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探尋香閣解經緣,無畏之心鎮邪靈_新閱微異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新閱微異談 > 第6章 探尋香閣解經緣,無畏之心鎮邪靈

第6章 探尋香閣解經緣,無畏之心鎮邪靈(1 / 1)

【經香閣奇聞】——

運使朱子穎回憶起他擔任泰安知府期間聽聞的一段奇事。那時候,泰安府的百姓常常談論起泰山深處的神秘傳說,仿佛那裡藏著不為人知的天地奧秘,引得不少好奇之人前去探尋,一位年輕的讀書人便是其中之一。

這讀書人滿心懷著對未知的憧憬與好奇,踏入了泰山那層巒疊嶂的深處。四周古木參天,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耳邊時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更添山林的幽靜。走著走著,他忽然停下腳步,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因為他竟聽到有說話聲從身旁的石壁中隱隱傳來。

“哪裡來的經書香氣,難道是有轉世的人來了嗎?”那聲音低沉而充滿了神秘的韻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時光,帶著古老的氣息。

讀書人還沒從震驚中緩過神來,緊接著,一陣震耳欲聾的巨響驟然響起,好似天地都在這一瞬間為之顫抖。他驚恐地瞪大雙眼,緊緊盯著眼前的石壁。隻見那厚重的石壁竟緩緩從中分開,如同被一雙無形的巨手掰開一般。

隨著石壁的分開,一幅如夢似幻的景象展現在他的眼前。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樓閣,靜靜地屹立在山峰頂上,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迷人的光彩,仿佛是天上的仙宮降臨凡間。樓閣飛簷鬥拱,雕梁畫棟,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極致的精美,讓人不禁感歎這非凡的技藝。

就在讀書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呆若木雞之時,一位頭戴儒冠、身著長袍的老學者,邁著沉穩的步伐從樓閣的台階上走了下來,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向著讀書人緩緩走來。讀書人又驚又怕,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聲音顫抖地問道:“這……這是什麼地方?”

老學者微微頷首,溫和地說道:“這裡是經香閣。”

讀書人強壓下內心的恐懼與好奇,鼓起勇氣詢問經香閣名字的含義。老學者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陷入了對久遠歲月的回憶之中,緩緩說道:“這說來話長,請隨我來,坐下慢慢聽我講。”

老學者領著讀書人走進經香閣,閣內寬敞明亮,四周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架,上麵整齊地擺放著一本本散發著古樸氣息的書籍。兩人在閣內的石凳上坐下,老學者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從前,孔子刪定六經,他的教誨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華夏大地數千年的文明曆程,其影響流傳萬年而不衰。六經中的微言大義,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滋養著無數的仁人誌士。漢代的各位儒者,距離那個古老的時代還不算遙遠,他們所做的訓詁箋注,大體上能夠深刻體會到先聖的心意。而且那時的人們還十分淳樸,沒有後世那些結黨營私、爭奪名聲的不良風氣,隻是各自虔誠地傳授老師的學說,一心一意地追溯學問的源頭。這種純粹的學術風氣,一直延續到唐代,都未曾改變。”

老學者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感慨,接著說道:“等到了北宋,把十三部經典的注疏整理成書,這一盛舉讓先聖也為之欣慰。然而,各位大儒心中也有著深深的憂慮,他們擔心隨著新學說的日益興起,古代經典的學問會逐漸失傳,被世人遺忘。於是,為了守護這些珍貴的文化瑰寶,他們耗費心血,建造了這座宏偉的經香閣,用來收藏這些經典。”

讀書人聽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老學者,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老學者站起身來,緩緩走向樓閣中央,指著那裡擺放的一部部書籍,繼續說道:“樓閣中間放置的,是最初的經典版本,我們用五色玉製成精美的書函來盛放它們,這是為了表達對聖人教誨的無比尊崇;而旁邊擺放著的,是曆代官方刊印的版本,我們用白玉做書函,以此彰顯帝王表彰經典的偉大功績,這些珍貴的書籍都整齊地麵向南方擺放,象征著它們在文化傳承中的核心地位。”

老學者又走到樓閣的左右兩邊,抬手示意道:“左右兩邊,則是各家私人刊印的版本。每有一部書完成刊印,我們必定會選取最初印得最為精美完好的那一部,按照時代的先後順序,鄭重地放置在這座樓閣裡,並用青玉做書函,這是為了獎勵那些勤奮鑽研古籍的有誌之士,這些書籍則都麵向東西方向擺放。所有的書籍,我們都精心地用珊瑚做書簽,用黃金做鎖和鑰匙,足見我們對這些經典的珍視。”

