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梁間狐語揭貪蹤,旱魃祈雨疑雲生_新閱微異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新閱微異談 > 第2章 梁間狐語揭貪蹤,旱魃祈雨疑雲生

第2章 梁間狐語揭貪蹤,旱魃祈雨疑雲生(1 / 1)

【梁上揭貪】——

京師有一處古老道觀,朱牆斑駁,殿宇巍峨,向來流傳著狐仙棲居的傳說。平日裡,道士們晨起誦經,暮時清掃,與這神秘“鄰居”倒也相安無事。

這一年,道觀籌備了一場盛大的建醮法事。道士們四處奔走,善男信女紛紛解囊,很快便募集到一筆頗為可觀的錢財。法事持續多日,香煙繚繞,鐘磬齊鳴,在眾人的忙碌操持下,終於圓滿落幕。

待喧鬨散儘,夜深人靜之時,老道與徒弟端坐在神座前。搖曳的燭火將二人的身影映在牆上,忽明忽暗。桌上攤開賬簿,算盤珠在指間上下翻飛,他們逐筆核對法事的收支明細。算著算著,老道的眉頭越皺越緊——賬麵上竟少了幾兩銀子!

“定是你暗中私吞!”老道猛地一拍桌子,渾濁的眼珠瞪得渾圓,“這筆錢去向不明,除了你還有誰?”徒弟急得滿臉通紅,脖子上青筋暴起:“師父明察!定是哪裡算錯了,我絕無貪占分毫!”師徒倆各執一詞,你一言我一語,爭吵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算盤珠子被撥得“格格”作響,雙方爭執不下,從戌時一直吵到三更。

就在氣氛劍拔弩張之際,頭頂的房梁上傳來一陣沙沙響動。緊接著,一個輕柔婉轉的聲音悠悠傳來:“新秋夜涼,正是好眠時,你們這般吵吵嚷嚷,還讓不讓人安生?那幾兩銀子,難道不是你打算買些媚藥藏在懷中,趁著夜色溜到後巷劉二姐家?當時二姐向你索要金指環,你醉醺醺的,順手就把銀子掏給她了?怎麼,這就忘了?”

話音未落,徒弟的臉“唰”地一下變得慘白,他慌忙轉過身去,用手死死捂住嘴,渾身止不住地顫抖。老道的臉也漲得通紅,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沉默片刻後,他緩緩合上賬簿,佝僂著背,灰溜溜地離開了大殿。

當時,有個叫魏福的剃頭匠借住在道觀廂房。這一夜,他被爭吵聲驚醒,躲在門外,將這荒誕一幕看得真真切切,聽得明明白白。事後,他逢人便說起此事,還繪聲繪色地描述:“那聲音細細軟軟,咿咿呀呀的,聽著就像年輕女子在耳邊說話!”自那以後,道觀裡愈發寂靜,再沒人敢在深夜爭執喧鬨,而關於狐仙的傳說,也在京城傳得更加神乎其神了。

【旱魃狐劫】——

自古以來,災異之說總帶著幾分神秘莫測,其中“旱魃為虐”的傳聞更是源遠流長。翻開古老的典籍,《詩經·雲漢》中“旱魃為虐,如惔如焚”的悲歎,將大旱時赤地千裡的慘狀刻畫得觸目驚心,這也是“旱魃”一詞最早見諸經典的記載。而後世《山海經》裡,將旱魃描繪成一位名為“女魃”的神怪,她身著青衣,所到之處滴水不降,草木枯焦。細細推敲,這描述倒像是依據《詩經》的詞句,添油加醋附會而成,在神話的迷霧中,旱魃最初也不過是傳說裡的一介妖神罷了。

時光流轉,到了如今,民間口中的旱魃卻全然變了模樣——不再是仙神精怪,竟成了墓穴中僵立的屍體。鄉野之間盛傳,若逢大旱之年,隻要掘開疑似藏有旱魃的古墓,將那具僵硬的屍體拖出焚燒,不消多久,往往就有甘霖普降。可這般說法,細細想來實在令人費解。降雨一事,本是天地陰陽之氣交融交感的自然現象,需要風雲際會、水汽凝聚。一具深埋地下的僵屍,即便帶著詭異的氣息,難道真能憑一己之力,將乾坤之間的氣脈生生阻斷,讓天地無法感應、雨水不至?更何況,世人皆知有些降雨是神龍行雲布雨的神通,龍乃司雨之神,受天命行雲施雨,又怎會被一具僵屍的邪祟之氣嚇得退避三舍,連本職之事都不敢施行?這其中矛盾重重,實在難以說通。

同樣令人疑惑的,還有狐狸躲避天雷劫數的奇談。自宋代以降,文人筆記、民間雜說裡,狐避天劫的故事比比皆是。故事裡,每當狐狸修煉到一定火候,便會有天雷劈下,若能熬過劫難,就能修得正果;若稍有差池,便會形神俱滅。可仔細琢磨,這其中也滿是疑點。倘若狐狸並無過錯,上天卻準時準刻降下雷霆,將其劈殺,這與濫用刑罰何異?以天道的公正,怎會如此不分青紅皂白?若狐狸確實犯下罪孽,那上天隨時都能將其懲處,為何偏偏要定下確切的時辰,讓狐狸提前得知消息,得以準備躲避?即便一時僥幸逃過,過後上天竟也不再追究,放任其逍遙,這又哪裡像是天道的威嚴?這般不合常理的情節,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近日偶然翻閱近代文人所著的《夜談叢錄》,書中又記載了焚燒旱魃祈雨一事,以及兩則狐狸躲避天劫的故事。看著這些似真似幻的傳聞,心中多年的疑惑又湧了上來。這些困擾世人許久的謎題,究竟該如何解答?或許唯有寄希望於那些擅長探究事物本質、窮究天地至理的學者,盼他們能撥開迷霧,為這神秘的傳說與難以解釋的現象,尋得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喜歡新閱微異談請大家收藏:()新閱微異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十洲禦道錄 我的玉佩直通仙界 一百個方法讓你喜歡我 高武紀元:我的基因無限進化 婚碎 快穿:硬核宿主玩轉三千世界 縱你嬌矜 被渣男送去留種?我反手虐哭渣男 多雨之地 玄學大佬直播後,全網大佬追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