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樓是趕鴨子上架,餘光瞄向四周,見一把古琴放在窗下桌上。
心裡有了計較,對那老者行禮道:“老先生,晚輩有幸得見言信大師,回想家師多次說起天龍寺八百武僧護武帝的義舉。也多有神往,曾寫下一曲《天龍八音》以表崇敬之意。今拋磚引玉,獻醜撫琴一曲!”
“撫琴!”那老者聞言,眼睛一亮,覺得有趣,以往都是些書生作詞寫詩,大多無病呻吟,鮮有佳作,當即笑道:“好,好,看你這後生有沒有本事將那木南狩獵圖拿去!”
“晚輩儘力而為!”
蘇小樓處事不驚,不卑不亢的氣度讓不少人對他刮目相看。
言信大師似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蘇小樓,將手腕手串取了下來,交予那管事,並吩咐了幾句。
此舉讓眾人驚訝不已,因身份地位的原因,隻有那首座高老、許老夫子、鄧榮學正和徐挽歌才有資格與言信大和尚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然剛才與蘇小樓說話的鳴院長也有,隻是他與高老不對付,自顧坐到最末尾之處。
幾人也隻是目光交換了下意見。
管事用托盤裝著言信大師的佛珠走到場中高聲道:“若蘇公子琴藝能得認可,這串言信大師隨身攜帶佛珠也作為彩頭。”
說完,將佛珠舉到四周,讓台下眾人看個清楚。
台下又是一陣悸動,更加懊悔者比比皆是,以往想求言信大師的符紙都極難,更彆說佛珠了。
不少人向蘇小樓投來羨慕嫉妒的目光。
此時,侍女擺好了琴桌,放置好了古六弦琴。
古琴、二胡和笛簫是蘇小樓唯一的業餘愛好,前世是他獨處解憂的良藥。
雙手放在琴上,左右輕試琴弦,聲音雜亂。
有場中老者眉頭微皺,這後生會不會彈琴?
徐挽歌見此,微微露出些驚訝,與眾人說道:“撫琴者,能試琴者,均為大家。如此看來,蘇公子琴藝造詣不低!”
見得徐挽歌如此說,眾人都好奇起來,此子能不能給大家一個驚喜?
台下眾人有為蘇小樓捏一把汗的,也有幸災樂禍者。
因場合有太多大人物,所以並無人敢出言譏諷催促。
蘇小樓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漸入狀態。
手指快速來回撥動琴弦,急促的琴聲仿佛將軍對壘前的緊張時刻。而後入了低音,若將士視死如歸的衝鋒。
澎湃炸裂,氣勢恢宏,蕩氣回腸。
一時間,場中安靜到了極致,都是極為不可置信天下間有如此美妙、磅礴、讓人雞皮疙瘩都起一層的樂曲,內心的共鳴回想起了年輕時候的揮斥方遒。
少年氣盛,也處幻想中,立於天地,立不世功勳。
蘇小樓已經完全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立於山巔,看儘這世間美景。
隨著最後一段高低錯落之八段琴音循環落下,天龍八音全曲隨著蘇小樓按壓琴弦戛然而止。
頓時,台下開始議論紛紛,處於震撼中還未走出之人與身邊同伴感歎道:“這曲子壓迫之感如同麵對千軍萬馬,當真是了不得。”
“是啊,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穿透胸膛,蕩氣回腸。”
“當年中舉,吾都未曾這般熱血沸騰過。”
“此人大才!”
……
“晚輩獻醜了!”
蘇小樓起身對台上眾人行禮道。
那高老長呼出一口氣,撫須讚賞道:“琴之技藝雖隻能算的中等,但是卻能作出如此音曲,也可窺見這後生的不凡!”
那言信大師點點頭,極為讚成,他也是音律大家。
此曲殺伐之意太盛,最後平緩之處仿佛頓悟,與天龍寺八百武僧護武帝後,每日念經超度犯下的殺戒極為契合。
“此子不凡!”
簡單四字可見言信大師的推崇。
場中眾人均讚不絕口。
此時蘇小樓已經下了高台,坐在原來的位置。
今夜,已無懸念,他搶了這些青年學子、文人的風頭,已無人能蓋過他。
除非下一節目,有人作出契合今日場景之絕唱詩詞。
喜歡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請大家收藏:()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許多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