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車間門口,手裡捏著一張打印紙,眉頭微微皺起。陽光照在他臉上,他眯了眯眼,像是在確認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技術改造?”小張湊過來,“啥時候的事?”
“就是現在。”劉好仃把紙遞給他,“全廠統一推進,沒說具體怎麼乾,也沒給時間表。”
小張接過一看,也愣住了:“這不是讓咱們自己摸黑上路嗎?”
兩人對視一眼,幾乎同時笑了出來。
“走吧,開個會。”劉好仃轉身往會議室走,“人齊了就開始。”
會議室不大,但坐滿了。研發組、生產組、市場部的新人們也都來了。大家都還帶著點興奮勁兒,畢竟剛進廠不久,還沒真正碰上大活。
“各位。”劉好仃敲了敲桌子,“咱們攤上大事了。”
有人笑出聲,以為他在開玩笑。
“這次是廠裡統一安排的技術改造任務,”他繼續說,“文件發下來了,但內容很模糊,沒有明確分工,也沒有時間節點。咱們得先搞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再決定怎麼做。”
會議室安靜了下來。
“我建議,先分頭整理手頭的設備清單和流程圖。”研發組的老李開口,“至少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
“對,還得看看有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參考。”小林補充道,他是市場部新來的小夥子,這幾天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節奏。
劉好仃點點頭,開始在白板上寫下幾個關鍵詞:任務分配、時間節點、資源協調。
“咱們先把能想到的都列出來,然後分頭去問車間主任和其他部門的情況。”他說,“彆等通知,主動出擊。”
會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大家提了不少想法,也列出了不少問題。臨結束前,劉好仃特意提醒了一句:“聽說彆的部門已經開始行動了。”
這句話像是一塊石頭丟進了水裡,激起一圈圈漣漪。
散會後,小張跟著劉好仃走出會議室:“彆人動起來了,咱也不能慢。”
“當然。”劉好仃笑了笑,“不過他們快,不代表他們方向對。”
第二天一早,劉好仃就去了車間辦公室,找車間主任談任務細化的問題。
主任正在喝茶,見他進來,抬了抬眼皮:“來啦?”
“嗯。”劉好仃坐下,“關於技術改造的事,我想先了解一下我們這邊大概要負責哪些部分。”
主任歎了口氣:“上麵還沒給明細,說是下周才會有正式方案。”
“那我先擬個草稿,您看看合不合適。”劉好仃從包裡拿出一份文檔,“咱們這邊主要是設備升級和流程優化,我覺得可以從幾台關鍵機器入手,優先調試。”
主任翻了幾頁,點了點頭:“行,你有想法是好事。”
“要是能儘快確定下來,我也好安排人手。”劉好仃語氣誠懇,“現在新人也多了,正好練練兵。”
主任沉吟片刻,終於點頭:“那你先按這個思路準備,等正式文件下來,再做調整。”
離開辦公室時,劉好仃心裡踏實了不少。
回到車間,他召集團隊開了個小會。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要進行一次比較大的技術改造。”他開門見山,“涉及的麵廣,任務重,可能會有些壓力。但我希望大家明白,這是一次提升的機會。”
底下有人低聲議論,也有幾個人皺起了眉。
“我知道有些人擔心工作量增加,或者崗位變動。”劉好仃看著大家,“我可以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你們的工作待遇不會變,培訓支持也會跟上。如果誰覺得自己吃不消,可以來找我聊。”