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許攸因“恃舊不虔”而被曹操誅殺。
許攸功勞顯而易見,對於曹操的貢獻也確實很大。
但在東漢末年,等級劃分森嚴,主臣關係不可錯亂的年代,許攸想要以好友的身份與曹操相處,自然無法得到滿足。
時間到了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出兵繼續追擊袁譚,大軍包圍了南皮。
此時,袁氏的世交盟友、北部的烏桓以蘇仆延為首的部落準備發五千騎兵來助袁譚。
消息傳到駐紮在南皮城外的曹營,郭嘉立刻建議曹操果斷攔截,若是讓烏桓部落發兵,袁譚便會有所依仗,南皮之事恐怕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
曹操覺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該派誰前去說服蘇仆延。
他環視帳下眾人,忽然看到新投入帳下的袁尚部下牽招,忽然想起此人先前便跟隨袁紹平定遼東,或許有這方麵的經驗。
牽招明白曹操的眼神,主動上前一步回應,說他曾經在袁紹手下任烏桓突騎,與烏桓兵有過接觸,可以前往烏桓說服蘇仆延。
曹操大喜,當即命牽招出使烏桓。
一旁的曹洪卻提醒曹操,說牽招不得已才投入主公帳下,此去北麵正好是袁氏的地盤,不怕他一去不回嗎?
曹操隻用了四個字回應曹洪,用人不疑。
牽招順利到達烏桓地區,此時自稱峭王的蘇仆延正在集結軍隊。
恰好遼東太守公孫康派來的封賞使者韓忠也到了蘇仆延大營,想授以官爵。
公孫康這個舉動,無異於在挑釁許縣天子的威嚴和朝廷的威信。
不過,相比他父親公孫度所做的事情而言,隻是常規操作罷了。
公孫度在遼東郡幾乎是一個世外皇帝,他把遼東郡分為遼西和中遼兩郡,分設太守之職,壓根沒有經過朝廷同意。同時,他還自封遼東侯,平州牧,甚至為漢朝的兩位祖先立廟宇,按照古製在襄平城南設壇,在郊外祭祀天地,親耕藉田,治理軍隊,出行時坐著皇帝才能坐的鑾駕,帽子上懸垂著九條玉串,以頭戴旄帽的騎兵為羽林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初曹操征召公孫度做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說:“我在遼東稱王,要永寧乾什麼啊!”將印綬藏於武器庫中。
公孫康隻不過繼承了其父親公孫度的作風罷了。
但牽招心裡清楚,此行除了說服蘇仆延外,還必須給韓忠一點顏色看看。
次日,蘇仆延召集諸位會合,牽招、韓忠都在場。
蘇仆延當著眾人的麵問牽招:“昔日袁公說他受天子之命,任命我為單於;而今曹操也說會上報天子,任我為真單於。同時,遼東太守又拿著印綬來。這樣看來,誰才是正宗呢?”
牽招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從前袁公承天子命令,可以有所拜封,但後來發生變故,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他說上書朝廷,拜您為真單於,是正宗,遼東下部,哪有權利擅自封拜呢?”
韓忠不甘示弱,也說道:“我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百萬大軍,又有扶餘、濊貊為我所用,當今形勢,強者為右,曹操算什麼呢!”
牽招嗬斥韓忠說:“曹公允恭明哲,擁戴天子,討伐叛兵,安撫各地,讓四海安寧。而你們的君臣則隻倚靠邊遠天險,違抗王命,侮弄神器,正應該被國家誅殺,怎敢輕慢詆毀大人!”
說著,便將韓忠按倒在地,拔刀欲斬韓忠。
蘇仆延驚恐,趕忙光著腳攔住牽招,勸其息怒,身邊的人也不知所措。
牽招退回座位上,向蘇仆延說以利弊得失及成敗之理。
在場的人都離開座位,跪下來聆聽。
最終,蘇仆延辭退韓忠,停止出兵。
牽招也不負曹操所望。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