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李岩歸心_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章 李岩歸心(1 / 1)

朱慈烺仔細地觀察著李岩的神色,然後沉聲說道,早已準備好的勸說之辭緩緩而出:

“本宮認為,中原王朝難以長久,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土地問題。曆代王朝初立之時,財富和土地都會被重新劃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的勳貴官員家族人口逐漸增多,他們便會不斷吞並百姓的土地。與此同時,朝廷的約束力也在逐漸減弱。”

“以後即位的皇帝往往難以真正了解民間疾苦,而官員們則代代相傳,對各類製度了如指掌,從而找到了可以投機取巧的方法。這導致了朝堂風氣日益敗壞,即便是像我父皇那樣勤政節儉的帝王,也難以扭轉乾坤。”

說起崇禎帝,朱慈烺又輕歎一聲,心想,崇禎縱使節儉,縱使宵衣旰食的處理朝政,但卻從未走出過京城,去體會過民間疾苦,麵對所謂的祖製和傳統思想的約束,即使是皇帝也改變不了什麼,他看了一眼沉默的李岩繼續說道:

“每當遇到天災或強大的外敵入侵時,朝廷往往疲於應對。本宮認為,這也是我大明朝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原因之一。而在這個動蕩的時期,百姓往往成為各方勢力屠戮的對象。你們順軍不也經常裹挾百姓攻城嗎?這樣的行為,還談什麼替天行道?就算你們大順能統一天下,百年之後,依舊會遇上我大明所遇到的問題,人間地獄依舊會上演!這是一個殘酷的輪回!”

聽到這裡,李岩抬起頭來說:“既然千百年來都無人能解,那殿下又如何能打破這個輪回呢?”

朱慈烺道:“太祖在夢中帶本宮去了新的一個世界,李公子想知道那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嗎?”

“新的世界?”李岩開始疑惑了,太祖顯靈他可是親眼見識過的,所以對朱慈烺的話也沒有質疑,但新世界這個詞彙還是對他來說太過於陌生了,於是點了點頭。

“那是一個幼有所學,老有所養,人人都不會為溫飽而發愁,每個人各司其職,都能有尊嚴的活著的世界,不在懼怕官僚,不在懼怕權貴,沒有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太祖告訴我,那才是真正的盛世。”朱慈烺淡淡的說道。

李岩被這一段話震驚到了,喃喃道:“真的有這樣世界?聞所未聞,聞所未聞呀,太祖可曾告知如何能成就這種世界?”

朱慈烺點了點頭,又搖頭道:“很難很難,但孤願意用平生之力去打造一個這樣的世界,李公子可願隨孤一起開這萬世太平?”

“隻要卿不負我,我自不負卿,若將來我負了百姓,李公子可隨時取我項上人頭!”

朱慈烺斬釘截鐵的補充道,為了拉攏李岩現在他什麼都說的出來。

朱慈烺的言辭,恰巧契合了李岩內心深處的願望。這些年來,李岩深深體會到了百姓的困苦與艱難,此刻,他在朱慈烺身上仿佛看到了一縷不一樣希望的曙光。

李自成就算統一天下,也不過是一個新的王朝,幾代後,依舊會重蹈大明的覆轍,百姓依舊會像如今一樣受苦,但太子的話,給李岩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朱慈烺的所說的話,並不是為了朱家的江山社稷和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天下蒼生的福祉,這才是真正為萬世開創太平盛世的雄心壯誌。

儘管前路艱難曲折,但此刻的李岩突然生出了對朱慈烺的誌向和決心深感欽佩,內心充滿了折服與敬意。

“罪臣李岩,願誓死追隨殿下,共同為天下百姓開創太平盛世!無論前路如何艱險,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岩單膝跪地,雙手抱拳,目光堅定而熱切地望著朱慈烺,聲音中透露出無儘的激昂與豪情,如獲新生。

朱慈烺見狀,心中有些愧疚,大餅是一定畫的,他所說的那種新世界,就算是後世,也沒有完全實現,但他相信,在天下太平之後,能為眼下的大明百姓解決溫飽,憑借後世幾百年的經驗,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一步步向好的方向發展。

他連忙俯身,雙手緊握李岩的手臂,將其扶起,此刻,他的心中一塊沉重的石頭終於落地,有了李岩這樣的得力助手,再加上他手中可靠的兵馬,或許在這亂世之中,他們真的能夠做出一番事業,為天下百姓帶來一絲安寧與希望。

朱慈烺將李岩扶起後,二人相對而坐於圓桌之旁。朱慈烺目光深邃地問道:“李公子,目前你手下有多少可用之人?”

李岩深知,所謂“可用之人”,便是那些無論麵對何種命令,都會無條件遵從的忠誠之士,哪怕是背叛李自成,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執行。

他略作思索後,回答道:“殿下,臣與紅娘子所帶出的親信手下共有十三人,他們掌管著中營下的五個千人隊,包括兩千騎軍和三千步兵。此外,連同民夫和軍中家眷,共有八千餘人。目前,有一千步兵部署在城內,其餘人馬則駐紮在城外大營。”

李岩當初投靠李自成之時,是帶資入夥的,他和紅娘子手下共計有兩萬餘人馬,經過這些年征戰,還剩八千有餘,這也是牛金星經常在李自成麵前攻擊李岩經常用的說詞,李岩為自證清白,再也沒有親自領兵過,但這八千人馬,對李岩可謂是忠心耿耿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慈烺聽後,並未直接詢問這些人的忠誠度,他深知,既然李岩能夠坦然相告,這些人必定是值得信賴的。於是,他轉而問道:“李自成目前在京城的兵力如何?”

