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永平府樂亭縣,有一個名叫趙生的年輕書生。他的家在村子西頭,是一座樸實的小院,院裡種著幾株海棠,春夏之際,花朵盛放,為這個平凡的家添了幾分雅致。趙生自幼便對詩書有著濃厚的興趣,天還未亮,便能瞧見他在窗前誦讀的身影,微弱的晨光灑落在書頁上,映出他專注而堅毅的神情。他的父母皆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雖不懂詩書裡的高深學問,但滿心期望兒子能考取功名,走出這村子,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村子邊上,有一座荒廢已久的破廟。廟牆坍塌了大半,院裡野草叢生,殘敗的佛像半掩在荒草之中,透著一股淒涼。平日裡,村裡人都對這破廟避之不及,傳言這裡常有怪異之事發生。一天夜裡,趙生在屋內讀書,隻覺眼皮愈發沉重,腦袋昏昏沉沉,那些平日裡熟悉的文字也變得模糊不清。他決定出門走走,清醒一下頭腦,不知不覺便來到了破廟附近。正當他準備轉身回家時,一陣女子的笑聲從破廟中傳來,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
趙生心中一驚,好奇心頓起,猶豫片刻後,還是壯著膽子走進了破廟。月光透過破敗的屋頂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隻見破廟中央的蒲團上,坐著一位身著白衣的女子,她肌膚勝雪,眉眼含春,嘴角掛著一抹笑意,正饒有興致地看著趙生。趙生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這荒郊破廟之中,怎麼會有如此美貌的女子?女子見他進來,不慌不忙,輕聲說道:“公子莫怕,小女子並無惡意,隻是久居於此,寂寞難耐,今日見公子前來,便想與公子聊聊天,解解悶兒。”
趙生見女子言辭懇切,容貌和善,眼神中透著真誠,便放下心來,與她攀談起來。交談中,趙生得知女子名叫阿繡,乃是這附近山中修行的狐仙。趙生雖有些驚訝,但心中並無懼怕之意,反而對狐仙的修行生活充滿了好奇。他忍不住問道:“狐仙修行,可是如書中所言,要曆經諸多劫難?”阿繡掩嘴輕笑,說道:“那是自然,修行之路,道阻且長,不僅要忍受孤獨寂寞,還要抵禦外界的種種誘惑和危險。但隻要心中有信念,終能修成正果。”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月光越發皎潔。趙生起身告辭,阿繡微笑著相送,並囑咐他日後有空再來。此後,趙生時常在夜裡前往破廟與阿繡相聚。他們或是談論詩詞歌賦,或是分享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趙生為阿繡講述人間的繁華熱鬨,阿繡則為趙生講述山中的奇花異草、飛禽走獸。日子久了,趙生心中漸漸對阿繡生出了愛慕之情,每次見到阿繡,他的心便如同揣了一隻小鹿,怦怦直跳。阿繡也對這個溫文爾雅、滿腹經綸的書生暗生情愫,她喜歡聽趙生說話,喜歡看他專注的眼神。
一日,月色如水,灑在破廟的庭院裡。趙生鼓起勇氣,向阿繡表白:“阿繡,自與你相識,我心中便全是你的影子,往後的日子,你可願與我相伴?”阿繡眼中含淚,微微點頭答應。那一刻,破廟仿佛也被這甜蜜的氛圍感染,不再顯得陰森破敗。
趙生的父母得知此事後,起初滿心擔憂狐仙的身份。他們擔心阿繡會給兒子帶來災禍,畢竟狐仙在民間的傳說裡,總是帶著幾分神秘和未知。但見兒子真心喜歡,阿繡又溫柔善良,對待他們恭敬孝順,便也默認了這門親事。
婚後,阿繡勤儉持家,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會在清晨為趙生準備好熱氣騰騰的早飯,看著他出門讀書;傍晚,又會在門口盼著他歸來。農忙時節,她還會跟著公婆一起下地乾活,絲毫沒有狐仙的架子。趙生和阿繡夫妻恩愛,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村子裡的人都對他們投來羨慕的目光。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這一年,樂亭縣遭遇了罕見的大旱。太陽仿佛一個大火球,高懸在天空,炙烤著大地。土地乾裂,一道道口子像張著的大嘴,仿佛在訴說著痛苦。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困苦,許多人拖家帶口,外出逃荒。
趙生憂心忡忡,整日唉聲歎氣。他看著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忍饑挨餓,心中如刀絞一般。每日都在為如何幫助鄉親們而發愁,常常獨自一人在院子裡踱步到深夜。阿繡見丈夫如此煩惱,心中不忍。她知道,作為狐仙,自己有責任幫助百姓度過難關。於是,她決定施展仙法,為百姓求雨。
