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陛下捏著龍椅扶手的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甚至能感覺到,朝堂之下,無數道目光正聚焦在自己的身上,有看好戲的,有幸災樂禍的,有憂心忡忡的。
就在他權衡利弊,幾乎要鬆口的那一刹那,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陛下,臣有異議。”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當朝首輔張閣老,顫巍巍地從百官之首走了出來。
他年紀雖大但腰杆卻挺得筆直,一雙老眼渾濁之中卻透著精明。
正德帝的眼中,立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張愛卿有何高見?”
張閣老先是對著龍椅躬身一禮,然後才緩緩轉向鎮北王,那張布滿褶子的老臉上,看不出喜怒。
“王爺憂國憂民之心,老臣感佩。隻是此事疑點重重,不可不察。”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了幾分。
“曹嵩乃陛下欽點的兵部尚書,奉旨巡查北境何等重要,鎮北關固若金湯,守軍數十萬,為何區區蠻夷刺客,就能如入無人之境,直搗帥府重傷朝廷命官?”
這話問得極有水平,瞬間就將矛頭,從蠻夷猖狂轉向了內部問題。
“再者。”張閣老渾濁的目光,掃過鎮北王,最後仿佛不經意地落在了殿外。
“老臣還聽聞了一件奇事。曹尚書遇刺之時,恰逢那位被蠻夷圍困,本該屍骨無存的李瓊將軍,如鬼魅般,安然無恙地回到了鎮北關。”
“早不回晚不回,偏偏在曹尚書出事的當口回來。這天底下真有這麼巧的事嗎?”
轟!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宰相一派的官員如同得到了指令,立刻紛紛出列附和。
“張閣老所言極是,此事必有蹊蹺!”
“曹大人在北境,大刀闊斧整頓軍務,必然是動了某些人的蛋糕,這才招致殺身之禍!”
“李瓊嫌疑最,!他與曹大人素有不和,更是鎮北王的心腹,難保不是他賊喊捉賊,監守自盜!”
一句句誅心之言,像一支支毒箭,射向鎮北王。
鎮北王依舊跪在那裡一言不發,隻是那垂下的眼簾之後,是何等的驚濤駭浪無人知曉。
正德帝心中大定。
他要的就是這個!
一個台階,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他重重地一拍龍椅,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震怒。
“查!必須徹查!”
他看向張閣老,沉聲道:“此事關乎國本,非同小可,張愛卿乃百官之首,德高望重,朕欲命你為欽差,即刻趕赴北境,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朕給你專斷之權!”
此話一出,張閣老那張老臉,卻是猛地一抽。
讓他去?
去那個連兵部尚書都能被刺客重傷的鬼地方?
他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那樣的折騰。
曹嵩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他心中暗罵皇帝甩鍋,臉上卻立刻擠出一副惶恐和為難的表情。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恐怕有負聖恩啊。”
他一邊說,一邊用眼角的餘光,瞥向了自己身後不遠處,一個身著四品官服的中年官員。
“不過,老臣願為陛下舉薦一人!”張閣老的聲音再次響起。
“吏部侍郎陳鬆乃老臣門生,此人剛正不阿,心思縝密,且正值壯年,必能為陛下分憂,查明真相!”
被點到名的陳鬆,立刻會意,上前一步,跪倒在地,聲如洪鐘。
“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若不查明真相,揪出內奸,臣願提頭來見!”
好一番表態!
正德帝看著下麵這個一臉忠勇的陳鬆,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要的就是一個敢去送死,又能替他辦事的人。
至於這人是誰的人,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