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念頭通達,神識不覺就衝到了千丈之外,法力暴長,跟隨神識向外爆開,卷起一陣狂風巨浪,好似一個直徑千丈的龍卷氣旋,向上空盤旋而上。。。
俺念頭一動,身形就在這千丈之內迅速閃現,星丸彈跳,好似瞬移一般。不止在海島地麵、海麵上出沒,天空、水裡也都瞬間到達。
俺又召出鐵杖,禦器也是在千丈直徑的球體內隨意出沒,戳、砸、劈、削、捅、刺、砍、剁神識順心如意。
習練一陣後,俺盤膝打坐,瞬間入定內返,隻見泥丸宮內,陰神周身經絡穴道満布,泛著隱隱綠色微光;已經貫通的經絡則金光大盛,這樣的約莫已經有了三分之一。
陰神朝著陽神轉變,乃是一個水磨的長年累月功夫,這一下子增加了好大的進程,抵得上俺一甲子的時光。
識海巨浪滔天,這片黑水好似無底深淵,裡麵有好多獰猛怪物,俱是俺殺戮之後搜魂所得訊息化形而成,這些東西不是魂魄精神意識之類靈體,算是一種心境。。。可能僵屍之所以能形成僵屍,或者說僵屍的靈智就是這種東西演化。
識海上空,五行炁團越發巨大,從那不可言說的虛空之地不斷有五行之炁被采集過來加入五個五行炁團,五行炁團將煉化後的五行炁如絲雨一般落下沒入陰神,供陰神貫通經絡穴道。
三座魂燈石塔越發古樸堅牢,各色符圖不斷湧現;三盞魂燈散發光亮,小火苗在泥丸宮狂風巨浪中紋絲不動。
新得的那團畢方木中火被陰神控在左手上方,乃是一團青色火焰。
識海翻騰一陣後巨浪消退,泥丸宮狂風消減轉為和風,海麵波紋不動,好似一張明鏡,倒映上空萬物。。。
俺出的定來,生一種喜悅。修行,但有寸進就是大喜事,俺這一下子何止寸進,乃是數百丈的進步。
“嗬嗬,千裡屠龍,萬裡斬蛟。在這人世間怕是不能夠!老呂喜歡說大話吹牛啊!不過百十裡地應該是可以的,俺如今千丈左右,也就是約摸能有個五裡地樣子,離著百十裡還差了許多!路漫漫其修遠兮,穩步向前吧。”
俺現在所處小島是在廣州近海,這裡島嶼眾多,但是那島嶼之間的海麵依然是無比廣闊,比那大江大河豪橫了無數倍;再加上現在雖是深秋,這幾天卻依然有從東南深海吹來的季風,海麵浪高八尺,連綿不絕,看著能讓人心寒驚懼。
但是,俺卻不驚心,因為俺自己的識海黑水淵停,巨浪滔天,這外麵的海浪再大也比不過俺識海裡的浪大。
這東西怎麼說呢?俺陰神那麼小,盤膝坐在那無邊的識海之上,修行之餘,已經看了無數次的巨浪滔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俺的識海才是滄海。。。
南華真人莊周所著《南華真經》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誌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他所說這逍遙遊,難保不是他的陽神在泥丸宮裡看到的景象!北冥南冥,皆是其識海,鯤鵬,皆是其識海裡的化形怪物!
這莊周,乃是道門在人世間能有跡可循的真實人物,而名聲巨大的老子,卻甚是縹緲,實在是無跡可尋!屬於神龍見首不見尾之存在。
俺的識海雖然不如莊周的那般,但在俺陰神看來,也是無邊無際無底,浩瀚如夜空,因此這人世間的大海,還是個靠近陸地,島嶼眾多的近海,這一點子所謂風高浪急是嚇唬不了俺了,因為這一點子浪頭,連那次俺與黃裳一起在錢塘江口遇到的大潮還趕不上!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儘成空,萬麵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彆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黃裳當時吟唱的是一個前輩的詞,這個前輩叫潘閬,字夢空,號逍遙子,曾經參與奪嫡爭位之事,不利逃遁,真宗大中祥符年還做過滁州參軍,隨即詐死脫身,銷聲匿跡。
“此人乃是北京大名府人士,在燕趙之地還有他留下的一路掌法傳承,就叫做逍遙遊。”黃裳說道,“這人與雲貴川一帶的道門逍遙派怕是有些乾係,楊戩曾經說過逍遙派有一代掌門道號無崖子,其師就叫做逍遙子。這個逍遙子是否是潘閬,卻無從考證。曾有人寫了帖子贈潘閬,‘潘逍遙,平生才氣如天高。仰天大笑無所懼,天公嗔爾口呶呶。罰教臨老投補衲,歸中條。我願中條山神鎮長在,驅雷叱電依前趕出這老怪。’此人或已經是地仙之流,在這人世間修行,留下一個門派,留下幾路傳承吧。”
