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邊路口站、貼邊綜合市場站、樂豐達站、三沙路口站……
太陽升高後,車廂裡的光斑明暗交錯。王萱趴在窗邊突然問:“阿黃,海洲健身廣場的廣場舞今天會有新隊形嗎?”
“不清楚,下次帶你去看就知道了。”阿黃打方向盤的動作平穩如常,領導的筆尖在“乘客互動”一欄停留了片刻。
太平洋燈飾站、南珠灣站、曹三路口站、華廷路南站……
駛入古鎮區域時,路邊的燈飾店鋪流光溢彩。王萱和刻晴趴在窗邊討論著燈具設計,領導的目光偶爾會落在她們身上,又很快移回筆記本。
古鎮鎮政府站·8:45
神裡綾華的身影出現在站台上,她揮手告彆時,領導的筆尖在“站點服務”一項畫了個勾。
六坊花園站、樂豐花園站、瑞豐燈配城站、曹一路口站……
曹一工業區站上來的學生們嘰嘰喳喳討論著遊戲,王萱立刻加入其中。領導的目光掃過喧鬨的車廂,在“車廂氛圍”一欄寫了“活潑、有序”。
天宏物流站、古鎮新醫院站、綠博園中心站……
海洲健身廣場站(終點站)·9:00
報站器用雙語播報“終點站海洲健身廣場到了”時,阿黃緩緩踩下刹車,宇通H18穩穩停在站台邊。乘客們陸續下車,王萱和刻晴跳下車時喊著“下午見”,芙寧娜笑著揮手,領導也跟著下了車,站在站台邊翻看筆記本。
阿黃熄火後深吸一口氣,扭頭對芙寧娜說:“休息20分鐘,然後返程。”他展開三星W25給熒發消息:“中午城南樞紐站,帶你吃石岐乳鴿。”
熒秒回:“好!我和神裡綾華在古鎮布料市場,馬上過去!”
返程·海洲健身廣場→市中醫院9:20
返程的乘客以老人和購物居民為主,車廂安靜許多。阿黃的車速依舊穩穩卡在70km/h,領導坐在後排,偶爾抬筆記錄。
在綠博園中心站,一位推嬰兒車的奶奶上車,老年卡觸發“請坐好扶穩”的提示音後,芙寧娜立刻指引她到愛心座位:“您坐這裡,孩子睡著了彆著涼。”奶奶道謝時,領導的筆尖在“特殊乘客服務”一欄畫了個圈。
返程的路似乎更快,車輛駛過古鎮新醫院、天宏物流……在瑞豐燈配城站,有位外地遊客問路,芙寧娜畫圖指路時,領導的目光落在她遞出的示意圖上,筆尖寫了“細致、專業”。
城軌中山站·12:00
車輛抵達這裡時,生哥的車剛好停在對麵。他跑過來拍了拍阿黃的肩膀:“領導沒為難你吧?”
“還好,按流程來的。”阿黃指了指中門旁的油紙袋,“謝了生哥。”
領導在一旁聽到,笑著插了句:“生師傅也很規範。”
中山汽車總站·12:30
中午客流不多,車輛平穩駛過天悅城、煙洲牌坊a1……在富華天橋北站,一位拎行李箱的遊客上車問去孫文故居的路線,芙寧娜畫圖解釋時,領導的筆記本上又多了“便民服務”的標注。
獅滘口橋站·12:45
刻晴和神裡綾華拎著布料袋子上車,神裡綾華的袋子上印著雲錦紋樣。“阿黃,芙寧娜姐,我們買了好多布料,下次給你們做中山裝風格的公交製服!”刻晴興奮地晃著袋子,領導忍不住笑了笑。
星晨廣場站·12:50
車輛駛入市區,阿黃對芙寧娜說:“到城南樞紐站先吃飯,熒應該到了。”領導合起筆記本:“阿黃,芙寧娜,你們的服務很規範,細節裡有溫度。下午我就不跟車了,繼續保持。”
市中醫院站(終點站)·13:00
報站器播報終點站到達時,阿黃將車穩穩停住。乘客們下車後,車廂很快空了。他和芙寧娜對視一眼,都露出疲憊卻滿足的笑容。領導握了握阿黃的手:“辛苦了,下午見。”
“走吧,去城南樞紐站。”阿黃拿起佳能500D,對著空車廂拍了張照。
城南公交樞紐站·13:20
車輛駛入樞紐站時,熒已經在站台上了,明黃色外套像小太陽。阿黃熄火、拔鑰匙的動作流暢自然,和芙寧娜一起下車時,熒立刻撲了上來:“快!那家乳鴿店的鴿腎飯超好吃!”
