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重建貿易網絡_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 第130章 :重建貿易網絡

第130章 :重建貿易網絡(2 / 2)

港上早有商會分支成員接應。他們穿著本地傳統草織衣,笑容滿麵地迎接:“嶺南的朋友,你們終於來了,我們等這一天很久了!”

葉長歌鄭重地與象嶼港主代表握手:“嶺南願以商為媒,結友而非征。”

一場跨區域的合作,就此拉開序幕。

在象嶼港的交易所,葉長歌提出的合作草案極具誠意:

?嶺南商盟承諾以五年為期,長期采購象嶼特產;

?南洋商會可在嶺南開設分舵,享受港口稅減免三成;

?雙方設立中立“貿易驛館”,專供雙方商旅歇腳與信息交流。

港主代表是一位年長但目光炯炯的海商長者,名叫馬西阿圖。他端詳葉長歌許久,緩緩道:“許多北方人來南洋隻想取利而走,你卻願分享市場、保障地位。嶺南若真如你這般,我馬西阿圖願與之共贏。”

雙方代表各按手印,書立合約為證。交易現場,不僅有香料、紅木、海螺粉、紫貝母等珍稀之物進入嶺南船艙,嶺南茶葉、陶瓷、銅器、絲絹也第一次在象嶼港展出,贏得南洋客商連連稱讚。

葉長歌當夜便派快船將“合作初成”捷報傳回嶺南。

成功打通象嶼港之後,嶺南船隊繼續深入南洋,接連造訪【丹珠灣】、【花礁市】、【石流港】等地。每到一地,葉長歌均以“互惠互利”為準則,不壓價,不強取,一改過往中原商人貪婪無度的惡名。

蘇錦瑟事先設計的**“商盟契約體係”**也隨之在南洋推廣——包括:

?標準化度量衡:統一使用嶺南標準秤重法;

?貨物信用標識:設“嶺南出品·質保月印”;

?銀票通行製度:嶺南銀票在合作港兌換比重可達1:1.1,激勵本地接受使用;

?商會仲裁製度:設立中立仲裁員,解決交易爭議,避免武力衝突。

顧清霜派遣的情報小組暗中調查南洋各勢力動向,保障航道安全。一旦發現掠商之事,立即上報,蘇錦瑟則通過商會係統實施貿易製裁,令不法港口寸步難行。

短短三個月,嶺南在南洋已設立六個貿易分舵,形成“港貨舵商”四位一體的南洋商網雛形,覆蓋三百裡海域,聯動十五個小港。

船隊返航的那一日,嶺南村中萬人空巷。碼頭上傳來激動人心的號角聲——滿載南洋貨物的帆船再次靠岸。

珍珠、香料、紅木雕、魚膠、海珊瑚……各種本地罕見之物堆成小山。村民圍觀之餘,更驚訝的是村裡首次出現了“珍珠鋪”、“香料坊”、“紅木作工廠”——由商盟投資建設,為返鄉青壯年提供就業。

小木匠羅小牛笑著說:“以前打仗,我乾防禦工事。如今和平,我打紅木雕,月銀翻倍,還有飯吃。”

田地的收成也因貿易收益而獲得技術改良。新購進的南洋水車係統解決了多處灌溉難題,顧清霜的“技術引進課”也讓更多農戶接受新法種植。

嶺南經濟開始出現多元化雛形:

?農業:高粱、水稻、甜薯外銷;

?手工業:陶瓷、絲織、木雕輸出;

?服務業:商棧、酒館、交易所興起;

?教育:商學館、技藝班開課培養年輕人。

昔日敵對勢力,如烏山寨、橫江堡、沙嶺幫等,在戰後經濟封鎖與資源短缺下元氣大傷。如今看到嶺南村莊不僅防禦穩固,更在商路上取得實質性突破,紛紛派使者前來求見。

沙嶺幫使者低聲道:“若可引我幫商人進入你嶺南通路,我們願放棄之前封鎖線,甚至可聯手打造新驛道。”

葉長歌對此既不急於拒絕,也未立刻允諾,而是回道:“若真有意,我們會考慮你們的表現與誠意。”

商盟內部已設專門小組評估這些外來勢力的穩定性與合作意願,顧清霜稱之為:“外圍聯盟篩選機製”。不亂拉攏,不盲目合並,講求穩紮穩打。

夜幕下,港口再度點亮燈火。葉長歌立於碼頭高台,望著滿地貨物與來來往往的人群,聽著遠處傳來商販叫賣與孩童嬉鬨,他心中湧現出更遠的圖景:

“嶺南不應僅是村莊,不僅是商盟。它應是——一個中心,一種秩序,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梁。”

蘇錦瑟走到他身邊:“再過一月,我們可考慮與西域商道接軌,或許……再往北一點,通往中原主乾道的舊路也該清理。”

顧清霜笑著從一旁遞來幾份新情報:“中原某幾大家族,最近也派人暗中打聽我們商盟的情況。”

葉長歌收起紙卷,淡然一笑:“那就讓他們知道,嶺南這支異軍,已非昔日之村。”

夜風起,旗幟揚,一輪明月照耀著這片剛剛蘇醒的南方熱土。


最新小说: 煉銀劫 讓你貴族學校讀書,你去泡大小姐 趕海係統:開掛帶全家實現逆襲! 病美人擺爛後在娃綜爆紅了 文娛:從打造爆火女團開始封神 軟飯也要硬吃:我的妻子是女帝 被迫營業:人在東京當中醫 我的夢回大清 種氣全球 全球末世:嬌軟白蓮喪屍王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