俺經曆了血楓嶺那一場夜戰,在潤州,黃裳又給俺講了江湖上的武林人士大致情況,俺就將俺原先對江湖的認知又擴展了出去,不單單隻局限於在市井混混的潑皮、為財貨殺人的車匪路霸、收保護費的城市幫派、開黑店賣人肉的人屠子、占山為王的山匪這些層麵的好漢上了,俺就調查、尋找真正混江湖的高端武林人士,比如那些什麼道門、丐幫、少林寺、魔教、六扇門、大理寺、逍遙派等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俺知道與這逍遙派相關的人物有很多,那什麼無崖子、天山童姥巫行雲、玉麵羅刹李秋水,這三人為同一代人,號稱逍遙三老,都活了近百歲的年齡。他們的下一代有無崖子的徒弟聰辯先生蘇星河、星宿老怪丁春秋和虛竹子;李秋水的女兒,太湖曼陀羅山莊莊主夫人李青蘿和西夏國國君李諒祚;再下一代有李青蘿的女兒王語嫣、蘇星河的徒弟函穀八友、丁春秋的一係列徒弟。
不過這潘閬或是另一個叫逍遙子的教徒弟教的不咋地,一味的隻顧弄些什麼自己窩裡的愛恨情仇的,忒沒出息了。
還有如今的大理國皇帝段譽,正名叫做段正嚴。他在趙佶的大觀年間繼大理國皇帝位,之後就向派使者大宋朝俯首進貢,趙佶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大理王,大理其實已經成為名義上的大宋附屬國。這人現在估計要快五十歲了,也是學了逍遙派的高深武學的,當年就也曾經在華夏之地闖出了些名頭;還有鐵冠道人蘇軾和他弟弟蘇轍也是逍遙派一脈的傳承。
其實,逍遙三老其實應該是四老,還有一人,乃是李秋水的小妹妹,叫做李滄海,如今乃是南海神尼。。。嘿嘿,這道門出來的最後做了佛門之人,不過當年潘閬倒也曾經做過一段和尚!
南海神尼就是鐵棒欒廷玉和病尉遲孫立的祖師,那慕容立與欒廷玉在燕山交手時,認出欒廷玉的武學來曆,兩人曾經說了幾句,說這南海神尼居住在瓊州外海的大智島上。
“這南海神尼估計至少已經是一百二三十歲的人了。”俺尋思道。
不如俺就不回陸地了,就從這海上,直接奔往瓊州,找找這個大智島,見識一下那南海神尼的逍遙派武學或逍遙派的修行功法。
傳說八仙曾經在登州丹崖山蓬萊閣聚會。
這丹崖山滿山儘是紅褐色岩石,陡峭的懸崖直落入大海,顯得不似人間氣象。東晉時期,道人葛洪曾經尋找蓬萊、方舟、瀛洲三山來此駐足煉丹,因此丹崖山也被稱為“丹崖仙境”。嘉佑年間,仁宗皇帝派人在此地修建了一組建築,一個名叫蓬萊閣的就矗立於丹崖山巔,坐北朝南,雲海簇擁浪山輕托,海山美景層出不窮。。。傳說仁宗皇帝乃是赤腳大仙下凡轉世,估計是思慕天上生活了。。。因此,以後這裡又被稱為“蓬萊仙境”
傳說八仙在那裡聚會,飲酒到興發,呂洞賓說乾脆大家夥兒一起出海去找找真正的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見識一下。曹國舅就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就不得乘舟,隻憑個人道法。眾仙聽了,欣然讚同,一齊下到海邊,個個亮出了自己的法寶。
漢鐘離,手中的芭蕉扇一晃就大如蒲席,他躺在這扇子上迎波踏浪向大海深處漂去。何仙姑,手裡的荷花往海裡一放,花像磨盤,立於荷花中間。呂洞賓的寶劍、張果老的漁鼓、曹國舅的玉板、藍采和的花籃、韓湘子的橫笛、鐵拐李的葫蘆也都被扔入海中,瞬間,各顯神通,逞雄鎮海,悠然地遨遊在萬頃碧波之中。
嗬嗬,都是以慣用的戰鬥法器為舟,卻沒有專門浮海用的法器。。。這好比在大宋朝地麵上,好漢們不拿把樸刀、哨棒趕路,卻穿著盔甲,扛著關刀。。。聽說正因為此,八仙法器不專業,驚動了東海龍王,從而引起了一場八仙與四海龍王的大戰,最後還是靠著觀世音菩薩從中說和,這才停戰。
浮海,還是需要舟船的,哪怕是仙人,至少是騎條鯉魚、鼇魚、大甲魚什麼的,或是弄些奇形怪狀的樹根煉製一條木槎,這玩意兒最能彰顯品格。。。傳說中,有專門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叫做浮槎。晉朝《博物誌》記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浮槎這玩意兒,估計也是破碎虛空用的,凡人難得一見。
俺有一條蘆葉舟,也是已經縱橫很多水域了,倒是可以加以煉製弄成法器,以後凡是水麵就拿出來用用。
不過,當年俺就能一葦渡江,如今就先來個蹈海踏浪,看看在這海麵上能行出多遠去!
喜歡水滸之往事隨風請大家收藏:()水滸之往事隨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