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跟他說奪回兗州的機會來了,讓他請河內太守張揚、冀州牧壺壽,聯合出兵,對付曹操。
第三封信,完成了袁術前兩件事,至於第三件稍後再聊。
收到書信的三方都十分樂意,紛紛派出大將,共同討伐袁紹與曹操。
這架勢特彆像是當初十一路諸侯討伐董卓一般。
隻是如今目標換了。
其實,這是三方的互相利用,共同設下的一個局。
河內太守張揚、兗州刺史金尚、冀州牧壺壽和黑山軍張燕都是朝廷派,也就是李榷郭汜的一派。
金尚和壺壽很容易理解,畢竟兩個人的職位本就是李傕郭汜上奏天子而封的,自然站在李郭一邊。
至於張燕,前期與朝廷對著乾,一直占據著並州和部分冀州、河內等地帶。到了漢靈帝時期。漢靈帝見黑山軍盤踞在京師外,一直處理不了,就用豐厚的條件進行了詔安。張燕被封為平難中郎將,可以舉孝廉、自設計吏。說白了,與各州州牧沒有任何區彆,就是一個小朝廷。
而河內太守張揚,原本和袁紹一起在北路討伐董卓,還與董卓在河內乾過一架。後來南匈奴單於於夫羅背叛聯軍,張揚遭到了挾持。等他東山再起後,董卓主動示好,表奏其為河內太守。張揚便順勢歸順了朝廷。
所以這四個人的行動處處透著李傕郭汜的意思。
李傕郭汜其實還停留在諸侯層麵,所以希望其他諸侯都是小諸侯,或沒有功夫來對付他,他就能安享京師,因此他們就要攪亂局勢。
麵對袁紹逐漸做大,二人自然不放心,袁術的來信正中他們下懷。
而另一邊的公孫瓚早就想要對付袁紹了,如今來了幫手,豈能不同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了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商量好的三方各自出動。
西麵公孫瓚,調動了青州刺史田楷為後備力量,隨時出擊冀州。
又安排了曹操的畢生對手劉備,屯兵平原高唐縣。
同時下令自己任命的兗州刺史單經駐軍平原國。
自己則領軍從幽州南下,準備入冀州。
不光如此,公孫瓚還拉上了自己的盟友陶謙,讓他領軍北上,一路直接到了兗州的東郡發乾縣。
東麵的黑山軍張燕,命於毒領數萬人與魏軍的兵變者一道,攻陷鄴城,殺魏郡太守。
袁紹大吃一驚,前方公孫瓚問題還沒有解決,後院再次起火。
袁紹的大謀士沮授建議,公孫瓚怕事,先前界橋一戰已經給了他一次重擊,他不敢隨意進攻,隻需派少數人員鎮守前線即可。袁紹可領軍西進,擊破黑山軍後再返回,此事當速戰速決。
袁紹采納沮授的建議。
同年六月,袁紹進軍朝歌,進攻鹿腸山附近的黑山軍於毒部。
圍攻五日,斬於毒,殺黑山軍萬餘人。
袁紹隨即循山而進,擊破黑山軍在髭丈八、劉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複斬首數萬級。
張燕沒有料到袁紹來得如此之快,大軍又如此強勢,便親自精兵數萬與袁紹戰於常山。
兩軍激戰十餘日,雙方死傷累累,兵皆疲憊不堪。
沮授見狀,再次建議袁紹。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