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不僅沒能攻克濡須塢,還迎來了甘寧百騎夜襲,將士們氣勢受到嚴重的影響。
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北方的步騎優勢很難在江南水鄉地帶發揮作用。
麵對此戰初期的不利狀態,曹操不得不調整方案,計劃了一出油船夜渡洲上的方案。
相比尋常船隻,油船有兩大優點,第一是水中行進速度快,第二是防火能力有所提升。
很明顯,這是曹操吸取了赤壁之戰的教訓,也是對於曹操水軍的一種技術性修正。
曹操想要借助快速的突襲來占據濡須口的江中心位置,有了這個位置就能對對岸的孫權大軍製造壓迫感。
否則孫權大軍隻需要從濡須塢上射箭,便能壓製曹軍無法靠近。
計劃十分完美,但水戰確實不如吳軍。
孫權身邊的戰將和謀士很快就識破了曹操的計劃,派出人馬順勢襲擊曹軍。
三千將士被俘虜,數千士卒被溺亡。
這般損失,曹操也隻能默默忍受。
郭嘉曾經說過,江東水戰並非他所長。
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說郭嘉智謀不行,也不是說曹操統帥無能,而是北方騎兵文化與南方舟楫文明的本質差異。
曹軍甲士習慣於平原作戰的陣列推進,麵對“樓船、鬥艦、走舸梯次分明”的吳軍水師,如同猛虎入籠,喪失了機動性與衝擊力的雙重優勢。
這一次交手,孫權又大獲全勝,曹操隻能按捺住內心憤怒,選擇堅守營寨不出。
一連數日,濡須口出奇的安靜。
孫權見曹操既不進攻,又不撤退,不知道搞什麼鬼,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親自刺探曹軍軍情。
總不能在此地持久消耗。
先前說過,濡須塢並不是一座小城池,周邊也沒有什麼特彆好的地可以屯田,它完全是一個軍事設施,幾乎所有的糧草軍械補給都需要從後方其他城池送來。
所以雖然孫權領軍駐紮在江東的地盤當中,但實際上與曹操並沒有區彆。
想法,曹操掌控著居巢和合肥,從補給線上來說,線路比孫權還要方便。
故而孫權才想著要刺探軍情,以便製定下一步應對策略。
這一天,清晨大霧,孫權乘輕舟去曹營前觀察。
你說觀察就觀察吧,孫權居然在靠近曹營五六裡地時,命軍師擂鼓奏樂。
聲音很快就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
曹操蹭一下就從位子上站起來,詢問營外什麼情況。
將士來報,說吳軍殺來了。
曹操眉頭緊皺,看著江麵大霧,加上先前已經領教過江東水軍的厲害,他不得不往最差的情況打算。
吳軍前來突襲。
於是,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退吳軍。
一時間,江麵上弓箭遮天蔽日,沒一會功夫,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
孫權令調轉船頭,使另一麵受箭,船慢慢平衡過來,這才安全返航。
上麵的場景是否特彆熟悉。
換個主角是諸葛亮,配角還是曹操,便是赤壁之戰中的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