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問毛玠。
毛玠回道:“鄙人以為,東武陽城小,又在黃河北麵,有礙袁公發展,原本的兗州治所昌邑又離袁公太遠,不好呼應,不如折中,即可呼應袁公,又能為袁遺支援,豈不是兩全其美?”
袁紹細細品味了毛玠的話,又看了看身邊的謀士,沒有人反對,想必都是讚同的。
他便問:“先生有何建議?”
“鄙人給個提議,袁公看看。您看鄄城怎麼樣?”
袁紹便抬頭看了一眼輿圖。
這鄄城倒是如毛玠所說,不遠不近,正好。
“那便如此,我同意了,讓孟德定治所於鄄城。”
毛玠笑著退出了營帳,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這麵試也就穩了。
於是,曹操成功將兗州的治所搬離了東武陽,來到了這所城池高大的鄄城。
這也是曹操撤離脫離袁紹的第二步。
袁紹也順利地將揚州給了袁遺,並命他前往揚州就職。
揚州之地,一定意義上來說,成了袁紹的地盤。
但袁術自然不會同意,他在袁遺還沒有入揚州之際,便出兵攻打。
袁遺不敵,敗逃沛國,被士兵所殺。
得勝的袁術便命下邳太守陳瑀為揚州刺史,也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
其實可以想象,袁遺的山陽郡離揚州那差得十萬八千裡,領兵前往就必須穿過豫州。
豫州是誰的地盤?那不就是袁術的地盤嗎?
誰能同意你一個外人大搖大擺地領軍走在他人的地盤上。
所以,袁遺兵敗,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隻不過原先毛玠答應袁紹,將定治所在鄄城可以讓曹操支援袁遺,實際並沒有執行。
畢竟此刻曹操與袁術不適合翻臉,他要做的是將兗州之地發展好。
黃巾軍留下來的數十萬家眷,夠曹操忙一陣子了。
而且,曹操的小兒子曹植剛剛出生,不得好好慶祝一下。
當然,曹操給袁紹的理由並不是這麼直白,而是委婉地勸說袁紹放平心態,先好好對付公孫瓚,把冀、幽兩地牢牢占據。
有什麼需要他出兵的,儘管說。
袁紹也無奈,本就沒有其他精力顧及揚州,才會讓袁遺去。
現在既然計謀沒有成功,隻好安心圖謀公孫瓚了。
從麵上看,揚州之地無主,應該由天子來任命。
可如今天子壓根沒有話語權,都在李傕和郭汜等人手中。
他們壓根就沒有心思來處理揚州的事,所以周邊很多諸侯都對揚州垂涎三尺。
其中便有一人,早已將揚州默默地規劃入自己未來的創業道路。
這個人可謂神不知鬼不覺,連袁紹和曹操都沒有注意到。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