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揚州乃其腹地,絕對不能撒手不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混亂如麻的曹操在荀攸的提醒下想到了司徒府掾屬劉馥。
早年為了躲避戰亂,劉馥寄居在揚州。
袁術敗亡之後,他便勸說袁術的部將戚寄和秦翊等人一起投靠曹操。
曹操覺得劉馥有勸說降將經驗,又在揚州工作多年,便上報天子封其為揚州刺史,命其去接任嚴象,平定叛亂。
劉馥沒有辜負曹操的重托,剛到揚州便乾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把治所從壽春遷到了合肥。
當時的合肥幾乎是一座空城,沒有任何的資源,在劉馥的治理下,很快就成了一座繁榮州治。
另一件安撫周邊亂軍。
梅乾、雷續、陳蘭等人在其勸說下歸順了朝廷,並定期向朝廷繳納供奉。
劉馥的成功也幫助曹操重新穩定了九江郡的局勢,暫時消除了來自揚州方麵的壓力。
時間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四日,在大軍出發前夕,孫策前往丹徒山中打獵。
因其所騎乃快馬,護衛未來得及跟上,便落了單。
恰好此時許貢三個門人突然出現。
孫策見三人刻意隱瞞身份,便二話不說,拉弓射箭直接殺死一人。
餘下二人非常恐慌,當即彎弓搭箭,予以還擊。
孫策麵頰中箭,回到城中後傷勢愈發嚴重,自知不久於人世,就請來張昭等人,托以後事。
一代英豪孫策,從小便跟隨其父孫堅征戰沙場,憑借千餘人馬拿下江東六郡,成為東漢末年實力數一數二的諸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妒英才,二十五歲的孫策殞命在出征曹操的前夕。
孫權接過哥哥孫策手中印信,正式接管江東。
先前謀劃的偷襲許縣之事也因此耽擱。
或許是天助曹操,若是此刻孫策真的出兵許縣,曹操便會腹背受敵,最終大概率敗北。
但揚州之事還沒有完。
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他以張昭為文臣領袖,周瑜為武將之魁,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以兄禮事周瑜,又以程普、呂範等為腹心將帥。
孫權在眾多老將的輔佐下,很快就在江東站穩了腳跟。
但江東六郡畢竟被孫策剛剛統一,很多地方勢力先前是礙於孫策的麵子,才安定下來。
如今孫策已去,孫權尚未弱冠,他們自然會有異心。
公開反叛的人當中與曹操有關係的便有兩人,一人乃先前聽命於孫策,擊殺嚴象實力大漲的李術,另一人乃孫氏宗親,暗通曹操的廬陵太守孫輔。
李術公開反叛後便極其高調地接納了從孫權麾下叛逃的人。
孫權自然不會允許,便向他要人。
李術回了一封無比囂張的信:“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複還”。
氣得孫權破口大罵。
孫權畢竟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就以此為理由,想要攻打李術。
但李術所在的廬江郡與曹操相連,若是李術向曹操求救,事態便會不受控製。
於是,孫權決心先寫信給曹操,以便安心取李術。
隻不過,孫權想多了,曹操壓根沒有功夫來管這些事。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