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都做好撤離雒陽城的準備,怎麼也沒有想到董卓居然對他拋出了橄欖枝。
不過這還要多虧袁紹,袁本初。
話說曹操聽了盧植的忠告,當即就回到府中,準備跑路。
可回過頭來仔細一想,自己好不容易能在雒陽城中站穩腳跟,一旦撤離將前功儘棄,事後再想要進這個權力中心就難了。
曹嵩已經退休,提前返回老家譙縣,曹家如今除了曹操,沒有人在朝廷中擔任高位。
卞夫人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便上前勸慰:“夫君既然不舍得這個雒陽城,不如留在此地,買通城門守衛,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就算董卓一時間興起,也來得及快馬一匹。”
曹操微微一笑,他的這個夫人雖是歌姬出身,但卻是最懂自己的人。
他決定先讓家人前往老家,自己留在雒陽。
曹操喚來長子曹昂,叮囑道:“兒如今已長大成人,當肩負起保護曹家的使命,此次前往路途遙遠,輜重繁多,你必須起號帶頭作用。我已經派人通知你元讓叔叔,他會在路上等你們。待你完成任務,我等再找機會彙合。”
曹昂拜彆父親曹操,第一次領著整個家族先行撤回老家譙縣。
安頓好了家人,曹操頓感一身輕鬆。
此時的雒陽城中,董卓已經開始了第二步。
董卓逼迫漢少帝劉辯策免司空劉弘,任命他為司空。
一時間雒陽城中腥風血雨,眾大臣都膽戰心驚,包括曹操自己也時刻警惕。
董卓很快獨攬朝政。
好在,這場風隻持續了兩天,並沒有刮到曹操。
初平元年八月底,董卓忽然找來袁紹。袁紹原本還想著,董卓終究還是自家叔叔的門生,如今大權掌控,也會將他安排妥當,今日找他定然是與他商討朝廷大權之事。結果令袁紹大驚失色,董卓當著他的麵,毫不掩飾地表示,他打算廢除漢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天子。
天子之事,曆來都是嫡長傳承,中途換帝無異於謀反,與黃巾賊人何異?這般大事,董卓一人謀劃也就罷了,卻不想要拉他袁紹下馬。
好在袁紹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麵對董卓這般虎狼之詞,心中雖然驚恐,但麵上卻不動聲色。
袁紹回道:“當今皇上年輕,也沒有什麼過錯傳揚天下。若是不顧禮法,隨心所欲廢掉嫡子而立庶子為皇帝。恐怕大家覺得不大妥當。”
董卓聽到袁紹敢質疑自己當即按住寶劍,怒視袁紹。
袁紹也非常機靈,也怕與董卓正麵衝突,便說:“這是國家大事,請到外邊同太傅袁隗商議。”
臨走前,他還說了句:“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你的意見。”
逞了一時口舌之快。
袁紹麵上假裝同意,實際已經想著開溜了。
董卓聞言大怒,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
演義裡還有一幕十分經典的畫麵,董卓拔劍大喊:“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
這句話也徹底惹怒了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