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知道。
他隨之哈哈大笑,輕鬆掩飾了先前的尷尬和威嚴。
“文若言之有理。隻不過現在袁本初實力遠在我之上,我與他還處於盟友的位置,恐怕這個東武陽必須得去。”
荀彧似乎也感受到了曹操眼神中的那種銳利,不過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主公。
“去,隻能去。我們現在還不適合與袁紹翻臉,在哪辦公都是辦公,去東武陽還能留下袁紹這個盟友呢,至少能有個靠背。不過,論體製,此事還得跟刺史劉岱說一聲。”
曹操拍手叫好。
次日,曹操便到劉岱府邸拜訪,笑眯眯地告訴劉岱,他需要換個地方辦公,濮陽城留給兗州用。
曹操給出了兩條劉岱無法拒絕的理由,一是東麵的青州黃巾軍十分猖獗,有西犯兗州的趨勢,將東郡治所遷往東武陽能將戰線向東拉伸,保障濮陽城的安全,二是東郡內的黑山軍還沒有徹底清除,以東武陽為根基可以快速剿滅東郡內剩餘的黑山軍。
劉岱也清楚,抵擋黃巾軍和剿滅黑山軍還得依靠曹操,也就麵上同意了。
東武陽從這一刻開始就成了曹操集團草創期間的大本營,後期曹植也是出生於東武陽。
至於兗州東郡這個根據地,曹操算初步坐下了,但是想要徹底獨立,不僅要解決周邊那些此起彼伏的危機,還要發展到足夠強大能與袁紹對抗,才能脫離袁紹。
一直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征陶謙,東郡太守夏侯惇才將治所重新遷往濮陽。
一定程度上標誌著曹操徹底的獨立。
但是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袁紹表任臧洪為東郡太守,又將治所遷到了東武陽。
這是後話。
不管治所何地,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想著獨立的曹操,此刻心中已經有了兩大計劃。
說計劃前,我們先來看看,曹操拿下東郡這段時間,他一生的競爭對手劉備乾了些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備三十一歲,他選擇投靠曾經的同學公孫瓚,這個選擇和曹操一樣。十月,劉備被公孫瓚表為彆部司馬。公孫瓚讓他跟隨田楷奪取青州,後又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劉備因為累次建立功勳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河東郡人關羽、涿郡人張飛,與劉備感情至厚,被任命為彆部司馬,分彆統領部隊。劉備跟二人同榻而眠,情如兄弟。大庭廣眾之下,二人則在劉備身旁侍衛,追隨劉備跟外人應付周旋,不避艱難危險。
常山趙雲,被本郡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劉備對趙雲十分驚奇敬佩,用心結交。趙雲遂追隨劉備到平原國,主持騎兵。
所以,劉備最初的班底也幾乎與曹操同一時刻建立,從最初班底角度來說,兩人半斤八兩。
很明顯,劉備雖然比曹操年輕五歲,但此刻劉備任平原國相,實際上是曹操三十歲時候的職務。
而現在的曹操,已經脫離了打工,開始自主創業。
因此,曹操依舊是走在劉備的前麵,接下來還會繼續保持領先。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