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派人保護吳府時,就知道吳三桂同小妾陳圓圓的感情非常好,核對吳府名單時,發現唯獨少了陳圓圓和其丫鬟。
向劉宗敏要人,劉宗敏死活不認,還大聲罵道在吳府根本就沒有找到陳圓圓,讓李岩幫著查一查,當時李岩認為劉宗敏說謊,非常氣憤,沒想到竟然是朱慈烺搞的鬼。
李岩心想,難道朱慈烺已經察覺到了吳三桂對於山海關的關鍵所在?他心裡犯嘀咕,為啥不救吳襄,而是救陳圓圓呢?他又是怎麼知道劉宗敏一定會對吳府下手的?
“莫非殿下認為,吳三桂的兵馬,能對我大順構成威脅?”李岩盯著朱慈烺問道。
“這是自然的,”朱慈烺緩緩說道,同時密切觀察著李岩的反應。
“吳三桂雖然目前隻有一萬多兵馬,但其都是在遼東身經百戰的關寧鐵騎,若直衝京城而來,你大順軍隊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吧!”朱慈烺說道。
“可京城城牆堅固,關寧軍匆匆前來,必不會攜帶火炮,也隻能望城興歎,殿下難道不知道,吳三桂已經願意效忠我大順了嗎?”李岩反駁道。
“是的,可是你們抄了吳家,不是逼其造反嗎?令其反攻山海關嗎?”
“孤還知道,在京城的東部,李自成的部署相當草率。僅僅派遣了叛將唐通接管山海關,順軍精銳並未前往,若吳三桂再叛變,你認為唐通的軍隊有能力與吳三桂的關寧軍抗衡嗎?”
朱慈烺也是冷笑一聲,針鋒相對道。
聽聞此言,李岩越來越吃驚,眉頭微皺,:“殿下是如何得知唐通接管山海關以及吳三桂正前來招降的消息的?”
這些信息在大順軍中也屬於機密,李岩難以相信僅憑京城殘餘的錦衣衛就能掌握得如此詳儘。
朱慈烺一愣,隨即靈機一動,於是故作神秘地回答道:“這是孤昨夜從太祖那裡得到的啟示!”
“太祖顯靈?這怎麼可能!”李岩是文人出身,再加上多年的征戰經驗,自然不信神鬼之說,於是立刻反駁。
“太祖在天之靈感受到大明朝的危機,於昨日托夢於我,向孤傳達了許多重要信息,並授予中興大明之道!”
朱朱慈烺以一種神秘的口吻繼續說道,隨後擺出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態度。
李岩雖然心中存疑,但還是想聽他接下來會說什麼,於是對朱慈烺反問道:“就算吳三桂能夠占領山海關,他日我大軍精銳一到,吳三桂也是插翅難逃啊!”
朱慈烺淡淡地回答:“李公子,切莫忘了,東麵可不止吳三桂這一隻猛虎啊!”
“你說的是遼東建奴!“吳三桂會投靠建奴?””
李岩想起了朱慈烺曾經說的話,不由得一驚,看著朱慈烺問道。
“對,若吳三桂再叛,投降建奴,引領建奴大軍入關是他唯一的活路,到時候你順軍就會麵對吳三桂和建奴的聯軍,建奴之強悍,你不會沒有聽說過吧?屆時,你大順軍會不會得勝,還是兩說,”朱慈烺道。
李岩看著城中那些享樂的大順軍隊和將領,再想想那遼東建奴的強悍,不由的想起朱慈烺在乾清宮前說的話。
在崇禎二年到十五年之間,建奴五次入關繞道蒙古,入關劫掠,殘害百姓,掠奪的牲畜、糧食和金錢無數,帶不走的統統焚毀,所到之處皆為斷壁殘垣,千裡無炊煙。
這一段往事是如此的慘痛和血腥,每一想起都讓人心如刀絞,如果建奴再次入關,那麼所引發的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李岩雖然曾經站在朝廷的對立麵,但他作為一個擁有正義之心的讀書人,深知建奴對大明朝廷和百姓造成的傷害。他明白,在對待建奴的事情上麵,絕不能和劉宗敏等人一樣大意。
“殿下所說的話未免太過於誇張了,如今吳三桂正前往京師受降,我也已經妥善安置吳家人,你作為前朝太子,休要再妖言惑眾!”
李岩內心雖然覺得朱慈烺說的有道理,但是還是不願意承認。
儘管李岩覺得太祖托夢的事情過於怪誕,但朱慈烺的話卻讓他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覺得有必要立刻去稟報李自成,以便及早做出應對建奴入關的防禦策略。
“殿下守好自己的本分,大明的氣數已儘,改朝換代是必然的事情,我已經向陛下奏明,令殿下侍奉宗廟,與國同休,大王仁慈,肯定會同意的。”李岩說完,站起身準備離開。
朱慈烺此刻腦子活躍的非常快,明白要抓住李岩隻有這一個機會了,一個大膽的機會瞬間就成型了,於是說:“難道李公子不想親眼目睹太祖顯靈,聆聽太祖的啟示?”
正要離去的李岩聽到這句話,停下了腳步,他對明太祖朱元璋懷有深深的敬意,隨後轉過身來問道:“殿下能證明給我看?”
朱慈烺想到了剛才靈光一現的主意,立刻滿懷信心地回答:“晚上你再來就會知道了!信不信由你了!”
李岩看到朱慈烺如此自信,再加上對朱慈烺如何得知這些高層機密的事情無法解釋,看看天色已近黃昏,便決定一探究竟。他說:“那李某半個時辰後再來拜訪殿下。”
說完,他行禮告辭,朱慈烺目送著他的背影,心中想道:這李岩真是個老實人,人還不錯,知恥知禮,就是沒跟對主子,為了天下蒼生,隻能利用高科技忽悠你一次了。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