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魏公的稱謂,以及封地的多少,另一個漢獻帝賜予曹操的特權更為關鍵。
篡位套餐的最後一項,加“九錫”。
荀彧千方百計阻攔地一切,在他離開之後不過半年的功夫,曹操便已經全部集齊。
《禮記》中記載,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弓矢、斧鉞、秬鬯謂之九錫,涵蓋了衣食住行、保鏢權力和祭祀等多個方麵。
漢獻帝賜曹操禦用大車和兵車各一輛,各配有四匹黑色雄馬駕車,共計黑馬八匹,象征著出行尊貴等級;
賜袞冕之服和赤舄,是古代祭祀等重大場合的最高規格禮服,代表著禮儀上的極致榮耀;
賜諸侯享用的三麵懸掛的樂器和三十六個人演出的方陣舞,僅次於天子專用的“宮縣”,曹操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演奏;
賜朱戶,住宅的大門可以漆成紅色;
賜納陛,登堂的台階可以修在簷下;
賜虎賁衛士三百人,安保級彆與天子同個檔次;
賜象征權威的兵器斧、鉞各一柄,曹操至此名正言順擁有生殺大權,可代表天子懲罰罪犯或叛亂者;
賜朱紅色的弓一把,朱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紅弓矢用於征討不義,黑弓矢用於狩獵,受賜者可代表天子行使征伐之權;
賜祭神用的美酒一罐,並配有玉圭和玉勺,獲得了與天子同等的祭祀權。
這一套下來,曹操的地位已經無限接近於天子,不僅可以任命封地內的官員,確立子嗣,還能祭祀先祖,名正言順地替天子征伐。
至此,曹操已經越過了臣子的身份,成為了天子的左右,分享著大漢天下。
或許會有人說,劉備和孫權等諸侯罵曹操罵得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一心隻想著篡奪大漢,而不是匡扶漢室。
但身處東漢末年的混亂,哪個諸侯敢說沒有一些私心,占據地盤不是為了將來能統一天下?
袁紹罵曹操是賊,架空了漢獻帝,其目的也是為了擊敗曹操,自己統治兗州和豫州地區。
孫權罵曹操是漢賊,占據天下三分之二,其目的也逃不開爭奪天下。
甚至劉備罵曹操是漢賊,聲稱要匡扶漢室,最終也是建國稱帝。
唯獨曹操,終其一生都未曾真正篡漢,而是安守本分。
在這樣的亂世下,就算曹操自己不想要上位,其手下人也會推著曹操前進。
曹操走到如今,魏國這艘大船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更多的是各方士族大家和將士之間的博弈。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七月,榮登魏國公的曹操開始建立祭祀土神與穀神的社稷壇和曹氏祖先的宗廟。
社稷是朝廷政權的核心象征,而宗廟則是皇族血緣與正統性的象征。
根據漢代禮製,隻有天子有權設立國家級的社稷壇和皇室宗廟,地方諸侯或權臣無權私自建立。
曹操作為東漢權臣,突破這一禮製限製,自行建立社稷壇與曹氏宗廟,本質上是對“挾天子以令諸侯”階段的權力升級,更是公開宣示自己已掌握實際的政權。
這一舉動將“九錫”具象化,也徹底的點燃了眾將士的熱情,標誌著東漢末年政權開始更替。
所以很多人都說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就將精力從擴張領土轉到了建立曹氏家族的勢力上去了。
這句話說的沒毛病,一來曹操年紀大了,加上頭痛病一直困擾著他,實在沒有多餘的體力四處征戰,二來曹氏家族雖然占據了半壁江山,但始終隻是大漢朝廷的臣,這些好不容易得來的地盤,隻需要天子一句話就會被全部收回,隻有王侯,才能有繼承製,將曹氏家族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