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十二歲的曹操已經徹底掌控了中原北部地區,加上三輔地區暫時的歸順,實際上曹操已經掌控了天下十三州中的八州。
意氣風發的曹操寫下了《觀滄海》。
或許是老天先前助曹操太多次,這一次老天沒有站在曹操這邊。
回到鄴城的郭嘉病情愈發嚴重,沒過多久便因病去世。
這樣一位年輕的智謀之士離曹操而去,曹操悲痛不已。
當初郭嘉從袁紹處來投靠曹操,曹操便說過: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如今曹操大業未成,郭嘉卻已經離去,豈能不讓曹操心痛。
曹操親臨喪事,非常哀痛,對荀攸等人說:“你們年齡都和我差不多,隻有郭奉孝最年輕。天下戰事平定後,我本打算把後事托付給他,但他中年夭折,實在是命運不濟!”
於是上表朝廷,說:“軍祭酒郭嘉,自從跟隨我征戰,已經十一年了。每逢重大議題,麵對敵人應變自如。我的計策尚未決定,郭嘉已經先一步想到。平定天下的大功中,他的謀劃功績最高。可惜他短命而死,事業中途結束。我追思他的功勳,實在不可忘記。應該增加他的封邑八百戶,加上以前的封邑共一千戶。”
諡號貞侯。
縱觀郭嘉一生,算無遺策,當之無愧。
下邳之戰,是郭嘉看出了呂布的疲軟之處,鼓勵曹操引泗水、沂水來淹下邳城;
劉備投降後,是郭嘉看出劉備的不同尋常,勸諫曹操應該儘早除掉劉備;
徐州征討劉備,曹操擔心袁紹背後發難,是郭嘉呈上戰情預判,指出袁紹性格遲緩而多疑,一定不會很快來。劉備剛剛興起,迅速出兵攻打,則必定勝利,這是難得的機會;
官渡之戰相持時期,曹軍中傳來了孫策準備突襲許縣的消息,軍心從上到下開始恐慌,是郭嘉戰情分析,料定孫策會被一個匹夫所害,東吳地區無暇顧忌;
討伐袁紹殘餘勢力,又是郭嘉分析說出袁譚、袁尚這兩個親兄弟不甚團結,逼的太急他們將團結一致對外;停止攻擊,他們就會陷入內鬥。不如先向南進攻荊州征討劉表,坐看兩兄弟鷸蚌相爭;
北征烏桓,還是郭嘉“兵貴神速”四個字堅定了曹操出兵的決心,大敗烏恒蹋頓和各部落首領。
郭嘉對局勢的分析無人能出其右。
曹操處有眾多謀士,也隻有郭嘉與曹操思想同步,心有默契。
軍師祭酒之位,便是曹操對郭嘉的情有獨鐘。
天下總是保持平衡。
同一年,曹操失去心愛謀士郭嘉的同時,新野的劉備請出了追隨他一生的第一謀士,大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了未來發展之路,便是著名的《隆中對》。
蜀漢創業曆程從這一刻開始,後續基本上都是按照諸葛亮的思路而來。
劉備是精神領袖,諸葛亮是劉備集團這艘大船的實際掌舵人。
此刻在鄴城的曹操,尚不知道劉備集團這艘大船已經駛出港灣,開始與他爭奪中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曹操開始將目光投向荊州。
荊州之地多江河,自然離不開水師。
曹操便在鄴城修建玄武池,命於禁和毛玠開始訓練水師。
水師的訓練非一日之功,曹操便想著趁這個空餘時間,琢磨去年沒有琢磨完的事。
恰在此時,司徒趙溫延聘曹操的兒子曹丕為僚屬。
這一舉動不僅激怒了曹操,也給曹操一個很好的理由,用來實施琢磨了一年而沒有借口實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