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古墨凝神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3章 古墨凝神(1 / 1)

我是在徽州一處臨溪的老宅裡遇見程老的。

那是個梅雨初歇的清晨,我循著若有若無的鬆煙香,拐進一條濕漉漉的小巷。巷底有座白牆黛瓦的院落,門楣上"程氏墨莊"的匾額被雨水洗得發亮。推開虛掩的桐木門,院裡一位清瘦老者正在石臼旁搗著什麼,木杵聲與簷角滴水聲竟合成某種韻律。

"來得正好,"他頭也不抬,"聞聞這煙料。"

他遞來一方石硯,裡麵盛著黝黑的粉末。我剛湊近,就嗅到一股奇特的香氣,像是千年的鬆濤混著新雨的清冽。

"這是"雷擊鬆"燒的煙,"程老終於抬頭,銀發下的眼睛亮得驚人,"那棵樹活了八百年,被雷劈時我正在樹下。"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程老墨莊的學藝。第一天,他教我分辨煙料的品級:

"鬆煙要選徽州黃山鬆,油脂要足;油煙得用桐籽油,燈芯得是蘇杭白麻;而這塊..."他揭開一個紫檀匣,露出塊泛著青光的墨錠,"是摻了隕石粉的"星墨",寫出的字會隨光線變色。"

最令我驚歎的是程老的"聽膠"絕技。熬製墨膠時,他能根據氣泡破裂的聲音判斷火候。有次他突然熄火,說膠裡"有怒氣",後來發現是取鬆脂時傷了樹皮。

"萬物有靈,"程老攪動著金鍋裡的膠液,"墨膠要懷著愧疚之心來熬。"

三天後,我有幸參與了"千杵"工序。程老將煙料與膠按秘方混合,在青石臼裡反複捶打。他說每塊墨要杵三萬六千下,暗合周天之數。

"看這墨團,"他舉起團黝黑的坯料,"已經能照見人影了。"

入模定型時更為玄妙。程老會在墨坯中嵌入各種藥材:朱砂、麝香、冰片...最奇特的是他特製的"藥墨",能治小兒驚風。

"這味墨,"他往模子裡撒了些金粉,"寫出的字夜裡會發光。"

立秋那日,程老帶我去了趟深山。我們在懸崖邊找到棵枯死的古鬆,樹心已成琥珀色。他小心地刮取鬆脂,說這是製作"龍涎墨"的關鍵。

"聞聞這香氣,"他讓我嗅刮刀,"像不像沉香的魂魄?"

回到墨莊,程老演示了"晾墨"的講究。新製的墨要放在特製的樟木架上,每日按時辰調整位置。他說這是"采四時之氣",讓墨錠吸收天地精華。

"聽,"他突然示意我靠近墨架,"上等墨會自己唱歌。"

果然,在極靜的環境下,那些墨錠竟發出細微的"劈啪"聲,像是遠山的鬆濤。

一個月後,我見證了"試墨"儀式。程老取出一塊藏了三十年的老墨,在端硯上研磨。墨液漸漸暈開,竟呈現出山水畫的層次感。

"好墨如老友,"他提筆在宣紙上寫下"天地心"三字,"越陳越知心。"

現在我的書案上珍藏著程老贈的幾樣墨寶:

一塊日常用的鬆煙墨

半錠可鎮宅的"五雷墨"

一枚隨身帶的袖珍墨

瓶特製藥墨

上周朋友心神不寧,我送了他些程老的安神墨。三日後他驚喜地說,竟能一覺到天明。我告訴他,這就是古墨的神奇——在黝黑粉末中凝結著天地靈氣。

臨彆時,程老送我一塊未定型的墨坯,形如臥虎。

"記住,"他枯瘦的手指輕撫墨坯,"製墨要三分技,七分心;用墨要三分手,七分神。"

如今每當我磨墨,總會想起程老在晨曦中專注搗料的模樣。也許,這就是墨道最深的奧秘——在一錠鬆煙裡沉澱千年光陰,在一池墨液中映照萬象森羅。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資本家小姐覺醒後,手撕仇人海島隨軍 決戰夢靈師 肥妻苟山村養娃,瘋批佛子急瘋了 亂世悍卒:從屠夫到萬古一帝 食氣者 崩鐵:穹與星的開拓之旅 凡女修靈途 故事萬花筒 長生!開局嫂嫂逼我修仙! 純情將軍火辣辣,苗疆少年淪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