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今時》第三章樊樓茶宴
辰時三刻的樊樓,雕花木窗半開著,飄出陣陣龍涎香。林疏桐跟著顧千帆拾級而上,裙角掃過青石台階,每一步都像踩在雲裡。她攥著竹編茶箱,箱裡裝著昨日趙盼兒借她的兔毫盞,還有自己連夜用棉花和細布縫的茶濾——原世界的便攜茶具,或許能派上用場。
"到了。"顧千帆停在一扇朱漆門前,門楣上懸著"萬茶堂"三個鎏金大字。他抬手叩門,門內傳來小廝的尖嗓:"顧都頭到!"
門開的刹那,林疏桐差點被穿堂風灌得踉蹌。堂內擺著十二張梨花木茶桌,每張桌上都擺著汝窯天青盞,茶博士們捧著茶筅穿梭,蒸騰的熱氣裡混著各種茶香——有建州的龍團鳳餅,有顧渚的紫筍,甚至還有她從未見過的乳白茶膏。
"顧都頭,您可算來了!"說話的是個穿團花錦袍的中年男子,手裡端著茶盤,"今日是蔡太師的茶會,您帶的這位姑娘是?"
"蔡太師?"林疏桐心裡一驚。原著裡蔡京權傾朝野,連皇帝都要讓他三分,趙盼兒後來被卷入的"君子之約",正是因蔡京之子蔡攸而起。
顧千帆沒接話,隻將林疏桐往前帶了半步:"這位是林姑娘,昨日在馬行街見她點茶,手法獨到。"他指了指角落的空桌,"我們坐那兒。"
中年男子賠著笑退下。林疏桐剛坐下,就見隔壁桌坐著個穿月白襦裙的女子,鬢邊插著支珍珠步搖——正是趙盼兒。她正低頭撥弄茶盞,見林疏桐望過來,立刻揚起笑臉,用手勢比了個"等我"。
"顧都頭,這茶會的規矩是?"林疏桐壓低聲音。
"每桌備一套茶器,茶博士現點現烹。"顧千帆拿起茶箱,"你且看仔細,一會兒我替你點。"
話音未落,茶博士已捧著茶盤過來:"顧都頭,今日有新到的北苑"瑞雲祥龍",可要試試?"
顧千帆點頭,又對林疏桐道:"這是今年的頭綱,比昨日的"龍團勝雪"更金貴。"
林疏桐接過茶餅,指尖觸到餅身的紋路——比博物館那枚青釉茶盞的冰裂紋更細密。她忽然想起導師說過,宋代貢茶的餅模都是內廷匠人雕刻,每款茶餅的花紋都藏著吉祥寓意。
"林姑娘,要一起點茶嗎?"隔壁桌的趙盼兒端著茶筅走過來,發間的茉莉被熱氣熏得更盛,"我剛學了"七湯點注",正愁沒人指點。"
林疏桐剛要應,就聽門口傳來喧嘩。幾個穿青衫的公子哥兒簇擁著個白麵書生進來,那書生腰間掛著羊脂玉佩,正是原著裡多次出現的"歐陽公子"——歐陽旭。
"顧都頭!"歐陽旭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目光掃過林疏桐,"這位是?"
"林姑娘,馬行街茶棚的。"顧千帆語氣平淡,"歐陽公子有事?"
"也沒什麼。"歐陽旭走到林疏桐桌前,盯著她的茶箱,"聽說林姑娘點茶手法了得,不如與我比試一場?若我輸了,便送你十貫錢;若你輸了..."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她頸間的珍珠上,"便把這串珍珠帕子送我當彩頭。"
趙盼兒立刻擋在林疏桐麵前:"歐陽公子好沒道理!我姐妹剛來東京,哪懂什麼比試?"
"趙娘子莫急。"林疏桐按住趙盼兒的手,"我應了。"她望著歐陽旭,"但我有個條件——茶器、茶品都用我的,如何?"
歐陽旭挑眉:"你當我是來湊數的?"
"你若不敢,現在認慫也不遲。"林疏桐扯出茶箱裡的兔毫盞,在桌上擺成一圈,"我這茶箱裡有建州茶、顧渚紫筍,還有趙娘子給的茉莉花。就用這些,如何?"
茶博士們麵麵相覷,顧千帆突然笑了:"有趣。歐陽公子,你若怕輸,我替你應了。"
"顧都頭莫要多事!"歐陽旭漲紅了臉,"我應了!"
比賽規則很快定了:兩人各用三盞茶,茶博士計時,沫餑最綿密、圖案最精妙者勝。
林疏桐先取了建州茶。她用茶針在餅上戳出細孔,借茶博士的茶碾碾成末——原世界的茶碾多是金屬製,比宋代的竹製更鋒利,茶末也更細膩。篩茶時,她故意用了兩層茶羅,第一層粗篩去茶梗,第二層細篩留茶末,動作流暢得像在實驗室做實驗。
趙盼兒湊過來看,眼睛發亮:"你篩茶的手法好快!我在杭州時,老茶博士篩一遍茶末要半柱香,你這才一盞茶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