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期禮畢,接下就隻等大婚之日了。
陳瑄卻提醒他:“駙馬,公主府財產,你可不能輕易碰。”
趙輝:???
“那都是公主殿下私財!”
趙輝:!!!
陳瑄解釋了一下,趙輝這才明白。
就民間來說,妾的地位為什麼無法和妻相提並論?除了禮法上的區彆,更重要的是因為律法保護正妻的私財,也就是妝奩。
明媒正娶當中的這個媒人是婚姻產生糾紛必定要出麵的重要人物,因為他充當著“證婚人”一樣的角色。
到了公主駙馬這個層級,“公證方”更多。
陳瑄提醒趙輝不要碰公主妝奩,是儘他應儘的義務。
“公主允肯也不行?”
“公主和駙馬若是恩愛,其實也不必禁忌。隻是駙馬要謹記,若是起了紛爭,那就不是小事了。”
趙輝摳了摳腦殼,他能和公主怎麼起紛爭?朱瓊枝不難相處。
陳瑄的意思是:皇帝為了公主們始終生活無憂,對於妝奩的安全性可能更加看重。
“我明白了,小門小戶出身,讓伯爺擔憂了。”趙輝也不計較,“伯爺勿慮,我如今也在練手藝,將來不愁生財之道。”
他又不是坐吃山空之輩,朱瓊枝是富婆就讓他富唄。
對趙輝來說,一年一千石的歲祿……按照永樂二年“令公侯駙馬伯祿米照文武官例、米鈔兼支”的規定,他個人一年到手雖然隻有一百八十石糧、其餘都是寶鈔和胡椒這些,這些都是他的私房錢啊。
公主府的開銷公主府支出嘛。
“駙馬言重了。隻是生財之道也要謹慎,駙馬隻是自己消遣還好,總不好明著經商。萬一被彈劾,輕易就罰一月甚至二三年俸,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輝目瞪口呆,陳瑄似乎比他還苟。
但陳瑄那三兒子怎會那麼驕縱?在家裡被管太狠了逆反?
“總之,都是分寸!”陳瑄諄諄教誨,“駙馬這就靜心準備大婚吧。”
“伯爺留步。”趙輝看他準備離開,趁此機會問問他,“這些天以來我一直在琢磨一件事……”
都是苟道中人,兩人又有了這層關係,趙輝把漢王越來越濃的熱情和皇帝那句“是朕太善了”對陳瑄說了說,陳瑄聽完深深地看著他。
“駙馬,你把自己想得太過無關緊要了。我且問你,陛下賞賜寶慶公主為何尤甚諸位親生公主?”
趙輝聞言陷入思索。
是啊,隻是疼愛?
皇帝做事,千萬不能隻從感情的角度去思考。
即便他因為當年之事對親情心懷愧疚,眼下已經是永樂十一年,何必對朱瓊枝的大婚重視到這種程度?
“小子愚鈍,伯爺既然明白,還請不吝指點!”趙輝乾脆直接問他。
陳瑄意味深長地歎道:“我隻算半個靖難功臣,駙馬明白嗎?我總督海運十年,雖得信重,也隻能說是任勞任怨。陛下還有掃平草原之心,永樂朝必定還有人因功授爵。但顯位要職就那麼多,我且問你,那洪武舊勳呢?”
趙輝聞言悚然:“伯爺意思是……陛下賞賜如此之厚,是借我安撫洪武舊勳?”
陳瑄這才點了點頭。
趙輝這下總算想明白了。
因為他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婿,如今唯一在世的女婿,他以後的身份天然跟洪武朝舊勳戚相近——關係好拉嘛。
想一想朱元璋那麼多兒子、女兒,國初和勳臣互相聯姻,洪武朝的舊勳臣不知多少家跟趙輝有實質的親戚關係。
這些洪武舊勳目前的處境可不算好,既有朱元璋昔年的蓄意清掃,又有靖難之役後靖難功臣擠占要職顯位。
靖難功臣裡,許多都跟漢王、趙王走得更近。
朱棣既要重用靖難功臣繼續建功立業,卻又要壓製漢王、趙王的野心。
他讓朱高熾親自送親,就是給朱高熾一個通過他來示好洪武舊勳的機會。
朱棣說他善,是因為他無法效仿朱元璋打壓跟著他靖難的那些勳臣。他開了靖難的頭,要是永樂朝重演洪武朝舊事,那麼將來朱高熾繼位後大明隻怕就陷入靖難循環了。
偏偏朱高熾更偏重文臣一些,一向不注重去拉攏勳臣。
既是怕引起朱棣猜忌,又想壓製勳臣建功立業之心,認為大明該休養生息。
洪武舊勳無疑是個好的切入點。現在的洪武舊勳如果能感受到朱高熾的善意,至少能讓他們和靖難功臣都覺得太子將來會尊重他們的利益,讓他們有“善終”。
這總好過他們將來擁戴漢王、趙王來把大的博一博。
趙輝想清楚之後幾乎破口大罵:朱棣你是覺得我很懂拿捏分寸所以給我加難度嗎?
不乾人事!之前隻知道這駙馬有毒,沒想到毒性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