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趁著大水的有利形勢,直接包圍了皖城。
這時,吳軍中有很多將領建議孫權采用常規的攻城策略,堆積土山、架設攻城器械。
唯獨呂蒙反對,他意識到江南地區大水對吳軍有利,但對於曹軍十分不利。
皖城這麼關鍵的地方,受到襲擊定然會引起合肥方向張遼等人的注意。
等土山和攻城器械都準備好了,估計曹操的援軍也來了,大水也退去了。
屆時,再想要利用大水拿下皖城,就是癡人說夢,甚至撤退都會成問題。
所以呂蒙說服孫權,利用皖城城牆尚未完全鞏固之際,四麵齊攻,想要強行擊破皖城。
能有這般與眾不同的想法,一眼看破當前形勢和各方優劣點,呂蒙的能力確實不在周瑜之下,他能接任後期的都督職位,實至名歸。
孫權思索了片刻,決定采納呂蒙的建議。
呂蒙推薦甘寧為升城督。
此時的甘寧,身體已有傷,但他手持練索,身先士卒,攀緣上城,最終攻下皖城,俘朱光。
不得不說,甘寧雖粗野凶狠,暴躁嗜殺,但武藝高強,優待士卒,在勇略方麵確實可與張遼一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呂蒙所料,皖城被圍的消息送到張遼手中,張遼立刻從合肥出發馳援皖城。
可誰也沒有料到,皖城會被如此快攻破。
隻要稍晚幾日,張遼大軍一到,吳軍彆說攻皖城,能不能回去還是個問題。
張遼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已經失守,當機立斷,在硤石的南麵迅速築起了一座堡壘,便是“南硤戍”。
它的作用很明顯,就是代替皖城作為合肥的前哨。
同時,張遼把前方戰況八百裡加急送到曹操手中。
同年七月,入秋,魏公曹操親自率軍進攻孫權。
賈逵力勸,曹操不理,還將其關押。
不過曹操自己知道,賈逵並沒有惡意,說的話也不無道理。
隻是失去郭嘉之後,很少有人知道曹操行動的真正目的。
曹操放了賈逵並恢複了其職位。
這一年,曹操六十歲。
他留下小兒子臨淄侯曹植守衛鄴城。
曹操為自己的幾個兒子選任官屬的標準很高,任命邢顒為曹植的家丞。隻可嚴厲的惜邢顒與曹植不合。
這是曹操第二次從合肥南下,還特地從道東原調回李典,帶著荀攸一起。
曆史上對曹操這一次行動並沒有詳細的記錄。
但能大致猜測出曹操這次行動的目的。
若是大規模作戰,史官多少都會有所記錄,比如曹操領軍多少出征,戰況如何,戰損如何,糧草輜重如何操作,城池得失情況等等。
這一次行動卻沒有任何記錄。
唯一的解釋,便是曹操並不是真的要南下攻打孫權,而是另有目的。
至於這個目的是什麼,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