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三次求賢與天子規格_曹操那些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曹操那些事 > 第246章 三次求賢與天子規格

第246章 三次求賢與天子規格(1 / 2)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八月,雖說天下還是劉氏的大漢天下,但此時的天下形勢已經基本上確立了三國分立。

北麵的曹操已立魏王,掌控著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

江東的孫權,虎踞江南地帶,在南越之地稱王稱霸。

西麵的劉備,新奪益州富庶之地,具有荊州九通之渠。

漢獻帝對這三個人都沒有任何掌控權。

對於曹操而言,孫劉聯盟處在牢固期,孫權對他已經稱臣,他便將目光放在人才招攬之上。

曹操始終堅信一句話,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於是,他發布了第三次求才令。

文中用了很多正麵人物典故,包括伊摯、傅說、管仲、蕭何、韓信、陳平,還有曹操的先祖曹參,還列舉了吳起的特殊案例,告誡天下才子,隻要有治理國家、領兵打仗的本領,就要舉薦,不要有顧慮。

這一次求才令相比第一次更加徹底,毫無顧忌,已經將德遠遠排在了才之後。

這篇求才令名為《舉賢勿拘品行令》,命部下推舉人才,凡有一技之長者,不拘品行,皆可推舉。

縱觀曹操的一生,一共有三次求才令。

第一次先前聊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曹操平定青幽並冀之後,急需人才來治理,便有了第一道求才令,名為《唯才是舉》。

第二次求才令頒布於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當時曹操剛平定關中、殺伏皇後之後一兩個月。

當時的曹操對於人才的需求並沒有像第一次求才令那樣高。

相反,曹操這一道求才令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意義。

從曹操的角度來說,殺伏皇後不僅是給他三個女兒鋪路,更是對朝中反曹勢力的震懾。

但畢竟動手的對象是皇後,伏氏家族也是當時有名的門閥士族,而且漢獻帝也曾出麵說情,都未曾讓曹操改變主意。

這個結果產生了嚴重的負麵影響,包括世人對曹操嗜殺的揣度,對大漢不忠的肯定,以及進一步坐實了曹操對門閥士族並不友好的傳言。

曹操不得不做出一些補救措施,其中最好的一條便是求才令,名為《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

令中依舊沿用了陳平和蘇秦的案例,希望有才乾的人士不用擔心,儘管站出來,他曹操一定會重用。

以此來拉攏天下的才子,當然,這些才子大部分還都是在門閥士族當中,或者是曾經的大家族,間接地改變著曹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第三次便是開頭所說的那一次,《舉賢勿拘品行令》。

至於第三次求才令發布後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史書上並沒有記錄。

但曹操的用人觀念還是影響了後世。

縱觀曹操的用人觀念,不管是征戰沙場之計,還是建設魏國之中,都是以實用主義為基礎。

翻開曆史長河,曹操可謂第一人,開創“實用主義人才觀”的先河。


最新小说: 夢歸處 被師娘騙去修煉後,傻子無敵了! 四合院,眾禽的幸福生活 1981:春風掠港 壞種,勿近 鐵匠烽煙 末世重生之帝少的小祖宗 文娛導演:漫威DC隨便拍! 尋寶全世界 全院誣陷我偷雞,我靠係統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