李岩微微皺眉,似乎在回憶與權衡,而後鄭重地說道:“當初從西安進軍北京時,闖王的大軍大約五十萬眾,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隨軍家眷和民夫流民。真正的可戰之兵,大約二十五萬左右,沿途又有不少朝廷將領投靠,因此,當他率軍進京時,戰兵數量已增至三十多萬。”

看著朱慈烺緊鎖的眉頭,李岩進一步解釋道:“目前,闖王占領的城池和關卡都需駐守兵力,再加上他派遣了大批兵馬前往京畿周邊和山東地區,導致將領和士兵都顯得捉襟見肘。這也是為何他連剛剛投降的唐通都派去鎮守山海關的原因。”

李自成進軍北京時,他號稱百萬大軍,自然不乏誇大其詞的成分,但二十多萬的可戰之兵是確有其事。在進軍途中,不斷有新招募的士兵和明朝降兵降將加入,使得軍隊規模如滾雪球般日益壯大。

其中,最為出名的將領號稱“五營二十二將”,他們是李自成手中的精銳力量,將領多為陝西的嫡係。這五營分彆是“中營、左營、右營、前營、後營”,作為大順軍的五大野戰軍,他們是真正的主力部隊。

中營由劉宗敏統領,他被譽為順軍第一號勇將,手下兵力最多,戰鬥力也最為強悍。副將是製將軍李岩,以及中營的六虎將:穀英、任繼榮、吳汝義,還有李自成的義子李雙喜、李友和辛思宗。這幾位將領都是英勇善戰,威震四方的存在。

“二十二將”中,除了之前提及的將領外,還有權將軍田見秀和高一功這兩位重要人物。他們率領著李自成最為精銳的親衛隊,始終守護在李自成左右,是順軍中的核心力量。

然而,由於此時占領的區域過於龐大,許多將領都被派往重要的城池和關卡駐守。為了彌補人力的不足,李自成甚至不得不將剛剛投降的降將也派出去執行任務。

例如,派唐通駐守山海關,陳永福留守太原,馬科領兵入川。這一決策在曆史上曾讓李自成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許多明朝降將在見到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後,紛紛降而複叛,給李自成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朱慈烺對於曆史上山海關之戰的參戰人數記憶猶新,他看著李岩問道:“那麼,目前京城內外的可戰之兵,能否達到十萬之眾?”

李岩略作思考後回答:“不足十萬,但留守京師的都是闖軍中的精銳之師。以我們目前的兵力,在京師內恐怕難以有所作為。而且,如果與闖軍開戰,我擔心手下的兄弟們會……”

朱慈烺注意到,李岩現在不再稱呼李自成為陛下,而是改稱闖王,對此,他並不在意,畢竟李岩跟隨李自成多年,一下子讓李岩稱李自成為闖逆,反而不符合李岩的性格。

同時,他也從李岩的話中讀出了對方的顧慮——不願在這個關鍵時刻,讓手下的兄弟與順軍血戰。

於是,朱慈烺微微一笑,說道:“李公子不必擔心,眼下自然不是與順軍開戰的時機。之前你手下的兄弟們都是與順軍其他營的兄弟相稱,此時如果刀兵相見,對誰都不好。”

李岩最怕的就是朱慈烺會立即逼迫自己帶領手下與順軍激戰,奪回京城。聽到朱慈烺如此說,他心中的擔憂稍微減輕了一些,於是抱拳道:“殿下仁義,臣可派人帶殿下悄悄出城。待脫離京畿之後,臣直接帶領兄弟們護送殿下前往南京登基!”

朱慈烺輕輕擺了擺手,說道:“孤目前並沒有前往南京的打算。現如今,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與李公子商議,京畿一帶的地圖可有?”

李岩聞言,立刻起身,吩咐守在小樓前的手下前去取地圖。沒過多久,在吳長喜的幫助下,兩人站在了京畿一帶的地圖旁,開始仔細研究起地形和戰略布局。

李岩向朱慈烺詳細介紹了順軍在京畿一帶的部署以及京城外圍的兵力分布,朱慈烺則靜靜地盯著地圖,陷入了沉思。

當李岩的手指指向山海關時,朱慈烺不禁皺起了眉頭,疑惑地問道:“李自成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居然隻派唐通帶領八千人馬駐守山海關,難道他真的不把關外的建奴放在眼裡嗎?難道順軍上下都沒有人重視建奴的威脅嗎?”

李岩有些尷尬地解釋道:“關於建奴的問題,我曾多次向闖王提及,但大多數人認為闖軍與建奴從未交手,兩者之間井水不犯河水。而且,建奴盤踞關外,對中原局勢的影響看似有限。”

朱慈烺點了點頭,心中明白,這個時代的人們的眼光自然無法與自己這個知曉後續曆史發展的穿越者相提並論。

此時,不僅順軍內部,就連屢屢敗於建奴之手的大明官員們,也都不認為建奴會逐鹿中原。

他們大多隻把建奴當做關外虎視眈眈的強盜,認為他們隻是來搶一票就走。然而,穿越而來的朱慈烺卻深知建奴的野心和實力,他知道,建奴有著這個時代幾乎最強的陸軍,是擁有問鼎天下的實力的。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你對死靈法師有意見? 痕語者 公路求生:一輛三輪車帶飛全家 重生70,從給妻女煮碗白粥開始 開局自然係震震,海軍終成巔峰! 向南蘇春曉後續 讓你去仙門臥底,沒讓你成魁首啊 我和女兒共長生 仕途巔峰:從鄉鎮開始 這隻精靈實在太不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