“老師,我是李姐,我想問下這藥片吞著有點費勁,以後會不會做小點啊?”

葉之瀾連忙接過話:“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後續會考慮研發腸溶片,體積會小一些,還能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李姐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現在吃的藥都得掰成兩半,特彆麻煩。”

旁邊一位戴眼鏡的老人也開口了,是之前參與過小範圍試服的老陳:“我吃這藥快兩個月了,之前每天要拉三四次,現在就一次,特彆管用。”他轉頭對其他患者說:“我那時候還去他們實驗室參觀過,設備特彆乾淨,操作也規範,咱們可以放心用。”

說明會結束後,李姐特意拉住葉之瀾:“姑娘,我要是能參加臨床試驗,能不能多給我點藥啊?我想給我媽也試試,她跟我一樣的病,吃了好多藥都不管用。”葉之瀾心裡一軟,拿出一張名片遞給她:“您先填招募表,要是入選了,我們會按臨床方案給藥。您媽的情況,也可以讓她來醫院做個評估,看看是不是符合條件。”

離開醫院時,夕陽已經西下。蕭凡看著手裡的患者招募表,上麵密密麻麻填了十幾個人的名字:“咱們的藥,真的能幫到他們。”葉之瀾點點頭,想起老陳說的“設備乾淨、操作規範”,突然覺得之前加班加點補數據、測崩解,都值了。

周五早上,兩人剛把補充材料提交給臨床團隊,蕭凡的手機就響了,是專利律師打來的:“蕭老師,行業裡有家叫‘綠康生物’的公司,質疑你們的藻株低溫酶解提取工藝侵權,說跟他們的‘溶劑提取工藝’相似,還發了律師函到藥監局。”

蕭凡心裡一緊,低溫酶解提取是他們團隊花了兩年研發的核心技術,跟傳統溶劑提取完全不同:“他們這是混淆概念,我們有完整的研發記錄,從2021年就開始做酶解工藝的實驗了。”他掛了電話,立刻從檔案櫃裡翻出厚厚的“研發日誌”,第一頁寫著“2021.03.15首次嘗試低溫酶解,酶濃度0.1,提取率68”。

葉之瀾也立刻行動,她打開電腦,調出專利申請文件:“我們2022年就申請了發明專利,權利要求書裡明確寫了‘低溫3540c)+複合酶解’,跟綠康生物的‘60c溶劑提取’完全不一樣。”她把專利文件和綠康生物的工藝公開資料對比,用紅筆圈出差異點:“這些都是關鍵區彆,律師一看就懂。”

老張這時也湊過來,手裡拿著2021年的設備采購單:“這是咱們買酶解反應罐的發票,2021年5月買的,比綠康生物公開他們工藝的時間早了半年,這就是證據。”他把采購單複印件放進文件夾:“我再去整理當時的實驗記錄,每次試錯的數據都有,能證明咱們是自主研發的。”

接下來的三天,三人全力應對專利糾紛。蕭凡和律師一起梳理研發時間線,從2021年的首次實驗,到2022年的專利申請,再到2023年的工藝優化,每個節點都附上了對應的證據;葉之瀾對比兩家工藝的技術參數,做了份“差異對照表”,清晰列出溫度、提取劑、提取率的不同;老張則找出了當時參與酶解工藝測試的第三方機構報告,上麵有詳細的檢測數據,證明工藝的獨創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五下午,律師傳來消息:“藥監局已經看過咱們的證據了,綠康生物的質疑不成立,3期臨床申報流程正常推進。”蕭凡把這個消息告訴葉之瀾和老張時,兩人正在整理患者招募的反饋表,聽到後都忍不住鼓起掌來。

“終於能鬆口氣了。”葉之瀾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咱們這陣子又是補數據,又是應對專利糾紛,感覺比上次藥監局抽檢還緊張。”老張笑著說:“沒事,越難越能證明咱們的藥靠譜,以後上市了,患者用著也放心。”

蕭凡拿出手機,翻到李主任早上發來的消息:“已經有15位患者符合3期臨床條件,下周一就能開始給藥。”他把消息遞給兩人看:“下周一咱們去醫院看看,跟患者交代下服藥注意事項。”葉之瀾點點頭,拿出筆記本寫下“周一:醫院給藥指導,帶服藥說明書”,旁邊畫了個小小的笑臉。

晚上,三人在實驗室裡簡單吃了頓外賣,慶祝專利糾紛順利解決。蕭凡打開發酵罐的觀察窗,裡麵的藻株泛著淡淡的綠色,正在緩慢生長。“你看,它們還在努力生長,咱們也得繼續加油。”他轉頭對葉之瀾說,眼裡滿是光。

葉之瀾看著他,又看了看旁邊正在收拾外賣盒的老張,突然覺得很溫暖。從最初的小實驗室,到現在的3期臨床,他們一起解決了工藝問題,應對了抽檢和專利糾紛,身邊還有患者的期待和信任。她拿起桌上的實驗記錄本,在最後一頁寫下:“工藝表裡的溫度,是藻株生長的溫度,是藥片乾燥的溫度,更是守護患者健康的溫度。”

窗外的夜色漸濃,實驗室裡的燈光卻格外明亮。發酵罐的低鳴聲、壓片機的餘溫、桌上的補充材料和患者反饋表,都在訴說著這個關於堅持和熱愛的故事。他們知道,3期臨床隻是新的開始,未來還有劑型優化、上市審批等很多挑戰,但隻要三人並肩,就沒有跨不過的難關。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成惡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愛在手心裡 重生之我為書狂 奧特曼:宇宙超人,睜開眼睛 三腳貓功夫闖天下 星穹神墟 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許大茂 重生之千麵影帝 暗香 從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