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輝和眾人的勸說下,李芳隻能答允了下來。
而李芳一貫謹慎,其實也十分懂得做人。他轉手就說莊瀚一直打理那些官田,既為諸位公主辦事定無懈怠,推薦他來幫忙。
趙輝並不管這些細節,說要個人幫著管管隻是借口,他自然會安排人過來管事。
那蘭花塘的五百畝官田,他管得如何都與趙輝無關,反正趙輝目前不想沾那邊。
江浦縣送給他的人情,他轉送給各位長公主。
如今這生產力水平,五百畝官田一年不過是數十兩銀子的進項而已。寶慶莊將來若是經營得當,遠非這一點。
於是一時皆大歡喜。
李芳一開始拒絕,但這件事既然實則是趙輝名下為各位姐姐打理的“福利田”,他卻不敢怠慢。
“我家在江浦多少有些威望,眼下隻是先予莊家一些好處。”李芳說道,“那些老佃戶,駙馬爺不用多操心,我自會慢慢擇其良善,讓他們今後隻認駙馬爺。既有安置流民之用,駙馬爺不妨就按金良臣所說。到時我來說媒,自然將這五百畝官田的佃戶都打理分明。”
“那就最好了。”
這個想法和趙輝的計劃倒是不衝突,反而可以多安置一些流民。
由於這買田置產一事,趙輝又在江浦多留了幾天。
既然遇到流民風波,他晚回去一些也沒多大關係。
次日一早,趙輝又帶了聶武、鄭道昌去縣衙。
“駙馬爺,這兩日已經把流民籍貫都問清楚了,都在這冊裡。”鄧修文遞上幾本冊子,“您是先悉數看看,還是徑直看郭縣丞挑出來的那些來曆清白些的人家?”
“我先全看一下吧。”
於是郭鬆喬和鄧修文就在旁邊靜靜等著,郭縣丞心裡不無感慨。
一開始還生怕這公主和駙馬過境會出什麼問題,沒想到後麵竟是他主動幫了江浦縣一把。
要不是羅知縣還有更多事情要忙,今天他就親自在這裡作陪了。
此刻趙輝看著名冊,隻見記錄得十分詳細。
賑濟安置這些流民有了底氣,他們當然更加賣力。
江浦縣諸官辦好了這件事之後,首先太子和南京諸公那裡大大博得一個好感,其次也確實是一樁不小的政績。
所以對這麼多流民一邊先施粥穩住,一邊一一問清楚籍貫、丁口人數、有什麼手藝,江浦縣官吏這些天確實儘心。
事涉後麵的安置。
趙輝一邊看一邊說道:“勞煩借支筆。這冊子上方便圈選嗎?”
郭鬆喬一驚:“駙馬爺不看看人?”
趙輝繼續看著頭也沒抬。
“不必一一看。顛沛流離苟延求活,沒有鬨事就足見溫順了。再說,我要的並不是那些可能存心鬨事之人,都是拖家帶口的。”
拖家帶口的,自然很難心懷不軌。
相比之下,孤身一人流落至此的那些最可疑。
趙輝也根本不可能去一一辨彆,他心裡有底,先做一道篩選就是,將來儘可慢慢考察。
他又不是準備就供養這些人,有進有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