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老頭子他帶路了。
要他說這村子真好,到處都是木頭,不管雜樹還是名貴木料隻要出力去砍就成,無人在意,並且砍了運回來也近;
以往在七裡村,周邊就連一棵雜樹都是有主的,更是沒名貴木料,做木活的木料全靠買,柴火更是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砍伐才行。
到了這兒,彆人尚可,他像是跌進米缸的老鼠,摸著各式名貴木料簡直樂到找不著北!
眾多漢子:.....容易嗎?他們聽都聽不懂啊,彆說去尋找了!
多虧了關木匠儘心儘力,不過兩家過不了幾天就是親家了,當然是一百二十個儘心!
搬木頭回來的漢子們隻有少數兩人留下先鋸木頭,大多數又往外走——他們要趁著天好多伐些木料回來備著,雨雪來臨後不用擔心木料不夠用。
婦人們則是溜達到廚房。
工坊管一頓晌午飯,她們看看吃些啥。
就見兩口大鐵鍋裡已經淘好米,江雨在砧板上將肉剁到細細碎碎。
“這是要做肉粥啊?”鄭惠驚歎了聲。
還是大米的!
江雨抬眼笑道:“是,嫂子說肉剁碎了和大米一起煮,煮到細滑融為一體,等出鍋前加入青菜碎葉和調料,就是蔬菜肉沫粥,既暖胃又有營養呢。”
聽的所有婦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沈清也太舍得了吧,吃個粥用上大米就罷了,還配上肉,這、這比家裡夥食好多了!
沈清:.....她這不是想著都是出體力乾活的人,食量大胃口好,若是配湯不頂餓,而做個精細的粥配上粗糧麵食,填飽肚子的同時還不會太噎人。
做的人也不會太費力,不然加上自家人六七十號人的夥食哪能不累——自家人晌午這頓也在工坊一起吃,這樣家裡無需騰出人力單獨做,省事了不少。
徐紅梅指著另一側切韭菜的江水問道:“還切韭菜做什麼?”
工坊隻管一頓晌午飯啊,難道是明天的?
可韭菜切好後水分不就流失了嘛。
沈清解釋道:“光喝粥哪裡喝的飽?也不頂餓;
韭菜和炒好的鵝蛋拌一拌,做素菜包子,到時一人兩個大包子加一碗或兩碗粥,應當夠吃了。”
眾多婦人咽了咽口水。
劉翠花想的是,把孩子們替換下來,讓她上還行不行?
方停馬盼弟從沒吃過沈清家的吃食,也不知道她家的夥食是啥樣的,以往隻聽說沈清會吃會做又舍得,此刻終於有了點具體的認知!
娃子們真是有口福了,自家雖然不缺肉吃,但何曾如此講究過?
大多煮點蔬菜橡子粉也放肉,隻是做出來黑乎乎一團看著就不好吃——吃起來更是難吃。
而且冬日不乾活窩在家裡,一天兩頓喝上兩碗橡子糊糊就打發了,如何還會想到再配上幾個大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