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縣所在的沛國是曹操家鄉,宗族勢力深厚。
曹操此行帶上了小時候一起光著屁股長大,還替曹操頂過雷的夏侯惇,以及兒子曹丕。
一到譙縣,曹操就帶著曹丕拜訪譙縣的宗族,這個舉動或許暗示著未來曹丕可能會成為接班人。
同時,曹操一邊派將軍大張旗鼓地招募將士,一邊親自領著眾人去挨個拜訪陣亡的將士家屬,那些曹操以及夏侯家族的部曲,也就是曹操或多或少沾親的族人。
很快,曹操在譙縣以及軍中的威望隨著安撫的推進越來越高,士卒的招募也越來越順利。
譙縣縣令見曹操如此重視譙縣,便趁機實施自己的譙縣建設計劃。
這個計劃幾乎將譙縣建設成為曹操當前勢力範圍之內的新都城,所謂的曹操副都。
通過這一次招募,曹操大大補充了兵力,後來的虎豹騎很多人員便是在此地招募的。
除此之外,曹操還召集了譙縣本地很多農戶,轉為屯田編製。
因為,接下來曹操要乾一件大事,一件十分重要而又神秘的大事。
那便是將譙縣建設成為另一個糧倉。
眾所周知,曹操最早的糧倉設置在陳留郡,後來又設置了濮陽區塊糧草,以便補充北麵的糧草屯點,做好應對袁紹南下的可能。
中部核心的兩個糧倉乃許縣屯田倉和潁陰倉,以及後來設置的壽張倉。
這三個是核心中的核心,以大量存儲糧食為準。
東麵的任城倉,整合了山陽、魯國等地屯田產出,足以威懾徐州勢力。
如今便是要設置譙縣軍倉,作為臨時中轉使用。
如此機密之事,曹操無法明目張膽地廣而告之,隻能依托給親信之人,在譙縣暗中推進。
曆時約兩個月,譙縣的人員招募、安撫和糧倉建設工作基本完成。
曹操便轉而領軍北上,前往浚儀。
他要在這裡還要乾一件大事,疏通航道。
用東漢末年的話說是貫通漕運。
曹操在輿圖上大筆一畫,一條粗粗的曲線展現在眼前。
線從浚儀起,東南經睢陽,連接睢水與汴水。
此水路一通,便可連接黃河與淮河流域,貫通南北水道,充分發揮譙縣軍倉中轉的作用。
曹操將此水道命名為睢陽渠。
渠成之後,豫州糧草可經睢水到汴水,穿過睢陽渠到睢水,再北上到黃河直抵河北戰場。
曹操早已經在下這一步北上的棋,吸取官渡之戰糧草缺乏、又無法從其他地方調運的教訓,未雨綢繆,在大舉進攻袁紹之前,先打通糧草,確保後方補給穩定。
在此期間,曹操還派使者前往睢陽,用太牢的規格祭祀已故太尉橋玄。
橋玄一直都是曹操十分敬重之人,是當初第一個願意相信曹操未來絕對不凡之人,也是曹操手中倚天劍曾經的主人。
經過兩個多月,曹操才從浚儀和睢陽離去,領軍進至官渡。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