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洛陽老城的一間古董鋪子裡遇見明老的。
那是個秋雨淅瀝的傍晚,我為了避雨躲進了一家不起眼的鋪子。店內光線昏暗,貨架上擺滿了各式銅器,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一麵泛著幽光的青銅鏡。鏡邊蟠螭紋上凝結著細密的水珠,鏡麵卻乾燥如常。
"這麵鏡子不賣。"身後突然傳來沙啞的聲音。
轉身看見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正用塊鹿皮擦拭另一麵銅鏡。他手指枯瘦如竹,動作卻異常輕柔,像是在撫摸情人的臉龐。
"但可以借你看一眼。"他忽然將銅鏡轉向我。
鏡中映出的不是我的臉,而是童年老宅的天井。更詭異的是,畫麵中的槐樹正在落葉,而現實中此刻分明是初春。一片枯葉從鏡中飄出,落在我掌心竟有真實的觸感。
"這是麵"憶鏡","老者自稱姓明,"能照見心底最深的記憶。"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明老鋪子的學習。他首先教我辨彆銅鏡的"氣":
"西漢鏡寒氣重,盛唐鏡暖意濃;照妖鏡有血腥氣,梳妝鏡帶脂粉香;而這麵..."他指向角落裡一麵生滿銅綠的鏡子,"是麵"病鏡",專照病灶。"
最令我震驚的是明老的"養鏡"之法。每月朔望之夜,他都會用特製的藥水擦拭鏡麵。藥方很奇特,包含晨露、朱砂、陳醋等物。
"銅鏡如人,"明老邊調配邊說,"久了會蒙塵,要定期開光。"
三天後,我有幸參與了"問鏡"儀式。明老取出一麵戰國山字紋鏡,讓我對著鏡麵深呼吸。隨著呼吸漸緩,鏡麵竟開始浮現模糊的畫麵——是我從未見過的古戰場場景。
"這是鏡子的記憶,"明老解釋,"上一位主人是位將軍。"
立冬那日,明老帶我去了趟邙山。我們在古墓群中找到半麵殘鏡,鏡背鑄著"見日之光"四字。明老用特製的藥水清洗後,殘鏡在月光下竟能映出完整影像。
"鏡魂未散,"他小心包裹殘鏡,"帶回去好生供養。"
回到鋪子,明老演示了"鏡卜"之術。他將三麵銅鏡擺成三角形,中間放碗清水。隨著咒語念誦,水麵漸漸顯現出模糊的星象圖。
"北鬥指東,"他凝視水麵,"明日有貴人至。"
一個月後,我見證了"鏡療"奇跡。有位婦人帶著抑鬱的女兒來訪,明老讓她對著麵特製的銅鏡梳頭。梳著梳著,女孩突然淚如雨下,說在鏡中看見了去世的祖母。
"鬱結通了,"明老收起銅鏡,"這病就好了七八分。"
現在我的案頭擺著明老贈的幾件鏡器:
一麵日常用的唐式鏡
半塊可鎮宅的漢殘鏡
一枚隨身帶的袖珍鏡
一瓶養鏡的藥水
上周朋友失憶症加重,我借他用了那麵"憶鏡"。三天後他驚喜地說,童年往事竟清晰如昨。我告訴他,這就是古鏡的神奇——在金屬冷光中封存著千年智慧。
臨彆時,明老送我一塊未磨製的銅坯,形如滿月。
"記住,"他摩挲著銅坯,"用鏡要三分技,七分誠;養鏡要三分工,七分心。"
如今每當我攬鏡自照,總會想起明老在昏燈下專注擦鏡的模樣。也許,這就是鏡道最深的奧秘——在一麵冷銅中照見前世今生,在一輪明光裡觀照本來麵目。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