阿繡不顧自身修行受損,在山中一處空曠之地設壇作法。她身著白衣,手持柳枝,口中念念有詞。烈日當空,曬得她頭暈目眩,但她依然咬牙堅持。一連幾天幾夜,她不吃不喝,全身心地投入到求雨之中。終於,她的誠意感動了上天,天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場甘霖傾盆而下。
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走出家門,在雨中跪地感恩。他們對阿繡感恩戴德,將她視為救星。然而,阿繡卻因為過度消耗法力,身體變得十分虛弱。她臉色蒼白,氣息微弱,回到家中便倒在了床上。趙生心疼不已,日夜守在她身邊悉心照料。他為阿繡煎藥、喂飯,一刻也不敢離開。在趙生的精心照料下,阿繡的身體才逐漸有了起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阿繡身體逐漸好轉之時,縣城裡卻發生了一係列離奇的命案。死者皆是年輕女子,死狀淒慘,身上的血液被吸食殆儘,現場還留下了一些奇怪的爪印。消息傳來,整個縣城人心惶惶。百姓們傳言說是有惡鬼作祟,到了夜晚,家家緊閉門窗,路上幾乎看不到行人。
縣令對此案十分重視,立即派人四處調查。衙役們日夜走訪,詢問周邊百姓,卻毫無頭緒。趙生聽聞此事,心中也十分擔憂。他知道阿繡是狐仙,或許能幫上忙,便與阿繡商量。阿繡雖然身體尚未完全康複,但為了幫助百姓,還是決定與趙生一起調查此案。
他們來到案發現場,阿繡仔細觀察了一番。她蹲下身子,輕輕撫摸著地上的爪印,眉頭緊鎖。片刻後,她站起身來,臉色凝重地告訴趙生,這些爪印並非普通惡鬼所留,而是一種名叫“血魅”的邪惡妖怪。這血魅專以年輕女子的血液為食,修煉邪術,十分厲害。它行蹤詭秘,擅長隱匿身形,很難被察覺。
阿繡告訴趙生,要對付血魅,必須找到它的藏身之處,然後用桃木劍和符咒將其消滅。桃木劍能克製邪祟,符咒則蘊含著神秘的力量,可以封印血魅。趙生聽後,堅定地點點頭,決定與阿繡一起尋找血魅的蹤跡。
他們先是在縣城裡四處打聽,走訪了許多目擊者和受害者家屬。然而,血魅行事謹慎,沒有留下太多線索。就在他們感到一籌莫展之時,阿繡突然想起,血魅喜好陰暗潮濕之地,或許會藏在廢棄的宅院之中。於是,他們開始在縣城外的廢棄宅院逐一排查。
經過一番艱難的調查,他們終於發現血魅藏在縣城外的一座廢棄宅院中。這座宅院早已破敗不堪,大門半掩,在風中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宅院裡雜草叢生,彌漫著一股濃烈的血腥味。兩人趁著夜色,悄悄潛入宅院。月光灑在院子裡,映出他們緊張而堅定的身影。
突然,一個黑影從暗處撲了出來,速度極快,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正是血魅!血魅身形如鬼魅一般,麵容猙獰,一雙紅色的眼睛閃爍著嗜血的光芒。它瞬間就來到了他們麵前,一股腐臭的氣息撲麵而來。阿繡連忙擋在趙生身前,雙手迅速結印,一道白色的光芒從她手中射出,向血魅襲去。血魅身形一閃,輕鬆避開了攻擊。
血魅的力量十分強大,阿繡漸漸有些抵擋不住。它不斷地發動攻擊,阿繡隻能勉強招架。趙生見狀,心急如焚。他拿起桃木劍,大喝一聲,衝上前去,與阿繡一起對抗血魅。他雖然不懂法術,但心中的勇氣和對阿繡的愛讓他毫不畏懼。
在激烈的戰鬥中,阿繡突然想起了一種古老的法術。她集中精力,念起咒語,手中出現了一道光芒,光芒中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向血魅射去。血魅被光芒擊中,發出一聲慘叫,身體漸漸消散。趙生和阿繡終於成功地消滅了血魅,為民除了害。
經過此事,阿繡的名聲在樂亭縣傳得更廣了,百姓們都對她十分敬重。他們將阿繡的事跡口口相傳,阿繡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然而,阿繡卻因為再次消耗了大量法力,陷入了沉睡。趙生守在她身邊,日夜祈禱,希望她能早日醒來。他每天都會為阿繡擦拭身體,輕聲呼喚她的名字,期盼著她能回應。
幾個月後,阿繡終於蘇醒過來。看著守在身邊的丈夫,她眼中滿是感動。經過這場劫難,兩人更加珍惜彼此。他們決定離開樂亭縣,前往一個寧靜的地方,過著平凡的生活。
在離開之前,阿繡和趙生來到曾經幫助過的百姓家中,與他們一一告彆。百姓們紛紛送上禮物,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有的送來自家醃製的鹹菜,有的送來親手縫製的布鞋,每一份禮物都飽含著濃濃的情誼。阿繡和趙生婉拒了禮物,隻收下了百姓們的祝福。他們深知,這些祝福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他們一路向西,翻山越嶺,經過了許多山川河流。途中,他們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人和事,也見識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終於,他們來到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小鎮依山傍水,一條清澈的小溪從鎮中穿過,溪邊垂柳依依,隨風搖曳。