讀書人環顧四周,心中滿是震撼,他從未見過如此珍貴而又莊重的藏書之所。老學者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東西兩邊的廂房,我們用沉香木和檀香木打造了精美的桌子,上麵鋪著華麗的錦繡墊子。各位大儒的神靈,每年都會來到這裡視察一次,大家相聚在這座樓閣裡,共同守護著經典的傳承。後麵的三間屋子,收藏的是唐代以前各位儒者對經書義理的闡釋,那些珍貴的著作都用彩色絲帶裝訂成卷,妥善地收藏在一個庫房裡。除此之外,哪怕有人著述極多,聲名蓋過當代,如果不符合我們的收藏標準,也隻能聽任他們把自己的著作收藏在名山之中,不能踏入這個門一步。這一切,都是遵循先聖的意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學者的話語如同洪鐘般在樓閣中回蕩,讀書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老學者接著說道:“這些珍貴的經典,每到子時和午時,一字一句都會散發出濃鬱的香氣,所以我們將這裡取名為‘經香’。這其中的緣由,大概是因為天地元氣運行,陰陽二氣交融,陰氣在午時開始興起,陽氣在子時開始生發,而聖人的心與天地相通。各位大儒闡發聖人的義理,其中的精妙深奧之處也與天地相通,所以才會相互感應。不過,說來也奇妙,隻有傳承這些學問的人才能聞到這獨特的香氣,其他人是聞不到的。世上的儒者對於這十三部經典,有的日夜苦讀,鑽研終身;有的刻意挑剔苛求,從各個方麵進行抨擊,這也各自是因為他們的本性和學識根基不同罷了。”

老學者說到這裡,目光溫和地看向讀書人,說道:“你四世之前是個刻工,曾經親手刊刻過半部《周禮》,所以經書的餘香還在你身上,我因此知道你來了。”讀書人聽後,心中滿是驚訝,沒想到自己家族的這段過往,竟與這神秘的經香閣有著如此奇妙的聯係。

於是,老學者興致勃勃地帶著讀書人遊覽了整個樓閣和廂房。他們穿梭在書架之間,輕輕撫摸著那些珍貴的書籍,感受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遊覽結束後,老學者還熱情地用精致的茶點和新鮮的水果款待了讀書人。

離彆之時,老學者語重心長地對讀書人說:“你要好好保重自己,這個地方不是輕易能來的。希望你日後能繼續傳承經典的學問。”讀書人鄭重地點點頭,滿懷不舍地轉身離去。

當他回頭望去,卻驚異地發現,剛剛還美輪美奐的宮殿樓閣已然消失不見,眼前隻有萬座山峰直插雲天,雲霧繚繞,根本看不到人的蹤跡,仿佛剛剛的一切隻是一場虛幻的夢境。

按說這件事荒誕不經,大概是尊崇漢學的人編造的寓言。漢儒以訓詁為專門的學問,宋儒以義理的探究為推崇的方向,乍一看,好像漢學粗略而宋學精細。然而細細想來,不明白訓詁,義理又從哪裡得知呢?一概地詆毀排斥,把漢學看得如同草芥,未免就像已經製成了大車,卻去指責最初的簡陋車輪;已經渡過了茫茫大河,就立刻焚燒用來渡河的筏子。於是攻擊宋儒的人又紛紛出現了。

所以我撰寫《四庫全書·詩部總序》時說:“宋儒攻擊漢儒,不是為了闡釋經書的本意,隻是想要勝過漢儒罷了。後人攻擊宋儒,也不是為了闡釋經書的本意,隻是對宋儒詆毀漢儒的做法感到不平罷了。”韋蘇州有詩說:“水性自雲靜,石中亦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啊。

平心而論,《易經》從王弼開始改變舊有的說法,這是宋學的萌芽,宋儒卻不攻擊;《孝經》的詞義明顯,宋儒爭論的,隻是今文和古文的字句,也無關緊要,這些都暫且放在一邊不去討論;至於《尚書》《三禮》《三傳》《毛詩》《爾雅》等經典的注疏,都是依據古代的義理,絕不是宋儒所能比得上的;《論語》《孟子》,宋儒花費了一生的精力,字斟句酌地研究,也絕不是漢儒所能達到的。大概漢儒重視師傅的傳授,學問有自己的淵源;宋儒崇尚內心的領悟,鑽研探索容易深入。漢儒有時拘泥於舊有的文字,過於相信傳注;宋儒有時憑借主觀臆斷,敢於改動經書。

計算一下漢儒和宋儒做學問的得失,也還是大致相當的。隻是漢儒的學問,如果不讀書、不考察古代的典籍,就說不出一句話來形容其學問注重依據典籍);而宋儒的學問,則是人人都可以隻憑借自己的理解空發議論。在宋儒的學問中,優秀的學說如同蘭草)和粗劣的言論如同艾草)同時存在,確實有一些不能完全讓人心悅誠服的地方,這就是人們嘲笑、指責宋儒的原因。像經香閣這樣虛構的故事,也不是沒有緣由就創作出來的。

