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給曹操來送冀州的,也是給袁譚討生路的,結果啥都沒有得到,萬一被曹操驅趕,連回去的路費都成問題,哪裡還有臉去見老板袁譚呢?
不行,得想想辦法。
這日,曹操設宴款待,辛毗果然在曹操的臉色上發現了變故,知道他的任務即將失敗,於是就求救於老鄉,同為陽翟人的郭嘉。
當初郭嘉還在袁紹處之時,兩人關係便不錯。
郭嘉是曹操心中的第一謀士,他的話自然有分量。
郭嘉對於辛毗的拜訪心知肚明,對於曹操的擔憂也能猜得到。
他隻是微笑著點頭,確認辛毗口中之事千真萬確,而後才答應轉告給曹操。
次日,曹操召見辛毗,開口便問:“袁譚可信嗎?又一定能擊敗袁尚嗎?”
辛毗這才明白,曹操或許隻是不願意輕易相信罷了。
他眼神堅定,毅然決然地回答:
“明公不必問信與詐,隻需論其形勢即可。袁氏兄弟相殘,不是被他人離間的,而是他們兄弟自認為可以平定天下而導致的。
如今袁譚向您求援,其勢可想而知。袁尚見袁譚困頓,卻不能取勝,說明袁尚氣力已儘。袁氏對外進攻不利,內部謀臣不和,互相殺伐,兄弟相爭,國一分為二。加上連年征戰,士兵鎧甲裡生了蟣虱,又遇上旱災、蝗災。饑荒臨頭,國庫空虛,行軍無糧,可謂上有天災、下有人禍。不論智者還是愚者,都知道他們即將土崩瓦解,這是上天要滅亡袁尚啊!
有句話叫:‘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不能守也。’
如今揮師攻打鄴城,袁尚若不回軍解救,就難以保全自己;若回軍解救,則袁譚又緊跟其後。以明公的聲威,迎擊窮困疲憊的敵人,如同秋風吹落葉一般容易。
上天把袁尚送給明公,明公不願,卻要攻打荊州。荊州富饒安樂,國內未有變故。仲虺曾說:‘取亂侮亡。’
方今二袁不思長遠之計而自相殘殺,正可謂‘亂’;住在城內的人和行軍在外的人都沒有糧食,正可謂‘亡’。二袁朝不慮夕,百姓生活困難,這時明公不去安撫,還想等待來年。如果來年收成好,二袁又自知犯錯,修身養德,就失去用兵的機會了。
現在順應袁譚的請求而給予安撫,這對明公來說極其有利。況且四方的寇賊,沒有比得上河北的。河北之地平定,那麼六軍必定強盛,天下必然震恐。”
這長篇大論,一下子把曹操給說清醒了。
加上辛毗言語堅定清晰,眼神絲毫沒有恍惚,似乎一切說得都是真的,理所應當要聽他的,應當北上接受袁譚的請和。
曹操拍手叫好,心中覺得此法可行,但依舊沒有當麵答應辛毗。
畢竟用兵是大事,絕非三言兩語就能決定,需要大量的推演和事前安排。
而且此時營中有很多將士都跟曹操自己一樣,對辛毗這些話保持懷疑態度。
倒是郭嘉,建議曹操答應辛毗。
而且荀攸也勸曹操答應。
有兩位頂級的謀士支持,加上曹操自己已經被辛毗說得心動,當即決定答應袁譚的請和,揮師北上。
同年十月,曹操領軍到達黎陽,準備依照辛毗計劃,準備攻打鄴城。
收到消息的袁尚立刻慌了神,頭也不回地撤離平原,回鄴城鎮守。
其部下呂曠、呂翔也在此時屯駐陽平,率眾投降曹操。
曹操封其二人為列侯。
袁譚的平原危機也得到了解除。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