小鎮上的人們淳樸善良,對他們十分友好。阿繡和趙生在小鎮上定居下來,開了一家私塾。趙生教書育人,他耐心地教導著孩子們讀書識字,傳授他們知識和道理。阿繡操持家務,把家裡布置得溫馨舒適。他們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快樂,仿佛之前的種種磨難都已成為遙遠的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繡和趙生漸漸融入了小鎮的生活。他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幫助了不少有困難的人。誰家的孩子生病沒錢醫治,他們會慷慨解囊;誰家的莊稼遇到了蟲害,趙生會幫忙想辦法解決。在這個寧靜的小鎮上,他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一天,小鎮上來了一位神秘的道士。道士身著道袍,手持拂塵,眼神深邃,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他在小鎮上四處打聽,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當他見到阿繡後,臉色大變,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擔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道士找到趙生,神情嚴肅地告訴他,阿繡乃是狐仙,與人類結合違背了天條,上天定會降下懲罰。趙生聽後,十分憤怒,他不相信道士的話,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他覺得自己與阿繡真心相愛,並沒有做錯什麼。然而,道士卻言之鑿鑿,並警告趙生,如果不與阿繡分開,將會有大禍臨頭。
阿繡心中憂慮,她知道道士所言或許不假。她深知天條的嚴苛,也明白自己與趙生的愛情可能會給趙生帶來災難。為了不連累趙生,她決定離開小鎮,獨自回到山中修行。趙生得知阿繡的決定後,堅決不同意。他緊緊地握住阿繡的手,淚流滿麵地說:“阿繡,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會與你分開。生死相隨,這是我們的誓言。”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之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道道閃電劃破夜空,仿佛要將天空撕裂。狂風呼嘯,吹得路邊的樹木東倒西歪。一道巨大的閃電從天而降,向阿繡劈去。趙生見狀,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阿繡。
閃電擊中了趙生,他倒在了阿繡的懷裡,氣息奄奄。阿繡悲痛欲絕,她緊緊地抱住趙生,淚如雨下。她的哭聲在狂風中回蕩,充滿了絕望和痛苦。此時,道士來到他們身邊,他告訴阿繡,隻要她願意放棄修行,將自己的全部法力獻給上天,就可以救活趙生。
阿繡沒有絲毫猶豫,她答應了道士的要求。她閉上眼睛,開始運功,將自己多年修行的法力一點點地獻給上天。隨著法力的流逝,阿繡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她的容貌也逐漸衰老。原本光滑細膩的肌膚變得粗糙乾裂,烏黑亮麗的頭發變得枯黃稀疏。
終於,趙生緩緩地睜開了眼睛。他看著懷中蒼老的阿繡,淚如雨下。阿繡微微一笑,輕聲說道:“隻要你能活著,我就滿足了。”說完,便閉上了眼睛,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趙生悲痛萬分,他抱著阿繡的屍體,放聲大哭。他的哭聲撕心裂肺,讓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小鎮上的人們得知此事後,紛紛趕來安慰他。在大家的幫助下,趙生將阿繡安葬在了小鎮後麵的山上。
此後,趙生一直守在小鎮上,他終身未娶。每天清晨,他都會來到阿繡的墓前,為她獻上一束鮮花;傍晚,他會坐在墓前,與她訴說著自己的思念之情。直到他年老體衰,即將離開人世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依然隻有阿繡。他仿佛看到阿繡在向他招手,微笑著迎接他。
多年以後,當人們再次提起這個故事時,依然會為阿繡和趙生之間的愛情而感動。他們的愛情,跨越了人仙之間的界限,超越了生死的考驗,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而那個寧靜的小鎮,也因為這個故事,被人們稱為“情殤鎮”,成為了許多情侶向往的愛情聖地。
喜歡九州民間誌請大家收藏:()九州民間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