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曹操及時撤離,否則巨大的濃煙,估計方向都無法辨明。
關鍵孫劉聯軍已經將赤壁和烏林包圍,曹操插翅難逃。
曹操果斷的決定,挽回了整個北方,消除了曹魏勢力頃刻間覆滅的危機。
曹操領著眾人一路向西,身後周瑜等率領輕裝的精銳戰士緊隨。
擂鼓聲和殺喊聲時遠時近,不斷地擾亂著眾人的心神。
一路到了華容道,天又刮起大風,雖是官道,卻泥濘不堪,人馬根本無法通行。
情急之下,曹操果斷讓所有老弱殘兵背草鋪在路上,騎兵才勉強通過。
但老弱殘兵在相互擁擠中被人馬所踐踏,陷在泥中,死傷眾多。
好在曹操撤離迅速,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一直尾隨追擊,但已經來不及。
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使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代理奮威將軍,屯於當陽。
赤壁之戰至此算是暫告段落,孫劉聯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此戰中,曹軍被燒死者很多,但大部分的曹軍都是因為饑餓和疾病而死。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
而孫劉雙方則借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
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兩年。
兩年後,曹操西征,擊破關中的馬超、韓遂等人,然後才大舉南征孫權。
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形,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與此同時,趁著周瑜等人與曹操在赤壁交戰,孫權親率大軍數萬人馬,號稱十萬,向北進攻合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前聊過,從江東地界北上一共隻有三條路,一條是通過荊州,北上南陽入潁川,一條是從吳郡出發,過廣陵,出徐州,第三條便是借道廬江和九江地界,過合肥入豫州。
第一條正在對峙,孫權便是選擇的第三條路線。
第一次合肥之戰正式爆發。
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魏吳雙方於公元208年至公元253年在此地爆發過六次衝突。
按道理,此時此刻曹操的主力人馬都在赤壁,合肥雖是關鍵城池,但鎮守的人應該不多。
曹操還擔心孫權人多勢眾,派出張喜率領一千騎兵,繞道南陽入汝南,領郡地兵士去解圍。
孫權信誓旦旦,圍攻合肥百餘日,雨下不止城牆將倒。
城中以劉馥生前所積累物資修補城牆,孫權始終無法攻克。
他又命張昭率領大軍繞過合肥,進攻北麵的城池當塗,以切斷北麵的支援路線,卻依舊無法攻克。
揚州彆駕蔣濟得知張喜前來的消息,靈光一閃,來了一招虛張聲勢。
他秘密告訴刺史,假裝得到了張喜的信,說步騎四萬人已經到達雩婁,派遣主簿去迎接。
三個使者攜帶信件告訴城中眾將領,一件得以傳送入城,兩件被賊兵得到。
孫權信以為真,張喜大軍還未到,孫權就匆匆燒了圍城工事退走,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
第一次合肥之戰以曹方獲勝結束。
另一邊,周瑜進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對峙。
曹操雖然人馬已經撤回北麵,卻未曾放棄荊州。
周瑜這一招突襲,未知結果如何。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