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準備開口說點什麼,忽然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
“劉哥!”小李跑過來,臉上滿是焦急,“剛剛收到通知,有一批緊急訂單,要求提前兩天交付。”
劉好仃愣了一下,隨即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我們的產品,是真的火了。”
陽光透過高高的玻璃窗灑進車間,空氣中浮著細碎的粉塵,在光線裡像金粉一樣閃閃發亮。
劉好仃站在講台上,麵前擺著一排排整齊的椅子。二十名新來的工人坐在下麵,有的緊張,有的茫然,還有的滿臉寫著“我就來混日子”的表情。
“各位。”劉好仃清了清嗓子,“我是劉師傅,接下來的一個月,我會教你們怎麼把一塊普通的玻璃,變成能讓客戶滿意的產品。”
底下有人輕笑:“玻璃不就是玻璃嗎?還能變魔術?”
劉好仃沒生氣,反而笑著點頭:“說得沒錯,玻璃確實不會變魔術。但它會‘聽話’,隻要你懂得它的脾氣。”
他拿起一塊玻璃板,舉起來給大家看:“你們看這塊玻璃,它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其實有自己的‘性格’。它怕冷、怕熱、怕震動,也怕你心急。”
“比如切割的時候,你以為快一點就能早點完工,結果玻璃可能就在你手上裂開。因為它不喜歡你太著急。”
“所以,第一個原則是什麼?”
沒人回答。
劉好仃也不催,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終於,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小聲說:“慢一點?”
“對,慢一點。”劉好仃豎起大拇指,“玻璃記得你手上的溫度。你溫柔待它,它才願意配合你。”
這句話一出,原本有些懶散的氣氛變得安靜了一些。
接下來的幾天,劉好仃開始正式授課。他把複雜的術語全都換成生活裡的比喻。比如講“熱脹冷縮”原理時,他說:“就像你們夏天穿衣服,熱了就脫一件,冷了就加一件,玻璃也是一樣。”
講“冷卻液的作用”時,他說:“就像炒菜不能一直大火,火候太大容易糊鍋底,玻璃也一樣,不冷卻就容易炸裂。”
他還專門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大家輪流用不同的力度去壓一張紙,感受力道的變化。然後讓他們把這個感覺代入到實際操作中。
“三分力七分準。”這是他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
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工人在練習切割時不小心打碎了樣板。他臉色瞬間變了,手都在抖。
劉好仃走過去,撿起碎片看了看,點了點頭:“嗯,不錯,至少沒傷到手。”
然後他拍拍那人的肩膀:“慢一點,玻璃記得你手上的溫度。”
那人愣了一下,然後默默點頭,重新拿了一塊樣板繼續練習。
培訓進行到第十天,劉好仃決定搞一次模擬流水線考核。他設定了每塊玻璃必須在8分鐘內完成,並且質量達標。
第一組上來,超時不說,玻璃還崩角了。
第二組更慘,直接在中途卡殼,差點引發機器報警。
劉好仃沒罵人,隻讓他們停下,自己親自示範了一遍。他一邊做一邊講解:“這裡留一分鐘給突發情況,這裡留半分鐘調整狀態,剩下的時間剛好夠你穩穩當當地做完。”
然後他調整了流程順序,把最耗時的步驟提前,讓大家有更多時間修正錯誤。
他還引入了“三步檢查法”:自檢、互檢、終檢。每一關都要確認沒問題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
“彆怕麻煩,麻煩一次,省得後麵返工十次。”
這話成了培訓課上的經典語錄。
有一次,一個原本態度消極的工人主動留下來加練。劉好仃看見了,也沒說什麼,隻是遞給他一副新的手套。
“想把活乾明白的人,我從不會嫌煩。”他說。
那人接過手套,眼裡閃過一絲光。
培訓進入第三周,工人們的進步肉眼可見。次品率降到了1.5,平均操作時間也縮短到了7分40秒。
劉好仃拿著最新的數據表,站在車間門口看了一會兒,嘴角微微揚起。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但他也知道,隻要方向對了,再遠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
這時,小李跑了過來,氣喘籲籲地喊:“劉哥,廠長說想看看培訓成果,下周安排一次現場演示!”
劉好仃點點頭,把數據表折好塞進口袋。
“行啊,那就讓他們看看,什麼叫真正的手藝。”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