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哭喪禁忌_九州民間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九州民間誌 > 第72章 哭喪禁忌

第72章 哭喪禁忌(1 / 1)

宣和三年的江南梅雨季,雨絲跟扯不斷的棉線似的,把臨安府外的青溪鎮泡得發潮。阿禾嫁進周家的第三天,婆婆周氏就把她叫到堂屋,手裡攥著塊洗得發白的青布帕子,指腹在帕子邊角磨出的老繭硌得阿禾手背發疼:“阿禾,咱周家在鎮上做了三代喪葬營生,彆的規矩能鬆,哭喪的禁忌半分不能錯——你得記死了。”

阿禾那時剛滿十六,鬢邊還彆著出嫁時的銀花,聽著“哭喪”倆字,指尖都發顫。青溪鎮的人都知道,周家的哭喪最靈驗,不管是白發人送黑發人,還是壽終正寢的老人,經周家媳婦一哭,死者家屬心裡的堵得慌能散大半,可這“靈驗”背後的禁忌,也跟鎮外的溪水似的,深不見底。

婆婆把帕子遞到阿禾手裡,那布帕子上還留著前次哭喪時的淚痕印子,帶著股淡淡的香灰味。她蹲下身,看著阿禾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第一條,哭喪前得用艾草水淨手淨臉,不能沾半點葷腥。你想啊,死者要走黃泉路,聞著活人的葷氣會犯惡心,不肯受你的哭——去年東頭李家媳婦哭喪前偷吃了塊醬肉,結果死者的棺木在靈堂晃了三下,李家小子當晚就摔斷了腿,這都是教訓。”

阿禾趕緊點頭,把“艾草水淨身”五個字在心裡念了三遍。堂屋的八仙桌上擺著本線裝的小冊子,封皮上寫著《周氏喪葬忌錄》,紙頁都黃得發脆,是周家傳了三代的東西。婆婆翻到第一頁,指著上麵的字給阿禾看:“第二條,哭靈時隻能站在棺木左側,左腳先邁,右腳後隨,不能站反了。左側是‘陰位’,是給死者引路的方向,站反了,你哭得再響,死者也聽不見,還會把他引去歪路。”

阿禾湊過去看,那字是用毛筆寫的小楷,筆畫裡還帶著點顫抖,想來是太爺爺當年寫的時候,也帶著敬畏。婆婆又翻了一頁:“第三條,也是最要緊的一條——眼淚不能滴到棺木上。活人的眼淚是陽氣,棺木是盛陰魂的地方,陽氣滴上去,就跟油潑到火上似的,會把死者的魂困在陽間,他走不了,就會纏上哭喪的人,還有死者家屬。”

阿禾聽得後背發涼,下意識地攥緊了手裡的布帕子。窗外的雨還在下,打在瓦簷上劈啪響,像是有人在外麵輕輕敲著,婆婆忽然壓低了聲音:“三十年前,你太奶奶哭喪時,就把眼淚滴到了棺木上。當天夜裡,死者的魂就附在了她身上,她抱著棺木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嗓子就啞了,再也不能哭喪——從那以後,周家的哭喪人就換成了媳婦輩,太奶奶到死都沒再敢碰過棺木。”

這話嚇得阿禾手心冒冷汗,婆婆卻拍了拍她的手背:“彆怕,記牢規矩就沒事。再過幾天,鎮上王阿婆就要走了,她兒子來求了我好幾次,說想讓你試試——王阿婆生前疼你,你哭她,她不會怪你。”

王阿婆阿禾是認得的。她剛嫁來青溪鎮時,水土不服,天天鬨肚子,王阿婆就端著自己熬的薑棗茶來瞧她,還教她怎麼用紫蘇葉醃鹹菜。王阿婆今年七十二,身子骨一直不好,前幾天聽人說,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就等著咽氣的那天。

到了王阿婆走的那天,天倒是放晴了,太陽透過雲層,把周家的喪葬鋪子照得亮堂堂的。鋪子門口掛著兩盞白燈籠,燈籠上寫著“周”字,風吹過,燈籠晃悠著,像兩個飄著的魂。阿禾按照婆婆說的,先用艾草水淨了手臉,換上一身粗麻布的喪服,那喪服是新做的,針腳很密,就是布料糙得磨皮膚。

婆婆把阿禾領到王阿婆家裡,靈堂就設在堂屋,棺木是周家提前備好的杉木棺,外麵塗了層薄薄的朱紅漆,棺木前擺著王阿婆的牌位,牌位前的香爐裡插著三炷香,煙慢悠悠地往上飄,繞著房梁打了個圈。王阿婆的兒子周小哥跪在蒲團上,眼睛腫得跟核桃似的,見了阿禾,就磕了個頭:“阿禾娘子,我娘就拜托你了。”

