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台風稍歇,徐多田夫婦使用摩托車離開。
“老板,”黛維大眼睛明亮,與陳響一起目送兩人離開,語氣感慨道,“他們好偉大!”
“眼光、機會、野心、勇氣,四者缺一不可,他們都抓住了,富貴是他們應得的。”
末了,陳響補充,“即使我失敗,他們也會在彆的地方發財。”
黛維才十六歲,似懂非懂。
“對了,”陳響突然想到什麼,“那個女人一直沒來嗎?”
知道老板說的是站街女,黛維搖頭。
時間轉眼過去七天,陳響使用買來的二手彎梁摩托車,再次來到三寶壟區、蘇托莫博士街89號。
周一上午,本應該是有活力的時間,工商局還是如之前一樣,四十來平方的辦事大廳,如死一般沉寂。
走到辦事台前坐下,還是一個月前那個女人,陳響遞上回執,“我來取營業執照。”
女人一眼認出陳響,把計算器拉過來,在上麵按按按,最後推到陳響麵前。
往計算器上一瞧,又是200萬盾!
錢雖然不算多,但侮辱性極強,陳響發誓,這一生他一定要當個門口的野蠻人!
絕不手軟!
付出去兩疊現金,拿到營業執照,接著跑衛生局,拿到生產許可證、清真認證。
這兩個證除正常低額繳費,皆需要額外支付100萬盾黑金。
三證到手,陳響電話打給小助理黛維。
“老板?”
“執照有了,給大家出貨。”
性格活潑的黛維在電話裡大聲應是。
掛掉電話,黛維第一時間給15名流動小販裝貨,停產一個月,大家都很煎熬,終於守得花開見明月!
本來隻有9名流動下家,過去一段時間徐多田和王麗兩人拉到5個,陳響在街上拉到1個。
雖然隻增加6名,增長率卻是70%以上,進步明顯。
返回作坊,最後一名流動小販剛走。
萬物的儘頭是銷售,陳響也給自己的二手摩托車後麵弄了一個保溫箱,箱體外立麵手寫‘棒冰’六個大字。
裝上一百支棒冰,出發去景區門口賣。
作坊的事情不用管,隻要把卡拉膠掌握在手裡就行,沒有這東西,冰淇淋杯、雪糕,皆難定型、難運輸。
口感、質感、外觀,更是無從談起。
第一站陳響來到三寶廟。
隻要是東方大國來的遊客,隻要來了三寶壟,一定會來三寶廟。
因此附近有較多商家,這些商家多數自備有冰櫃,整體氛圍挺熱鬨。
可以明顯感覺到,華人聚集的地方,明顯要熱鬨、要繁華一些。
“老板,”眼裡全是商機,摩托車停好,陳響自來熟,直接開始推銷商品,“我是甜妹棒冰廠業務員,我們有新產品,你嘗嘗看。”
掛‘鑫盛副食品’招牌的店老板,停下吃芒果動作,用不算標準普通話問,“嘗要錢嗎?”
“不要錢,”陳響笑聲有感染力,聲音有親和力,“不僅不要錢,還給你3%壞品率。”
棒冰利潤太低太低,暫時沒有生產商給壞品率指標,店老板感到新奇,接過米釀棒冰,撕開包裝紙,放進嘴巴裡嘗。
冰、甜、有酒醇,愛喝點小酒的老板一秒眼睛明亮。
遊客來來往往的景區附近,看出店老板滿意,陳響介紹道,“這是我們廠的華人食品工程師開發的新產品,質量很好。”
“怎麼賣?”
“3000盾每支。”
酒釀棒冰量產每支總成本是1500盾,工廠賺1500盾,共3000盾。
老板一邊享受從來沒有享受過的美味酒釀冰棒,一邊朝保溫箱裡看,“你車裡有多少?”
“30支。”
“30支都給我。”
陳響不同意,“如果30支都要,你需要把30支冰淇淩杯,40支雪糕,一起買走。”
兩代人,開店三十年,第一次有人對自己搞霸王條款,驚得老板半天反應不過來,好一會才道,“你憑什麼?”
“嘗嘗看,”陳響將雪糕遞到店老板跟前,“然後再聊。”
五十來歲店老板接過雪糕,剝開包裝紙,放進嘴巴裡,輕輕一咬即鬆。
像細膩的、有奶香味的冰雪在嘴巴裡化開,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感覺,味道感覺像....初戀!
把店老板表情看在眼裡,陳響介紹道,“2700盾每支。”
雪糕是冰淇淩杯剩下的邊角材料生產,量產單支總成本不到0.7元,賺0.5元,合計1.2元,換算是2666.67盾。
給鑫盛副食品店老板向上湊整,所以是2700盾。
不知自己被向上湊整,店老板自我介紹道,“我姓謝,你可以叫我謝老板,裝在杯子裡的也給我嘗一下。”
陳響將冰淇淩杯和木勺遞到老板麵前。
接過塑料杯,打開蓋子,淺嘗一口,有些甜,老板不喜歡。
但畢竟是商人,瞬間猜到這款好看又大量的新款式,會被年輕人廣泛接受!
把上帝表情動作看在眼裡,陳響適時報價,“6000盾每支。”
“好貴!”
“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