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張遼便明白,不是城中物資緊缺了,而是昌豨不想打了。
否則早就亂箭射退。
張遼對昌豨說道,曹公神武,正在用他的美德感化四方,先歸附的可以受到大賞。
昌豨想了又想,既然有利益可以獲得,就不用麵對數月的圍困了,便答應下來,但實際心中還存在疑慮。
張遼察覺出了昌豨的想法,便對他說,想要去拜訪一下他的家人,問候一下平安。
昌豨見張遼隻是孤身一人,不好拒絕。
於是,張遼隻身進入昌豨家中。
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十分高興。
當天,他就同意跟隨張遼和夏侯淵等人一同返回許縣,拜見曹操。
見夏侯淵和張遼將昌豨帶來,並成功平定了東海郡的叛亂,曹操很是欣慰。
他命人請昌豨到跟前。
昌豨本以為曹操會如同張遼所說,眼巴巴地等候著曹操的賞賜。
誰料曹操卻質問昌豨,當初討伐劉備之時已經放過他一馬,還繼續將東海郡交給他管理,為何此次又要無故反叛!
昌豨微微一驚,沒有料到曹操居然會如此問,心裡的真實想法又沒法跟曹操說,難不成說就是要討些利益,或者是想要獨立?
他眼咕嚕一轉,一條小計謀湧上心頭。
昌豨說,他這樣做也是無奈,臧霸那小子時常來搜刮物資,東海郡都沒東西了,他不得不起義,想要搶其他郡的。結果還沒來得及出手,就被夏侯將軍和張將軍包圍了。
曹操嗬嗬一笑,知道昌豨在胡說八道,也不想再追究。
“沒物資可以問朝廷要,以後不可再叛!”
曹操不怒自威,簡單的話語中透露著無法違背的威嚴。
昌豨身體一震,自知理虧,估計也無法討到好處,識相地準備離去。
曹操點了點頭,請他依舊為主東海郡,速速返回。
昌豨離去之後,曹操又把張遼叫到跟前,指責道:“隻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為。”
張遼回答說,明公的威望和信譽在天下廣為傳頌,張遼奉旨行事,昌豨必定不敢加害,故而如此。
曹操聽了,心裡很舒服。
憑借張遼這次成功勸降昌豨,使得東海郡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穩定。
不過,昌豨始終是個不穩定因素,五年後依舊走上了反叛之路。
這是後話。
此外,夏侯淵也因平定昌豨有功,被任命為典軍校尉。
在夏侯淵和張遼出兵平東海叛亂期間,曹操打算給劉表一個教訓,讓他知道與袁紹聯手與自己作對的下場。
荀彧得知情況,立刻來勸解曹操此時不應南下攻打劉表,而是出兵北上。
他說,劉表雖然與袁紹聯手,但實際並未出兵,況且此時劉表還陷在南麵四郡的泥潭裡,並不會有所威脅。
主公官渡好不容易打敗袁紹,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若是給袁紹喘息之機,等袁紹恢複過來,想要再戰勝他就難了,應當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
曹操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放棄了南下的想法,轉而準備北上。
目的地選擇了東武陽附近的渡口,倉亭。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