阿禾趕緊扶他起來,心裡卻慌得厲害。婆婆站在她身邊,小聲提醒:“左腳先邁,站左側,記著眼淚。”阿禾深吸一口氣,左腳輕輕邁出去,站到棺木左側,手裡攥著那塊青布帕子,開始哭起來。

一開始,阿禾還記著規矩,哭的是王阿婆的生平:“王阿婆啊,你怎麼走得這麼急啊,你還沒嘗過我給你做的桂花糕啊,你還沒看著小哥娶媳婦啊……”可哭著哭著,就想起王阿婆給她送薑棗茶的樣子,想起老人拉著她的手說“阿禾啊,周家是好人家,你要好好過日子”的聲音,眼淚就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止都止不住。

她忘了婆婆的叮囑,抬頭往棺木上看——想再看看王阿婆,哪怕隻是棺木上的木紋。可這一看,眼淚就順著臉頰往下掉,“啪嗒”一聲,正好滴在了棺木的朱紅漆上。

那一瞬間,阿禾隻覺得渾身一涼,像是有股冷風從棺木裡鑽出來,繞著她的腳踝打了個圈。靈堂裡的香忽然滅了一根,煙直直地往下沉,落在她的手背上,燙得她一哆嗦。婆婆在後麵“哎呀”了一聲,聲音都變了調:“阿禾!你怎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禾當時就懵了,站在那裡,眼淚還在往下掉,卻不敢再哭出聲。周小哥也抬起頭,看著阿禾滴在棺木上的眼淚,臉色一下子就白了:“阿禾娘子,你……你犯了禁忌?”

阿禾張了張嘴,想說“我不是故意的”,可話到嘴邊,卻發不出聲音。婆婆趕緊走過來,從懷裡掏出一把香灰,撒在阿禾滴眼淚的地方,嘴裡念念有詞:“王阿婆莫怪,孩子年輕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彆跟她計較……”

那天的哭喪草草結束了。回去的路上,婆婆沒跟阿禾說一句話,隻是走得飛快,手裡的布帕子攥得緊緊的。阿禾跟在後麵,心裡又害怕又愧疚,腳底下的青石板路濕滑,她好幾次差點摔倒。

到了晚上,麻煩就來了。先是周小哥跑過來敲門,聲音裡帶著哭腔:“周阿婆,阿禾娘子,我家小寶發燒了,燒得厲害,嘴裡還喊著‘阿婆彆抓我’,你們快想想辦法啊!”

阿禾和婆婆趕緊跟著周小哥去他家。小寶是王阿婆的小孫子,才三歲,平時活潑得很,現在卻躺在床上,臉蛋燒得通紅,眼睛閉著,嘴裡不停地嘟囔:“阿婆,彆抓我,我怕……”婆婆伸手摸了摸小寶的額頭,燙得嚇人,她皺著眉頭說:“是王阿婆的魂困在陽間了,她找不到路,就纏上小寶了。”

周小哥一下子就跪了下來,對著婆婆磕著頭:“周阿婆,您救救小寶啊,我就這一個兒子,您要是救不了他,我也活不成了……”婆婆趕緊把他扶起來:“你彆急,我想想辦法。《忌錄》裡說,犯了眼淚禁忌,得在死者頭七那天,用死者生前最愛的東西做祭品,讓哭喪人重新哭靈,把死者的魂送走。”

阿禾站在旁邊,心裡更難受了。王阿婆生前最愛的就是桂花糕,老人總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丈夫經常給她買桂花糕吃,後來丈夫走了,就再也沒吃過。阿禾趕緊說:“我會做桂花糕,我明天就做,頭七那天,我去給王阿婆哭靈。”

接下來的幾天,阿禾天天泡在廚房裡做桂花糕。桂花是去年秋天曬的,還帶著點香味,她把糯米粉和糖揉在一起,再把桂花撒進去,蒸的時候,整個屋子都飄著桂花的香味。婆婆看著她做,歎了口氣:“阿禾,頭七那天哭靈,比上次難多了。你得從黃昏哭到半夜,哭的時候要把王阿婆的生平說全了,不能漏一個字,還得讓她知道,我們都記著她的好,讓她放心走。”

阿禾點了點頭,把做好的桂花糕裝在竹籃裡,用布蓋好,放在陰涼的地方。這幾天,小寶的燒還是沒退,周小哥天天來問情況,眼睛裡的紅血絲越來越多,阿禾看著心裡不是滋味,隻能一遍遍地說:“小哥彆急,頭七那天就好了。”