四個人走進餐館時,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桌上。阿黃看著朋友們,又想起了宇通H18的綠色車身——那台繪著“原神”彩繪的公交,像一把標尺,丈量著運營的規範;又像個容器,裝著乘客的故事和他與朋友們的日常。
下午14:30,阿黃和芙寧娜再次駕駛宇通H18駛出城南樞紐站。這一次,領導不在車上,但阿黃的駕駛依舊平穩,芙寧娜的報站依舊清晰。
在華廷路南站,一位年輕媽媽抱著熟睡的嬰兒上車,芙寧娜立刻指引她到愛心座位:“您坐這裡,孩子彆著涼。”年輕媽媽道謝時,阿黃的係統麵板“服務滿意度”數值又跳了一格。
在曹三路口站,一位老人上車後對著阿黃鞠躬:“小夥子,昨天你幫我叫的救護車,我老伴現在好多了。”阿黃愣了一下,想起昨天在這站的緊急情況,“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車輛繼續行駛,南珠灣的海風、太平洋燈飾的流光、三沙路口的喧鬨……每一站都有新的故事。王萱和刻晴在三沙路口上車分享學校趣事,神裡綾華在古鎮鎮政府站上車帶來點心,生哥的返程車在橫沙大橋下鳴笛示意……
傍晚18:30,車輛抵達海洲健身廣場站,完成當天第二次往返。阿黃揉了揉肩膀,芙寧娜整理票箱時笑著說:“今天‘服務合規度’肯定滿分。”
阿黃笑了笑,展開華為MateXT,係統麵板上“優秀”的紅色印章閃著光。
晚上19:00,車輛駛回樂群站場。阿黃將車停在車位,鎖好車門時,生哥拎著保溫桶走來:“涼茶來了!領導怎麼說?”
“說我們規範裡有溫度。”阿黃接過涼茶,和芙寧娜、生哥走向值班室。
四個人圍坐時,生哥說起下午有位乘客送他一筐枇杷,芙寧娜說起小朋友送的畫,阿黃拿出佳能500D裡的照片——有領導記錄時的側影,有芙寧娜微笑服務的瞬間,還有宇通H18在夕陽下的輪廓。
“阿黃,你看這張,”刻晴指著領導在橫沙大橋站記錄的照片,“領導也被我們202路的氛圍感染了呢。”
照片裡,領導的筆記本上寫著“規範之上,更有溫度”,旁邊還畫了個小小的笑臉。阿黃悄悄把這張照片設成三星W25的鎖屏壁紙。
晚上21:30,最後一班202路從海洲健身廣場出發。車廂裡乘客寥寥,阿黃的車速依舊平穩。在市中醫院站送走最後一位乘客後,他熄火長長舒了口氣。
“下班了,回家。”
車輛返回樂群站場時,夜色已深。阿黃鎖好車門,和芙寧娜道彆後走向站場出口。夜風裡,宇通H18的綠色車身靜靜停在車位,“原神”彩繪在路燈下像個溫暖的隱喻——規範是骨架,溫度是血肉,而他和芙寧娜、生哥、朋友們,就是讓這台公交鮮活起來的脈搏。
拿出手機給熒發消息時,屏幕上“明天早茶吃蝦餃還是鳳爪”的輸入框還沒寫完,熒的回複就跳了進來:“阿黃!集團公眾號發了你們202路的巡檢表揚稿!說你們是‘規範與溫度的雙標杆’!”
阿黃看著消息,笑了。他知道,明天太陽升起時,他還會駕駛這台宇通H18,在202路的線路上,繼續寫著屬於他們的故事——關於標準,也關於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