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完李老師和小隋哥,又給餘大爺寄過去一箱醃黃瓜。
本輪情報中,時間稍微緊迫的事項也算處理完畢。
陳舟感覺心裡輕鬆了不少。
每天形形色色的顧客有一百多個,如果沒有情報,陳舟很少有機會了解他們的情況。
但獲得了關於食客的情報,陳舟也不由自主的因為他們,做出一些改變。
這跟他買的生豬期貨一樣。
雖然知道獲利是在下周,但陳舟還是會時不時的,看上兩眼。
“還在橫盤不動,給點力啊,生豬!”
好在陳舟擺攤的時候,市場已經停盤了,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意。
不過,要說酸梅湯複購率最高的,
還是幾個在菜鳥驛站兼職的小姑娘。
她們對包子不太感興趣,但這兩天,一直都是看到陳舟出攤後,就跑過來買杯冰鎮的酸梅湯。
在她們眼中,
酸梅湯比奶茶便宜,還要比奶茶好喝。
十八歲,可以說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健康養生的問題,尚不在她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陳舟挺喜歡和這幾個小姑娘接觸。
尤其是能在她們身上能感受到,那股濃厚的青春氣息。
幾個小姑娘一口一個“哥哥”的叫著,讓人都變得年輕了。
這天傍晚,
陳舟剛停好小吃車,看見她們組團過來的時候,也不禁回想起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經曆——
記得那天下午,考完最後一科英語,還留下幾分鐘檢查檢查試卷。
短短的幾分鐘,是他一生中最平靜的時刻。
腦子裡幾乎處於什麼都不想的狀態。
哪能料到日後娶妻生子,與生活對線的現在?
老話講,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不外如是。
但陳舟的老話,無疑也暴露了年齡。
幾個小姑娘聽了陳舟的碎碎念之後,紛紛說道:“哥哥,最後一科早不是英語了。”
“我最後一科是曆史。”
“生物。”
“我地理,考地理的時候,彆的同學基本都考完了。”
三個人,不僅和陳舟最後一科的考試不一樣,甚至互相之間也不一樣。
也許這就是代溝吧。
...
這幾天賣酸梅湯,陳舟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誤將一杯酸梅湯整個凍成冰坨子之後,一開始嘗著是特彆的酸甜味濃,到後麵喝起來味道越來越淡。
他回想起在喝冰鎮的啤酒奶茶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白冰塊的加入,會衝淡原來飲品本身的味道。
雖然冰塊會起到冰鎮降溫的作用,但融化的水最終還是將飲品本身的味道稀釋了。
尤其是在夏天,
冰塊融化速度過快,對味道的稀釋作用也更加明顯。
為此,陳舟專門將整個的酸梅湯冰坨子,剁碎當成了冰塊,以期來改善這種問題。
反正回到家也要帶孩子,乾脆陳舟就在家裡做起了實驗。
由他來提供樣品,
林女士和陳桃桃,幫忙實驗品鑒。
實驗是盲樣測試,
還外加了平行、空白對照。
除了參與品鑒人員的平均年齡還不到十八歲之外,實驗本身還是相對科學嚴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