終於到了王阿婆的頭七。那天傍晚,天又開始下雨,淅淅瀝瀝的,跟王阿婆走的那天正好相反。阿禾提著竹籃,裡麵裝著桂花糕,跟著婆婆去了王阿婆家裡。靈堂還沒撤,棺木還擺在堂屋中間,隻是香爐裡的香換成了長香,煙比上次更濃了。

周小哥抱著小寶跪在蒲團上,小寶還是閉著眼睛,嘴裡偶爾還會嘟囔幾句。阿禾按照婆婆說的,先把桂花糕擺在棺木前,然後用艾草水淨了手臉,左腳邁出去,站到棺木左側。這次,她攥緊了布帕子,把眼淚忍在眼眶裡,開始哭起來。

“王阿婆啊,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該把眼淚滴到您的棺木上,讓您走不了路,還纏上了小寶……”阿禾先認錯,聲音裡帶著愧疚,“您還記得嗎?我剛嫁來的時候,天天鬨肚子,您就端著薑棗茶來瞧我,您說薑棗茶暖身子,喝了就好了。我喝了您的薑棗茶,真的就好了,從那以後,我就把您當親阿婆看。”

雨還在下,打在窗紙上,沙沙響,像是王阿婆在聽她說話。阿禾接著哭:“您還教我醃紫蘇鹹菜,您說紫蘇要選葉子大的,醃的時候要放多點鹽,這樣能放得久。我現在還經常醃,每次吃的時候,就想起您教我的樣子。您最喜歡吃桂花糕,我今天給您做了,您嘗嘗,還是您喜歡的那個味道。”

她把桂花糕拿起來一塊,放在棺木前的盤子裡,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可不敢讓它掉下來,隻能用力憋著:“王阿婆,小寶還小,他不能沒有您的保佑,您就放心走吧,小哥會好好照顧小寶的,我也會經常去看他們,幫您看著他們。您走黃泉路的時候,要是迷了路,就跟著前麵的燈走,那是給您引路的,您彆回頭,回頭就走不了了。”

哭著哭著,阿禾就覺得靈堂裡的風小了,香爐裡的煙也不再往下沉,而是慢悠悠地往上飄,繞著棺木打了個圈,然後從窗戶縫裡飄了出去。忽然,小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睜開了眼睛,看著周小哥:“爹,我餓了。”

周小哥一下子就哭了,抱著小寶,眼淚掉在小寶的衣服上:“小寶,你好了?你終於好了!”婆婆走過來,摸了摸小寶的額頭,笑著說:“好了,燒退了,王阿婆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禾站在那裡,看著他們父子倆,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這次,沒有落在棺木上,而是掉在了手裡的布帕子上。她知道,王阿婆聽到她的話了,老人放心地走了。

從那以後,阿禾就成了周家正式的哭喪人。每次哭喪前,她都會仔細地用艾草水淨手淨臉,站在棺木左側,左腳先邁,右腳後隨,把眼淚忍在眼眶裡,隻讓它掉在布帕子上。她會仔細打聽死者的生平,把他們的好都哭出來,讓他們走得安心,也讓活著的人心裡好受些。

有時候,阿禾會想起太奶奶的事,想起婆婆說的那些禁忌。其實,那些禁忌不是嚇人的規矩,而是對死者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哭喪不是裝樣子,是用眼淚和話語,送死者最後一程,也是幫生者把心裡的悲痛說出來,讓他們能好好地活下去。

宣和六年的冬天,青溪鎮下了場大雪,把整個鎮子都蓋成了白色。有天夜裡,婆婆坐在爐邊,給阿禾縫喪服,忽然說:“阿禾,你太奶奶要是知道你現在這麼會哭喪,肯定會高興的。”

阿禾看著爐子裡的火苗,心裡暖暖的:“婆婆,我會把周家的規矩傳下去,把這些禁忌記牢,也把死者的好都記牢。”婆婆點了點頭,手裡的針線不停地動著,喪服的粗麻布在她手裡,像是有了生命。

窗外的雪還在下,月光照在雪地上,亮堂堂的,像是給走夜路的人鋪了條亮路。阿禾知道,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隻要有人需要哭喪,她就會站在棺木左側,用最真誠的眼淚和話語,送他們最後一程——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段過往都值得被記住,這就是宋時哭喪的禁忌,也是世人對生命最樸素的敬畏。

喜歡九州民間誌請大家收藏:()九州民間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神筆夜叉 宗族想吃絕戶?嫡女單開百年族譜 末世重生:先綁四個,又去找校花 等待黎明 掉落漫威世界當超級英雄 七零,對我不好的人就不帶你飛了 穿成下堂妻,絕嗣戰神子孫滿堂了 天命浮沉錄:天玄之心 大宋第一極品小少爺 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