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孫權也收到消息,說劉表身體一直不好,這兩個月還急轉直下。
所以他選擇在長江下遊,距離江夏不遠處的豫章郡柴桑等待時機。
曹操出兵之前,有兩件事需要解決。
第一件事是分彆駐紮在長社、潁陰和陽翟的張遼、於禁、樂進三個將領都意氣用事,互不配合,如此狀況,大軍出擊便是一盤散沙,不可用。
而且張遼軍中突然有人造反,趁夜在營中放火,全軍都驚恐不定。
張遼當機立斷對左右說:“不要亂動。這不是全營的人都想造反,隻是少數叛亂分子製造混亂,想擾亂軍心。”
他下令說:“凡沒有參與叛亂的,都坐在那裡不動。”
張遼率領數十名親兵在營的中央站定,過了一會,全軍都安定下來。
他根據先前發現的線索,挨個排查人員,很快就找到了主謀之人,並將他們處死。
好在這一次叛亂並不是其他勢力攪動,而是軍中部分人員想要逃離。
張遼、於禁和樂進三人都是曹操得力戰將,曹操絕對不能在三人不合的情況下出擊。
曹操想了個辦法,派司空主簿趙儼同時參與三支部隊的軍務,從中做一個公平的裁判,又能代表曹操的身份。
很快,經過趙儼的調和,三將的關係漸漸和睦。
第二件事是西麵三輔地區的西涼大軍尚需穩定。
起初,前將軍馬騰與鎮西將軍韓遂二人是異姓兄弟,關係十分融洽,加上二人本就是西涼大軍的領頭諸侯,麵上總也得過得去。
但是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二人沒有共同的敵人之後,便會琢磨對方的事。
久而久之,兩支人馬之間便湧現出各類矛盾,特彆是遇到需要二人共同做決定的事,馬騰和韓遂都會爭取各自的利益。
矛盾多了以後,各自的部曲便在暗中相互侵犯,二人的關係漸漸變為仇敵。
就像是袁尚與袁譚一樣,當他們有共同的敵人之時,二人關係牢不可摧,等到沒了外部勢力,二人便會龍虎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南下之前,自然不會讓這樣一個不穩定因素擱置在西麵。
於是,他令張既勸說馬騰放棄人馬入朝為官,將兩人調開,換個人與韓遂一道駐紮在三輔地區。
馬騰思索良久,最終答應下來,因為曹操告訴他,會讓他的兒子來接替他。
畢竟亂世之中,想要讓一個將軍放棄兵馬,談何容易。
馬騰雖已經許諾,但始終猶豫不決。
張既擔心生變,令沿途的諸縣儲備物資,又令二千石俸祿的官吏出郊迎接。
馬騰見張既已經這等架勢了,不得已,隻得東行。
曹操十分滿意,立刻表馬騰為衛尉,其子馬超為偏將軍,代替馬騰統領部隊,屯於原地,又封其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同其餘家屬徙往鄴城。
一係列操作下來,總算是安定了西麵。
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同年七月,曹操提升趙儼為章陵太守,領都護軍,監領於禁、張遼、張合、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會同曹仁、樂進、徐晃等將一道,大軍南下。
此次出兵,曹操幾乎出動了所有能調動的人馬,目標很簡單,就是一舉拿下荊州,而後鯨吞江東。
隻要荊州與江東平定,益州、涼州等地自然歸順。
益州的劉璋聽聞曹操出兵南下,特地派陰溥來祝賀曹操。
曹操很是高興,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