【無畏驅邪祟】——

夏日,暑氣彌漫,司農曹竹虛的族兄,肩負著前往揚州的使命,踏上了漫長的旅程。從安徽歙縣一路而來,路途的奔波讓他疲憊不堪,好在途中,他經過一位故友的家。這位故友與他情誼深厚,久彆重逢,自然是熱情相迎。

彼時正值盛夏,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友人將他延請至自家的書房,一踏入書房,曹族兄頓覺一陣涼爽撲麵而來,整個人都為之一振。這書房寬敞明亮,布置得典雅大方,窗外的綠樹濃蔭,透過雕花的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為書房增添了幾分寧靜與愜意。

眼見天色漸晚,曹族兄旅途勞頓,便向友人提出想在書房留宿一晚。友人聽聞,臉色微微一變,神情略顯緊張,猶豫片刻後說道:“賢兄,實不相瞞,這書房有些怪異,每到夜裡,便有鬼魅作祟,實在不宜居住,還是另尋彆處安歇吧。”

然而,曹族兄卻生性豁達,從不輕信鬼神之說,他微微一笑,擺擺手道:“賢弟不必擔憂,我向來不信這些虛妄之事,今晚便在此處留宿,倒要看看這鬼魅究竟是何模樣。”友人見他主意已定,也不好再強行勸阻,隻得叮囑他千萬小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深了,萬籟俱寂,整個世界仿佛都沉睡了過去。曹族兄躺在書房的榻上,卻毫無睡意,他靜靜地聆聽著窗外的蟲鳴,思緒也隨之飄遠。不知過了多久,突然,一陣細微的聲響打破了夜的寧靜。他微微轉頭,目光投向房門,隻見門縫處,有個東西正緩緩地蠕動著,一點一點地鑽了進來。

那東西薄如夾紙,在地上緩緩爬行,猶如一片隨風飄動的紙張。曹族兄心中一驚,但他強自鎮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個東西。不一會兒,那東西進入房間後,竟然漸漸展開,慢慢地化作了人形,定睛一看,竟是一位麵容姣好的女子。

曹族兄心中雖有些詫異,但臉上卻毫無懼色。那女子見他毫無反應,突然,她的麵容扭曲起來,一頭烏黑的長發瞬間披散開來,遮住了大半張臉,緊接著,她緩緩吐出長長的舌頭,七竅中似乎還流出血來,活脫脫一副縊鬼的恐怖模樣。

曹族兄非但沒有被嚇倒,反而忍不住笑出聲來,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還是這一頭頭發,隻不過稍稍亂了些,這般模樣,可嚇不倒我。”那女鬼見自己的恐怖手段對他毫無作用,似乎也有些惱羞成怒,在空中張牙舞爪了一番,但終究還是無計可施,轉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曹族兄見女鬼離去,也沒放在心上,翻身便睡,一夜無夢。

不久後,曹族兄從揚州歸來,再次途經友人家。友人得知他要再次留宿書房,不禁大為驚訝,連忙勸阻。但曹族兄卻笑著說:“上次那鬼魅也不過如此,不足為懼,我倒想看看,它這次還能耍出什麼花樣。”

又是一個深夜,書房裡一片寂靜。曹族兄剛剛躺下,便聽到熟悉的聲響從門縫傳來。他心中了然,知道那鬼魅又來了。隻見門縫處再次有東西蠕動,剛剛露出一個腦袋,曹族兄便坐起身來,朝著門口啐了一口,說道:“又是你這個敗興的東西,還敢再來?”

說來也怪,那鬼魅聽到這話,竟然真的沒有再進來,仿佛被他的氣勢所震懾。過了許久,見門外再無動靜,曹族兄才安然睡去。

這件事與嵇中散的經曆頗為相似。老虎從不攻擊喝醉的人,因為喝醉的人無所畏懼。人一旦心生畏懼,內心就會慌亂,精神也會隨之渙散,如此一來,鬼魅便有機可乘;而若是無所畏懼,內心便能鎮定自若,精神也會飽滿充沛,那些邪祟之氣自然就無法侵犯。所以,記載嵇中散那件事的人,稱讚他神誌清醒、鎮定自若,鬼魅最終慚愧地離去。

喜歡新閱微異談請大家收藏:()新閱微異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到大秦當神醫,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八零小日 球神從被動技能開始 假嫡女重生想搶婚?再嫁你也得下跪 讀檔重來,四歲奶團被全皇朝團寵了 吞沒[京圈] 世界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